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蕾
作品数:
1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傅涵冰
交通大学
李江
交通大学
李婧
交通大学
王丽珍
交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多形
1篇
多形性
1篇
多形性腺瘤
1篇
肿瘤
1篇
涎腺
1篇
涎腺肿瘤
1篇
腺瘤
1篇
腺肿瘤
1篇
临床病理
1篇
临床病理特点
1篇
恶性
1篇
恶性多形性腺...
1篇
病理
1篇
病理特点
机构
1篇
交通大学
作者
1篇
王丽珍
1篇
李蕾
1篇
李婧
1篇
李江
1篇
傅涵冰
传媒
1篇
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1篇
2011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65例恶性成分为非特异性腺癌的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分析恶性成分为非特异性腺癌的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原发MPA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恶性成分为非特异性腺癌和其他组织学类型病例在临床病理特点方面的差异,分析恶性成分为非特异性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指标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恶性成分为非特异性腺癌的65例原发MPA中,男性58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23~83岁,平均57岁,50~59岁最好发;发生于大涎腺61例,小涎腺4例;组织学分级为低、中、高度恶性者分别为12、14、39例;非侵袭性、微侵袭性、侵袭性MPA分别为15、13、37例;13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恶性成分为非特异性腺癌的原发MPA组织学分级与侵袭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侵袭性与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侵袭性和组织学分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PA恶性成分组织学类型最常见为非特异性腺癌,组织学分级越高,肿瘤的侵袭性越强;侵袭性癌、组织学分级高度恶性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李婧
李江
王丽珍
李蕾
傅涵冰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恶性多形性腺瘤
临床病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