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辰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伦理
  • 4篇事功
  • 2篇叶适
  • 2篇儒家
  • 2篇南宋
  • 2篇功利
  • 1篇道器
  • 1篇演进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基础
  • 1篇职业分工
  • 1篇职业伦理
  • 1篇社会诚信
  • 1篇视阈
  • 1篇宋代
  • 1篇天志
  • 1篇企业
  • 1篇企业诚信
  • 1篇维度
  • 1篇先秦儒家

机构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篇李雪辰

传媒

  • 2篇兰州学刊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理论界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家事功伦理的发展脉络被引量:3
2014年
儒家伦理在重视德性修养的同时,具有强烈的事功精神和淑世情怀。孔子对"仁"和义利关系的理解包含着事功内容,在评价人物时亦将事功作为重要标准之一。孔子之后,由内圣成德到外王事功进路在《大学》中得以确立,儒家的事功精神一度被遮蔽。北宋儒者在复兴儒学过程中提倡"通经达用",力图重启儒家的事功追求并积极诉诸从政实践。南宋事功学派继承这一思潮,高举事功大旗,在与朱熹的论辩中比较完整地阐发了儒家的事功伦理。明末清初的经世之学主张仁义与事功相统一,提出了正谊谋利、明道计功的义利统一观,进一步发展了两宋儒学的事功伦理传统。
李雪辰
关键词:儒家事功
论宋代功利思潮的演进
2011年
宋代功利思潮伴随着北宋"通经达用"的学风而兴起,一度通过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付诸实践,然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使宋代的功利思想没能在政治、经济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荆公新学也逐渐走向衰落。南宋时期的浙东事功学派继而举起了功利思想的大旗,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事功学者倡言功利,公开批评空谈道德性命的义理之学,尤其是陈亮与朱熹的"王霸义利之辩"将宋代功利思潮的发展推向了高峰。之后,随着理学上升为官学和事功学派的衰落,宋代功利思潮逐渐式微。
李雪辰
关键词:功利事功
“功利”概念的源流考辨被引量:4
2010年
"功利"概念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西汉时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使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成为主流,功利概念便随之湮没,自宋代开始,它才重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事功"概念。近代以来,西方功利主义的传入,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功利"概念的关注。
李雪辰
关键词:功利事功
先秦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思想论略被引量:4
2015年
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对社会生活领域内的不同角色提出了相应的伦理规范,并规定了人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应当履行的角色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角色伦理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角色伦理治理思想,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立场为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提供了形上学的依据。孟子的"亲亲"、"仁民"和"爱物"展示了儒家角色伦理治理由血缘家庭、国家、社会再逐步推衍到自然界的基本逻辑进路。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为先秦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指明了现实途径。
李雪辰
关键词:先秦儒家角色伦理伦理治理
职业伦理的形上学探寻——墨子职业分工论的伦理解析被引量:2
2010年
先秦诸子中,墨子特别强调职业劳动的重要性,他在主张人人劳动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分工思想。在墨子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分事",既是成"义"之必需,也要遵循"义"的伦理原则。为了进一步论证职业分工的合理性,墨子进行了形上学的探寻,将"天志"作为人们从事职业劳动的终极价值依据和超越性精神动源。尽管墨子的职业伦理观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它赋予职业劳动的神圣性以及蕴含的敬业奉献精神,对于思考我国当前的职业道德建设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李雪辰
关键词:墨子天志职业伦理职业分工
伦理学视阈中企业诚信的四个分析维度
2012年
当前,企业诚信缺失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企业诚信问题可以从资本—收益、契约—关系、制度—规范和品德—信仰四个维度加以分析。只有透过多重维度的分析,才能深入把握企业诚信的实质,从而为企业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
李雪辰
关键词:伦理学社会诚信企业诚信诚信度
南宋事功学派伦理思想研究
南宋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的时代。在复兴儒学过程中形成了思想各异的儒学流派,他们之间互相论辩、争鸣,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和繁荣。事功学派就诞生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李雪辰
关键词:南宋时期伦理思想哲学基础
冯友兰“无为”生活方法的和谐追求及其内在矛盾被引量:1
2011年
冯友兰晚年认为,他在《新世训》中所阐发的生活方法,不过是世俗生活的一些成功之术,然而深入分析,却并非完全如此。就《新世训》中《为无为》篇提出的"无为"生活方法的主旨来看,它不是教人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个人成功,而是指导人如何实现内在心灵和社会生活两方面的和谐。与此同时,这种糅合儒家和道家无为思想的无为生活方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种矛盾,冯友兰意识到了这一点,试图将其消解。
李雪辰
关键词:冯友兰
事功学派的道器之辨及其与理学的分歧被引量:1
2014年
在宋代学术语境中,与道相对应的概念有器、气、理、心等,理学家大都将道与理、器与气视为一回事,不能离道言器。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也主张道器相即不离,不过他们并不赞成朱熹所谓器赖道以存的观点,而是将道寓于有形事物之间,力图消解理学形上之"道"的神秘性。在道与人的关系上,认为道既不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也不违背人的合理情感和欲望,提出了缘物求道、以人行道的践行途径,从而为其变革现实社会的诉求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雪辰
关键词:叶适
南宋事功学派的事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2014年
以陈亮和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一反理学强调心性修养的治学倾向,公开倡导以务实事、求实功为宗旨的事功伦理,特别是农商并重、四民平等、藏富于民和保护富人等经济伦理思想,不仅滋养了重利富民的浙东精神,对浙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一具有浓厚事功色彩的经济伦理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重新思考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阻碍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论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李雪辰
关键词:叶适经济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