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华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6篇基因
  • 5篇转基因
  • 5篇转基因小麦
  • 4篇全蚀病
  • 2篇单子叶
  • 2篇多聚半乳糖醛...
  • 2篇多聚半乳糖醛...
  • 2篇植物抗病
  • 2篇植物抗病性
  • 2篇子叶
  • 2篇抗病
  • 2篇抗病性
  • 2篇抗性
  • 2篇高效表达载体
  • 1篇新种质
  • 1篇扫描电镜
  • 1篇双价基因
  • 1篇人参
  • 1篇种质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6篇杨丽华
  • 5篇杜丽璞
  • 5篇张增艳
  • 4篇李钊
  • 3篇马翎健
  • 3篇王金凤
  • 2篇王鹏
  • 2篇徐惠君
  • 2篇徐慧君
  • 1篇祝秀亮
  • 1篇刘菲
  • 1篇王爱云
  • 1篇魏学宁
  • 1篇李盼松
  • 1篇马小飞
  • 1篇刘欣
  • 1篇庄洪涛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转TiMYB2R-1基因小麦与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及抗病性鉴定
由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引起的全蚀病和由Bipolaris sorokiniana引起的根腐病是全球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上述病害最安全、经济、有效的...
杨丽华
关键词:MYB转录因子全蚀病
文献传递
抗病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抗病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将PgPGIP1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抗病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所述PgPGIP1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
张增艳杜丽璞徐慧君王金凤李钊杨丽华王鹏
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TaLTP5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一个脂质转移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TaLTP5表达载体pA25-TaLTP5转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8(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旨在选育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对转基因小麦T0~T3代植株中引入的TaLTP5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外源TaLTP5基因已转入、整合到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荧光定量RT-PCR分析以及全蚀病菌的接种与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小麦扬麦18相比,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TaLTP5表达量显著提高,其对全蚀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Pm21分子标记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外源TaLTP5基因的导入没有影响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本研究获得了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
祝秀亮李钊杜丽璞徐惠君杨丽华庄洪涛马翎健张增艳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全蚀病白粉病抗性
转TiERF1-RC7双价基因小麦的鉴定及其全蚀病抗性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TiERF1和RC7基因对小麦抗全蚀病的防御反应,本研究对转TiERF1-RC7双价基因小麦进行了分子检测以及全蚀病抗性的室内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转入的TiERF1和RC7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可以遗传和转录;与受体扬麦18相比,5个转TiERF1-RC7小麦株系在整个生育期抗病性显著提高,苗期的全蚀病严重度在10%以下,成熟期的白穗率在13%以下,而扬麦18的严重度为62.98%,白穗率为26.09%。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抗病转基因小麦根表的全蚀病原菌菌丝数量及生长势明显低于感病材料。上述结果说明,转入的TiERF1和RC7基因抑制了全蚀病原菌的侵染及在转基因小麦中繁殖,进而提高了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
刘菲杨丽华王爱云刘欣马小飞杜丽璞李盼松张增艳马翎健
关键词:全蚀病GAEUMANNOMYCESVAR转基因小麦扫描电镜
抗病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抗病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将PgPGIP1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抗病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所述PgPGIP1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
张增艳杜丽璞徐慧君王金凤李钊杨丽华王鹏
文献传递
抗全蚀病、根腐病的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被引量:4
2013年
全蚀病和根腐病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PgPGIP1是人参(Panax ginseng)的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可以抑制部分病原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本研究人工合成了PgPGIP1基因,并构建PgPGIP1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25-PgPGIP1,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中。对转PgPGIP1基因的T0至T4代植株进行PCR、RT-PCR和Q-RT-PCR分析,并对其全蚀病和根腐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gPGIP1基因能够在4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遗传、转录与表达。与未转基因的小麦扬麦18相比,4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对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抗性明显提高,说明PgPGIP1表达增强了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抗性。
杨丽华王金凤杜丽璞徐惠君魏学宁李钊马翎健张增艳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全蚀病根腐病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