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同群

作品数:2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凋亡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生成素
  • 4篇骨骼肌
  • 4篇关节
  • 4篇红细胞生成
  • 4篇红细胞生成素
  • 4篇促红细胞生成...
  • 3篇神经保护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脊髓损伤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关节炎
  • 3篇合酶
  • 3篇雌二醇

机构

  • 24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甘肃省紧急医...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杨同群
  • 18篇张谦
  • 15篇耿喜林
  • 7篇胡旭昌
  • 7篇王秉义
  • 6篇张海鸿
  • 6篇李延宏
  • 5篇冯海军
  • 4篇丁明聪
  • 4篇史继德
  • 3篇王颢
  • 3篇李惠萍
  • 3篇周斌
  • 2篇张文贤
  • 2篇杨明轩
  • 2篇魏攀登
  • 2篇陈彦强
  • 1篇王永刚
  • 1篇冯宝明
  • 1篇夏亚一

传媒

  • 2篇甘肃科技
  • 2篇甘肃医药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毒毒素A对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疼痛中P物质和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索肉毒毒素A(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疼痛模型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肉毒毒素干预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 NT-A 30 U/kg)。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将各组分为1 d、3 d和1周(1 w)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SNL后大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并随着结扎时间的增长浸润程度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模型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与疼痛模型组比较,肉毒毒素干预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SP和炎性介质IL-6、TNF-α的表达实现的。
陈彦强王永平杨同群周斌张海鸿
关键词:肉毒毒素AP物质IL-6TNF-Α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前后骨骼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2011年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包括心脑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家兔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前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后2组建立兔左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其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在兔左后肢缺血2h后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果与结论:再灌注后4,12h,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水平及一氧化氮浓度增高幅度较模型组低(P<0.05)。电镜下腓肠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膜溶解,肿胀明显,肌纤维内线粒体水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肌纤维损伤较轻,肌节内Z线及肌节内各带结构基本正常,大部分线粒体结构正常,显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果证实,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减少再灌注后过量一氧化氮生成,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谦耿喜林杨同群冯宝明李惠萍史继德王秉义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骼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胫骨平台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严格软组织评估后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理术式治疗各种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术中行坚强内固定,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并积极随访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我科自2009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入院...
杨同群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
股骨髁部支撑钢板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分析股骨髁部支撑钢板(CBP)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0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根据可能影响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8个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分类、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否植骨、是否行石膏制动)分组,按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手术疗效评分,评分≥72分为优良,<72分为非优良.先分别对8个相关因素的手术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行x2检验,再将P<0.05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采用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组与女性组,开放性骨折组与闭合性骨折组术后优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A型骨折组与C型骨折组术后优良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d内手术的患者明显比7d后手术的术后疗效好(P<0.05);术中未植骨比术中植骨的术后疗效更好(P<0.05);复位满意组和未行石膏制动组的术后疗效分别明显优于复位不满意组和行石膏制动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864)、骨折类型(OR=47.597)和复位质量(OR=1 1.549)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骨折类型和复位质量是影响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将为提高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同群张谦耿喜林张海鸿胡旭昌冯海军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骨折类型
外固定支架内置法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44.8岁;道路交通伤11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2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通过Majeed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4个月。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2.7min。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5.1周。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其中1例最终恢复正常,另1例运动完全恢复,感觉恢复欠佳。1例出现术后尿频,去除内固定后恢复正常。结论 IN-FIX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肯定,但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损害导致的并发症。
丁明聪魏攀登胡旭昌王振山陈宝张苍宇杨同群万麟张谦
关键词:骨盆骨折神经损伤髂骨螺钉
慢性脊髓损伤后caspase3及凋亡细胞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目观察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5只雌性Wister大鼠全部于术前两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5只;B组:慢性脊髓损伤17β-雌二醇组30只;C组:慢性脊髓损伤空白对照组。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DP标记(TUNEL)技术和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分别于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1、3、7、14、28、60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凋亡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检测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C两组均发现有TUNEL阳性的凋亡细胞和Caspase-3表达,B组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表达降低,神经功能增强。B、C两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阳性细胞表达程度与凋亡细胞的减少相一致。结论:17β-雌二醇能减少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李延宏杨同群王秉义张谦耿喜林王颢
关键词:雌二醇慢性脊髓神经保护
加长PFNA-Ⅱ治疗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加长PFNA-Ⅱ治疗80例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6~78岁。左侧43例,右侧37例。均为新鲜骨折,且为闭合复杂粉碎性骨折。1.2治疗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72例,全身麻醉8例(因凝血时间延长)。
杨同群张谦耿喜林张海鸿李延宏胡旭昌冯海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及其转录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对比分析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持续2次的挤压处理导致严重的腓肠肌损伤,肌组织肿胀、炎性渗出明显、肌纤维坏死(2-4 d)并逐渐出现再生的中央核细胞(7-10 d)。芯片检测发现在39429个检测探针中,3494个基因因骨骼肌损伤而呈现显著的表达水平改变(P〈0.01),319个基因的表达改变超过10倍。富集率最高的gene ontology(GO)主要涉及免疫过程、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大部分基因在损伤后7-10 d趋于正常水平,41个基因在肌损伤后期仍持续上调,于伤后7 d或10 d达最高水平。结论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具有瞬时性,属于自限性炎症。再生期持续上调的基因可能参与肌损伤后期的抗炎效应,以避免持续、反复、破环性的骨骼肌炎症。
杨同群张谦耿喜林胡旭昌丁明聪黄美贤廖华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转录炎症
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杨同群李延宏郭爱军张海鸿张谦耿喜林
该实验通过制作去势大鼠模型及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每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2次(每次100μg/kg)和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3、7、14、28、60d采用改良Tarlov评分及斜板实验评分观察大...
关键词:
关键词:脊髓损伤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老年性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是具有传染性的布鲁杆菌侵袭脊柱引起的感染性脊椎炎,与脊椎结核有许多相似的表现,特别是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容易引起误诊、误治,且治疗效果较差,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1]。
耿喜林杨同群张谦张海鸿冯海军
关键词:临床表现不典型布鲁杆菌脊椎炎病性老年性脊椎结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