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岷

作品数:3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瓣膜
  • 14篇动脉
  • 12篇心脏
  • 10篇心脏瓣膜
  • 8篇脱细胞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牛心包
  • 6篇组织工程心脏
  • 5篇动脉旁路
  • 5篇血管
  • 5篇置换术
  • 5篇种子细胞
  • 5篇主动脉
  • 5篇组织工程心脏...
  • 5篇细胞
  • 5篇冠状动脉旁路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心瓣膜

机构

  • 23篇江苏省苏北人...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作者

  • 35篇杨岷
  • 15篇陈长志
  • 10篇朱亚彬
  • 8篇成少飞
  • 7篇王学宁
  • 7篇叶清
  • 6篇石维平
  • 5篇樊纪丹
  • 4篇束余声
  • 4篇陆世春
  • 3篇王维俊
  • 3篇吴学军
  • 3篇王学宁
  • 3篇王宁夫
  • 3篇王小妹
  • 2篇薛松
  • 2篇朱兵
  • 2篇王巍
  • 2篇贺建胜
  • 2篇刘志勇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上海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细胞肝素处理犬颈动脉的异种移植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用去污剂-酶消化联合肝素结合处理法制备小口径异种移植血管。方法:犬颈动脉管壁经脱细胞后部分再行肝素结合处理,样本经组织学及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机械性能研究观察脱细胞对管壁弹性和强度的影响,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肝素结合效果和结合程度。将结合与未结合肝素的脱细胞血管同时植入16只兔双侧颈动脉,术后21dB超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犬颈动脉血管壁细胞被完全去除,细胞外基质保存完好,机械性能无明显破坏,肝素结合于管壁全层,植入兔颈动脉后两侧均无血管阻塞,而肝素结合组血栓形成少于未结合组。结论:去污剂-酶消化法联合肝素结合处理可以作为制备脱细胞小口径异种移植血管的新方法。
王学宁陈长志杨岷吴学军吴春华
关键词:颈动脉细胞外基质肝素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研究:去细胞牛心包支架的制备
2008年
目的对比去污剂-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去除新鲜牛心包组织上细胞的效果和保护基质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较满意的支架材料。方法应用3种方法处理新鲜牛心包组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热皱缩实验、拉力测试观察基质的物理性能变化;DNA抽提比较脱细胞前后细胞数量差异。结果3种方法均能完全去除细胞,但是与去污剂-酶消化法比较,其它两种方法对基质破坏明显。结论去污剂-酶消化法脱细胞效果好,且有良好的保护基质的能力。
杨岷朱亚彬陆世春贺建胜束余声石维平史宏灿陈长志
关键词:心脏瓣膜牛心包
牛心包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细胞方法的比较
目的:对比去污剂-酶消化法(DEE组)、胰蛋白酶消化法(TS组)和去氧胆酸钠法(TSD组) 去除新鲜牛心包组织上细胞的效果和保护基质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较满意的平台。方法:应用三种方法处理新鲜牛心包组织,...
杨岷陈长志成少飞王学宁叶清王维俊王小妹
文献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心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常规开胸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率等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V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LVEF等心功能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开胸外科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可给予优先考虑。
樊纪丹王霄霖杨岷束余声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并发症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十余年来,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补充,TAVR主要用于治疗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外科手术死亡风险高而无法行SAVR的患者。但随着TAVR的开展,其术后并发症也越发的突出。作为微创介人手术,充分认识并妥善处置TAVR的相关并发症,是开展TAVR的一个必备要求。本文就当前TAVR术后所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唐攀力樊纪丹杨岷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手术后并发症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霍奇金病胸部放疗后继发冠心病1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报道1例胸部放疗后继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收治的1例霍奇金病放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以及3年随访情况。结果:对患者行左内乳动脉前降支、主动脉右冠、回旋支(静脉桥)术,术后住院11 d,临床随访32个月,心绞痛症状缓解,心功能良好。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需要严密随访,不能忽视心脏事件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疾病继发的可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放疗后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朱亚彬石维平杨岷陆世春
关键词:霍奇金病冠心病
肝素处理小口径脱细胞异种血管的移植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王学宁陈长志杨岷吴学军张谷兰
关键词:异种血管脱细胞小口径肝素移植血管动静脉
急诊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被引量:2
2009年
夹层动脉瘤异常凶险,病死率极高,24h自然死亡率高达15%~80%。随着诊断技术和水平的提高,急诊确诊率也越来越高。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thoracic aortic repair,EVTAR)是夹层动脉瘤治疗中的重要的进展,但对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价值仍有争议。笔者现将应用急诊EVTAR治疗29例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朱亚彬王立富季方兵杨岷吕明华郭松青金卫国沈振亚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急性急诊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3
2005年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当前TEHV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构建。本文就种子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和鉴定,生物材料的种类、要求,TEHV的构建方法和构建环境,和TE-HV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杨岷陈长志
关键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动物实验
新活素对心外科围手术期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外科围术期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心脏外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心血管疾病史等资料。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接受新活素治疗分为新活素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有50例心功能不全(NYHAⅡ~Ⅳ级)的患者纳入研究,新活素组和对照组各25例,新活素组治疗后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52.36±9.74)% vs.(46.48±9.97)%]和24 h尿量[(1 978.45±39.14) mL vs.(1 443.33±332.61) mL]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平均NT-proBNP[(2 604.76±1 147.56) pg·mL^-1 vs.(3 416.37±1 455.16) pg·mL^-1]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新活素组总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20.12±11.05) d vs.(28.72±8.73) d](P=0.02)。治疗期间新活素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其中12%(3/25)出现血压低于90/60 mmHg。结论:新活素用于心外科围手术期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但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刘佳朱海艳杨岷陆强李岳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