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眼轴浅前房眼超声乳化术中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英文)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短眼轴浅前房眼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在68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32例采用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技术,36例采用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撕囊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常规方法组撕囊成功率为53.13%,囊口撕裂达后囊膜者为9.38%。控制性撕囊组成功率为86.11%,无囊口撕裂达后囊膜者。结论: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可显著提高短眼轴浅前房眼撕囊成功率,减少撕囊并发症。
- 杨广宇黄又莉武志峰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连续环形撕囊并发症
- 人正常晶状体前表面的非球面地形特征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正常晶状体前表面的地形特征。方法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人的8只离体眼球晶状体前表面进行扫描,扫描获得的数据通过图形软件surfacerv10.0重建晶状体前表面,计算获取晶状体前表面地形图。对测量的晶状体前表面各处的曲率半径行两因素方差分析。计算离晶状体前表面中心点不同距离处的平均曲率半径并和离中心点的距离做曲线回归,计算晶状体表面非对称性指数(LSAI)。转换坐标系后,将晶状体前表面水平径线和垂直径线各点做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的曲线拟合。结果人晶状体前表面地形图显示中央区较陡峭,向周边区逐渐平坦。每个晶状体前表面各处的曲率半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离晶状体前表面中心点不同距离处的平均曲率半径与距离的曲线回归显示两者间为3次幂函数关系。从晶状体前表面中央至周边的LSAI逐渐增大。晶状体前表面水平径线和垂直径线做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为双曲线最大。结论人晶状体前表面地形图近似为圆形,但并非完美的旋转对称,且越靠近中心对称性越好。晶状体前表面由中央区至周边区渐平坦,曲率半径加速变大。人晶状体前表面曲线最接近于双曲线。
- 杨广宇管怀进
- 关键词:晶状体三坐标测量仪
- 糖尿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影响
- 2007年
- 杨广宇郭新艳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混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老年性白内障
- 人正常晶状体前表面的非球面地形特征(英文)
- 2008年
- 目的:探索人正常晶状体前表面的地形特征。方法: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扫描8只人离体眼球晶状体前表面,通过图形软件surfacerv10.0将扫描获得的数据重建晶状体前表面,计算获取晶状体前表面地形图。测量出晶状体前表面各处的曲率半径,并作两因素方差分析。计算离晶状体前表面中心点不同距离处的平均曲率半径,并和离中心点的距离作曲线回归。计算晶状体表面非对称性指数(Lens Surface Asymmetric Index,LSAI)。转换坐标系后,将晶状体前表面水平经线和垂直经线各点作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的曲线拟合。结果:人晶状体前表面地形图显示中央区较陡峭(中心曲率半径9.09±0.80mm),往周边区逐渐平坦(周边曲率半径17.05±2.20mm)。每个晶状体前表面各处的曲率半径作两因素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离晶状体前表面中心点不同距离处的平均曲率半径和距离作曲线回归显示两者间为三次幂函数关系。LSAI从晶状体前表面中央(0.013±0.005)至周边(0.184±0.065)逐渐增大。晶状体前表面水平经线和垂直经线作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为双曲线最大(0.9989-0.9999)。结论:人晶状体前表面地形图近似为圆形,但并非完美的旋转对称,晶状体前表面越靠近中心对称性越好。晶状体前表面由中央区至周边区逐渐变平坦,而且曲率半径呈现加速变大趋势。人晶状体前表面曲线最接近于双曲线。
- 杨广宇管怀进
- 关键词:晶状体三坐标测量仪
- 囊袋张力环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CTR,超声乳化术摘除白内障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10眼术后随访3mo~2a,矫正视力0.3者2眼,0.4~0.7者6眼,>0.8者2眼。人工晶状体均基本正位,无明显倾斜偏位。仅1例患者于随访2a时出现后发性白内障,未见由CTR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运用CTR,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手术辅助工具。
- 黄又莉邹文军杨广宇周丽钧孟小妹
- 关键词:囊袋张力环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外伤性白内障
- 依据IOLMaster白到白数据计算ICL长度的修正
- 2018年
- 目的:探讨依据IOLMaster白到白距离计算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长度的修正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研究纳入12例双眼植入ICL的患者,一眼ICL长度直接按Staar在线计算系统确定,另一眼按修正方法确定ICL长度,双眼分别植入ICL后3个月测量ICL拱高,将合适的拱高定义为300~700 μm,未修正组和修正组拱高作配对T检验。结果:手术后3个月测量人工晶状体拱高,未修正组人工晶状体拱高为722.67 ± 94.35 μm,合适的拱高率为66.7%,修正组人工晶状体拱高为654.08 ± 37.07 μm,合适的拱高率为91.7%。未修正组和修正组的拱高行配对T检验,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5, P = 0.013)。结论:白到白距离IOLMaster测量值较实际值偏大,据此计算确定的ICL人工晶状体长度过大,引起拱高偏大。本研究所设计的修正方法确定的ICL人工晶状体长度更为合适,可以提高ICL人工晶状体的合适拱高率。
- 杨广宇
- 关键词:近视
- 人正常晶状体前表面的非球面地形特征
- 2008年
- 郭新艳杨广宇
- 关键词:地形图正常晶状体非球面国外学者
- 糖尿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将80例排除其他眼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第1组患者无糖尿病,第2、3、4组患者均有糖尿病,第2组不伴有DR,第3组伴有单纯期DR,第4组伴有增生期DR,各组间年龄及性别相匹配。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囊袋内植入同一类型人工晶状体,术中术后处理均一致。随访(32±6)月后,对每位患者PCO程度进行分级(0级~4级)。各组间作多样本的秩和检验并两两比较。结果多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组患者间PCO程度有统计学差异(H=18.264,P=0.0004),进一步作两两比较,除第2组与第3组(t=0.0076,P=0.990)外,第1组与第2组(t=2.047,P=0.044),第1组与第3组(t=2.040,P=0.045),第1组与第4组(t=2.032,P=0.046),第2组与第4组(t=4.080,P=0.0001),第3组与第4组(t=4.072,P=0.0001),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伴有DR或伴有单纯期DR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PCO程度较无糖尿病者轻,伴有增生期DR的糖尿病患者PCO程度较无糖尿病者重。
- 杨广宇黄又莉周丽钧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糖尿病后囊膜混浊
- 关于患者安全问题未来性的认识
- 2008年
- 患者安全是在医疗过程中对于引起的不良结果或损害所采取的避免、预防与改善措施[1]。患者安全的问题正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医药的升级换代,正在以新的媒介、更大量地涌向医院。人们的印象之中,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新药。
- 易利华陆银春杨广宇
- 关键词:新药
- 短眼轴浅前房眼超声乳化术中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
- 杨广宇黄又莉武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