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
- 作品数:42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 2002年
- 探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在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大鼠烟雾吸入伤为模型 ,应用TUNEL、免疫组化及RT PCR技术 ,观察烟雾吸入伤后不同时相肺组织中Bcl 2、Bax、Fas、Fas配体 (FasL)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烟雾吸入伤后细胞凋亡指数升高 ;烟雾吸入伤后可上调Bcl 2、Bax、Fas、FasL表达 ,mRNA表达在 12h达峰值 ,蛋白表达在 2 4h最高。在各时相点Bax、Fas、FasL基因表达与肺组织细胞凋亡有正相关关系。提示烟雾吸入伤后细胞凋亡增加 ,细胞存活同时受生存基因 (Bcl 2 )和死亡基因 (Bax、Fas、FasL)的双重调控 ,凋亡相关基因参与了烟雾吸入伤过程细胞凋亡的调控。
- 李文军杨宗城杨晓东李二红张斌张宏吉天鹏
- 关键词:烟雾吸入性损伤FAS基因FASL基因细胞凋亡
- 开放式管理对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 目的探索建立较为简单的烧伤治疗环境,有利于基层和野战条件下开展烧伤治疗。方法回顾本科取消严格隔离制度,实施开放式管理,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SD-Ag)前后两年的烧伤感染率和治愈好转率;观察烫伤小白鼠在严格隔离和开放式管理...
- 杨晓东赵广贺林国安焦秋云
- 文献传递
- 小儿创面脓毒症治疗体会
- 目的:分析小儿创面脓毒症发生原因,总结小儿创面脓毒症诊治经验,探讨小儿创面脓毒症治疗方法。临床资料与方法:从2006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共收治小儿烧伤并发创面脓毒症病人10例,男性4例、女
- 林国安孟劲松杨晓东
- 口服凝血酶治疗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 2001年
- 应激性溃疡是烧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规止血方法显效慢,常难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1994年2月~2000年1月,作者采用口服凝血酶治疗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2例,并以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40例作为治疗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本组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病人82例,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1~72岁。平均烧伤面积54.2%,平均Ⅲ°伤面积24.6%,伤后出血时间4~18天,平均10.2天。
- 吉天鹏杨晓东
-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出血凝血酶蛋白酶
- 小儿烧伤败血症癫癎样抽搐的临床与病理
- <正>小儿烧伤并发败血症引起癫癇样抽搐,死亡率很高。本组为75%,而本科小儿烧伤败血症死亡率为55.6%,从病理检查看,抽搐原因是细菌毒素,造成脑部病理改变。我们治疗的 5例,多在伤后5-11天,抽搐的特点,首先从眼面部...
- 王长惠杨晓东尹金本程云芳
- 文献传递
- 烧伤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和肠道内IgA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肠道屏障损伤的规律。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酶联法分别测定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D 乳酸水平和肠道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结果 伤后血浆D 乳酸水平明显升高 ,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并于伤后第 3周达到最高点 ;同期肠道内IgA含量明显减少 ,于伤后的第 2周达到最低点 ;烧伤面积 >5 0 %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烧伤面积 <5 0 %的患者。结论 烧伤后肠道屏障的损伤涉及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多方面 ;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保护烧伤患者肠道屏障。
- 于勇盛志勇柴家科黎君友杨晓东袁仕安晋桦董宁孙丹
- 关键词:肠道屏障烧伤D-乳酸免疫球蛋白A
- 整张E字形中厚自体皮片修复全颜面部肉芽创面
- 2001年
- 我们应用整张E字形中厚自体皮片修复全颜面部肉芽创面,对3例病人进行了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颜面部合并肢体烧伤3例,男性2例,女姓1例,Ⅲ°烧伤面积为6~20%。伤后14~23天入院,入院时创面均为肉芽创面,感染严重。入院后行全颜面部肉芽创面整张E字形自体皮片移植手术。供皮区选胸腹部,将它设计成E字形,并将每鼓皮划分成一区域,各区的长和宽根据创面所需尺寸设计,如第1、3和4区20×10cm,第2区10×5cm(图1)。
- 刘军辉杨晓东
- 关键词:皮片肉芽创面自体皮字形
- 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 2001年
- 目的:总结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防治途径、方法和措施。方法:统计333例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分析吸入性损伤与休克、感染及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小儿吸入性损伤的休克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64%和18.92%,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其发生率分别高达65.85%和31.96%;有休克组感染发生率为51.19%。死亡率20.12%,直接死亡于感染者占34.33%,58.21%的病例曾发生感染。结论:感染是影响吸入性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吸入性损伤、休克是感染发生的重要诱因,是确立高危感染病人的重要依剧。有效地治疗吸入性损伤、防治休克和对高危感染病人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可望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 张宏杨晓东王峰
- 关键词:小儿吸入性损伤
- 成功救治小腿供皮区包扎过紧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一例
- 孟进松杨晓东林国安李文军
- 吸入性损伤并发全身感染386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59~1995年收治的1539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对386例并发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1539例吸入性损伤中死亡333例,其中237例与...
- 张宏杨晓东刘军辉吉天鹏袁仕安王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