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桂萍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弹塑性接触
  • 1篇动力学
  • 1篇全接触
  • 1篇晶体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动力学

机构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杨桂萍
  • 2篇冷永胜
  • 1篇郑林庆
  • 1篇胡元中

传媒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晶体弹塑性接触的微观机制被引量:1
1997年
用分子动力学和金属固体的镶嵌原子模型(Embedded-atommethod)研究了fcc晶体Cu探针一基体微观接触的加载一卸载规律、系统能量特性、基体微观应力场分布以及塑性失稳的缺陷形成机制.计算结果显示,在表面开始接触时,存在不稳定的突然粘着接触(jump-to-contact)在压入状态(indentation),晶体的原子应力分布与宏观Hertz理论的应力场相似.对弹性卸载,探针—基体分离的粘着拉应力接近Griffith理论断裂强度当探针趋近量δ大于临界值δε后,材料出现塑性失稳.原子轨迹显示,(010)面原子发生[010]方向的穿层运动.探针与基体分离(卸载)时出现较大的粘着力,基体内部产生空洞,表面形成原子台阶.
冷永胜胡元中郑林庆杨桂萍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弹塑性接触晶体
理想粗糙表面的弹性全接触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在边界润滑(两个固体表面之间仅被一层物理或化学吸附膜隔开)条件下,两个粗糙表面发生滑动接触时,真实接触面积Ar通常远小于名义接触面积An.但对于σ/β*值(σ为表面粗糙度均方根值,β*为自相关长度)较小的平缓表面.真实接触率Ar/An会很大,甚至发生全接触.这种情况易使表面发生粘着破坏[1,2].根据Sayles的滑动状态图以及理想粗糙表面接触力学模型[3],考察粗糙表面发生全接触的条件,给出在确定载荷下粗糙表面安全滑动接触时,表面斜率均方根值σm的变化范围.将研究结果同Sayles[4]和Johnson[5]的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表面全接触判据,由此来预测真实粗糙表面的接触状态.
杨桂萍冷永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