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建构“五大体系”,推进青少年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 2021年
- 重庆市坚持把青少年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为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措施,坚持以高中阶段学生为培养主体,以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育人目标,以专业课程学习、专项课题研究、专门实践活动为基本路径,着力建构“五大体系”,确保育人实效。一、建构多维共进的育人目标体系一是让创新意识在育人情境中落地生根。
- 范卿泽杨颖王华
- 关键词:学生创新意识育人方式育人实效育人目标创新思维
-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本土经验与进路思考
- 2024年
-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当前,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已探索形成有效培养路径,帮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激发志趣和夯实基础,但仍面临公平取向与卓越取向、目标多元与实现机制单一等现实矛盾。需加强政策法规保障、优化培养支持体系,搭建分类课程体系、做好学段教学衔接,建立从业晋升体系、提升教师队伍适切性,探索早期识别办法、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助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播下创新的“种子”。
- 王华杨颖范卿泽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时代价值、基本特征及关键要素被引量:1
- 2024年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可助力解决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促成教学模式变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发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具有发展理念协同化、教学模式智能化、学习模式个性化、教育资源开放化等四大特征。在赋能环节上,应把握好学生、教师和学校三大关键要素。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形成个体化数据,为差异性学习提供实现条件。教师实现从知识传递者到引导者、从教学垄断者到个性化指导者、从个人作战到团队协作三大转变,减轻教学负担,落实差异化教学,提升教学反思水平。学校开设人工智能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技术观,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构建以生命个体为中心的教育治理框架,形成多元共融的智能化教育生态。
- 王华樊子牛杨颖
-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个性化教育
- 深化“雏鹰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庆探索”
- 2023年
- 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旨在培养青少年创新素养,构建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范式,重视发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牵引作用,在探索构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体系、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普通高中与大学学段贯通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未来,重庆市将完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优化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协同矩阵,促进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绿色成长,开辟一条省域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创新之路。
- 钟儒成杨颖王华
- 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庆探索
- 2021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6月2日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早在2010年,重庆市教委即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可行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重庆有102个高校重点实验室、37个工程技术研究工程.
- 杨颖王华范卿泽
- 关键词:高校重点实验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
- 浅析基于企业型局域网的网络管理被引量:1
- 2010年
- 有效的网络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办公与管理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型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并进一步详细研究了企业型局域网网络管理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基本设备、VLAN划分、防火墙体系以及防病毒体系。
- 白灵杨颖
- 关键词:网络管理网络安全
- 以学习多样化培育实践创新能力被引量:3
- 2022年
-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倡导学习的多样化,以充分尊重不同学生在经验、兴趣、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一是以学习方式多样化作为培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切口。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指学生可从讨论、调查、实验、设计、制作、探索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学习。
- 杨颖
-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思维方式
- 科学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逻辑、问题与路径被引量:5
- 2024年
- 持续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支撑。基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本质功能与创新人才的内在特质分析发现,科学教育有助于发展创新必备的知识基础,能够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反观现实,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系列问题,包括科学教育受应试惯性的影响强烈,科学教师的创新教育素养不足,科学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为了发挥科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功能,一是要优化科学课程体系,在科学教育全过程中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要发展科学教师队伍,在创新型教师的引领下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要优化科学教育生态,在多方协同的教育环境中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 张军杨颖范卿泽
- 关键词:科学教育
- 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实挑战与重庆方案被引量:1
- 2024年
- 培育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发掘并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是回应时代需求和落实教育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在厘清创新素养核心内涵的基础上观照现实,发现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面临“培育什么”不明晰导致学段衔接不畅通、“怎么培育”不清晰导致培养效果打折扣、“谁来培育”不明确导致培养主体难协同等现实挑战。基于此,重庆市提出以学生成长逻辑明晰区域推进目标定位、以教育过程逻辑搭建创新素养培育框架、以整体治理逻辑构建多方主体协同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经过十三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创新素养培育实践路向:贯通小学、初中、高中三段进阶系统,接力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统整课堂、课程、课题三课教育系统,探索实施互动式、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方式;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系统,营造多样性、非功利、可持续生态。
- 杨颖杨颖李九彬王华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
- 雏鹰展翅 科技赋能:重庆市民办高中的创新教育之路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全面统筹部署,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唯一直辖市,如何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环境,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 杨颖梅杰刘冰
-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科教兴国战略系统集成人才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