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强
- 作品数:63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分泌型PD-L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体外效应的初步研究
- 2006年
- 目的构建分泌型PD-L1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从孕鼠胎盘中获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配体PD-L1的胞外段基因片段,定向连接于pcDNA3.1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DL1;用脂质体将重组子导入NIT细胞,转染后的NIT命名为NITp。以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NITp细胞培养上清对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的影响;用ELISA试剂盒检测NITp细胞培养上清对反应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RT-PCR得到约730bp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该目的基因与Gen- Bank上的序列相符;Western blot分析提示NITp分泌性表达目的蛋白;NITp培养上清可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反应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培养上清中IL-4、IFN-γ、IL-2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PD-L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PDL1,PD-L1蛋白对同种细胞刺激的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
- 胡萍季煜华李君武林绍强韦静李小兰黄泽棋
- 关键词:PD-L1混合淋巴细胞培养1型糖尿病
- 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豚鼠胆道超微结构研究
- 1998年
- 为了动态观察华支睾吸虫病的胆道超微结构变化过程,以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豚鼠为模型,对其胆道上皮细胞进行了22周的观察,发现主要改变为:胆道上皮细胞微绒毛的肿胀,融合或消失;胆管上皮细胞向管腔面异常隆起;胞质减少,胞浆黏液颗粒大量增加;细胞间隙增宽,胶原原纤维向内生长;核形态不规则;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肿胀,基质减少或空泡化,或浓缩为髓样体;高尔基复合体活跃;内质网数量增加,内质网池扩张;溶酶体增加;基膜弯曲,基膜下胶原原纤维增生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其病变程度随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反映了胆管上皮细胞受破坏及功能反应性增强交叉进行的病理过程。
- 林绍强肖锡昌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胆管电镜超微结构
-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改构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提高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改构体在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体系E.coliBL21(DE3)/pET3c-haFGF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从菌种和培养基筛选做起,选择了全合成的YH培养基做大肠杆菌表达体系E.coliBL21(DE3)/pET3c-haFGF的发酵培养基,并从多角度研究了其质粒的稳定性,设计了生长期不添加抗生素、诱导前离心去除β-内酰胺酶同时添加氨苄青霉素的方法,通过密码子偏爱性和定点PCR突变技术改变β-内酰胺酶的表达强度。结果:经50代传代试验,质粒分配稳定性在90%以上,PstI酶切图谱显示结构稳定性达100%,表达水平维持在25%~28%。LBAmp平板揭示了诱导过程中工程菌丧失表达能力的部分原因,诱导前离心的实验使表达水平提高13.68%,在IPTG浓度0.3mmol/L、氨苄青霉素添加量50μg/ml时,表达效率提高了2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工艺操作较为简便易行,易于放大,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 袁辉刘笑迪谭毅林绍强杨树林李校
- 关键词:质粒稳定性大肠杆菌酶切图谱
- 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豚鼠胆道扫描电镜观察
- 1998年
-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病的胆道超微结构变化及其病变机理。方法:以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豚鼠为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6、10、14、18及22周取其肝内胆管以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主要变化有: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微绒毛的变短,肿大或消失;细胞膜表面的大疱形成;腔面质膜的破裂、缺损;细胞间隙增宽及胆管上皮细胞的局灶性脱落;粘液分泌亢进。结论:胆管上皮细胞的病损程度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加重趋势。
- 林绍强肖锡昌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胆管扫描电镜
- α2,6-唾液酸对结肠癌细胞同源凝集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结肠癌细胞LS174T的α2,6-连接的唾液酸水平对肿瘤细胞同源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结肠癌细胞株LS174T转染α2,6-唾液酸转移酶(ST6Gal-I)cDNA或ST6Gal-I cDNA的部分反义序列以及空载体pcDNA3.1,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表面α2,6-连接唾液酸含量并进行克隆分选,比较顺义、反义以及空载体转染细胞的贴壁时间以及细胞-细胞之间的同源凝集效应。结果转染顺义的ST6Gal-I cDNA的细胞克隆显示ST6Gal-I mRNA的表达增强,SNA(一种特异性识别α2,6-连接唾液酸的植物凝集素)与细胞表面成分的结合增加;另一方面,细胞转染反义ST6Gal-I cDNA后其ST6Gal-I mRNA表达减少,SNA与细胞表面成分的结合力降低。与空载体转染相比,顺义转染的细胞克隆同源凝集作用降低,与细胞外成分的黏附作用增强,贴壁速度加快;反义转染细胞克隆同源凝集作用显著增强,与细胞外成分的黏附作用降低,传代后4 h的贴壁率仅为空载体的53.7%。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细胞α2,6-唾液酸转移酶(ST6Gal-I)的表达将有效影响细胞表面α2,6-连接的唾液酸水平并调节肿瘤细胞的黏附功能。
- 林绍强尹小菁李君武Wolfgang Kemmner丁彦青
- 关键词:结肠肿瘤
- 妊娠相关糖蛋白Glycodelin抑制E型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来源于孕妇羊水和血清的高纯度Glycodelin对E型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过程的影响程度。方法以色谱仪分离和纯化孕妇羊水和血清的Glycodelin,测定铬51标记的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在不同来源、不同浓度Glycodelin作用下和重组E型选择素的黏附能力,从而评价Glycodelin对E型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血清和羊水Glycodelin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和重组E型选择素之间的黏附,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其相对抑制力分别为纯四糖结构Sialyl-Lewisx(sLex)的9.4×105和4.0×105倍。结论妊娠相关糖蛋白Glycodelin高度抑制E型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
- 王晓玉林绍强屈洋U.JeschkeR.Stahn
- 关键词:GLYCODELIN细胞黏附妊娠相关选择素介导HEPG2细胞HEPG2细胞
- 融合蛋白FADDdel-GFP对死亡受体介导的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融合蛋白FADDdel-GFP对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的生物学效应,以探讨通过基因修饰靶细胞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融合基因pFADDdel-GFP导入胰岛细胞株NIT,通过细胞RT-PCR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其表达,采用FACS检测抗-Fas抗体诱导的胰岛细胞株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转染重组子pFADDdel-GFP的NITf-g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NITf-g细胞对抗-Fas诱导的细胞损伤率为10.16%,细胞内的Caspase-3的活性为1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FADDdel-GFP的胰岛细胞株;FADDdel-GFP可有效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 胡萍李君武叶嗣颖林绍强李小兰韦静
- 关键词:FADDCASPASE-3凋亡1型糖尿病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1C6细胞和4C18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 2010年
- 目的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胸腺上皮来源1C6细胞和4C18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鼠胸腺上皮髓质和皮质来源的1C6细胞、4C18细胞和鼠腹腔巨噬细胞来源的RAW细胞,分别经含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800ng/ml)的KGF和不含KGF的完全培养液(对照组)作用24、48和72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绘制细胞增殖率曲线。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在低浓度(<200ng/ml)时,1C6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增加不断升高;KGF浓度为200ng/ml时,1C6细胞增殖率达最高值;在高浓度(>200ng/ml)时,1C6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00、200、400ng/ml的KGF分别作用24、48和72h对1C6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均P<0.05)。在低浓度(<100ng/ml)时,4C18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增加不断升高;KGF浓度为100ng/ml时,4C18细胞增殖率达最高值;在高浓度(>100ng/ml)时,4C18细胞增殖率随KGF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50、100、200、400ng/ml的KGF分别作用24、48和72h对4C18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均P<0.05)。但不同浓度的KGF对RAW细胞均未见促增殖作用。结论 KGF对胸腺上皮来源的1C6细胞和4C18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 张卫星刘彦隆于洋龚琦李校堃林绍强
- 关键词:细胞增殖动物实验
- FK228和雷帕霉素协同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FK228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联合应用对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和MCF-7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的FK228和雷帕霉素处理后,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两药的联合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周期调控蛋白以及核酸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1)FK228或雷帕霉素单独使用时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当总抑制率为50%~70%时联合指数(CI)值小于1,提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2)联合用药后,凋亡蛋白表达较单药使用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p-Akt蛋白表达下降,活化的caspase-3表达上调;(3)联合用药后,周期调控蛋白表达较单药使用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联合用药后出现更为显著的H2AX的磷酸化和H3的乙酰化(P〈0.05)。结论:FK228和雷帕霉素联合给药能协同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前景。
- 彭晓丹诸梦露高绿芬刘婷婷刘艳欧阳媛李若玢刘礼飞李译刘晓宇郑晓鹤林绍强
- 关键词:FK228雷帕霉素乳腺癌
- 糖基化修饰与肿瘤化疗耐药
- 细胞毒性药物对肿瘤的化疗由来已久,尽管确实有效,但使病人生存获益却并不容易,迅速发生的耐药是治疗失败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患者如果失去了手术根除病灶的时机便很少再有通过化疗治愈的可能。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耐药:减少细...
- 林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