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诚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药物性
  • 2篇药物性肝炎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通路
  • 2篇迁移
  • 2篇消化道
  • 2篇疗效
  • 2篇螺杆菌
  • 2篇雷贝拉唑
  • 2篇化道
  • 2篇肝炎
  • 2篇出血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结晶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总管

机构

  • 10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10篇林诚
  • 3篇吴克利
  • 2篇崔路佳
  • 2篇钟文洲
  • 2篇韩向阳
  • 1篇王裕宣
  • 1篇韦红
  • 1篇张东艳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胃镜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和77.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和73.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诚韩向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老年
IL-8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7
2020年
为研究IL-8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IL-8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L-8处理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IL-8处理后SW480细胞中p-AKT、t-AKT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抑制PI3K/AKT通路或IL-8处理后SW4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IL-8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IL-8处理后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加,且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抑制PI3K/AKT通路可逆转IL-8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由此IL-8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可为IL-8在结肠癌中的治疗提供参考。
昝慧王昌高张东艳林诚崔路佳牛彦锋田爱霞
关键词:IL-8PI3K/AKT通路增殖迁移
T细胞性淋巴瘤并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2009年
林诚吴克利
关键词:下消化道大出血T细胞性淋巴瘤间歇性发热入院查体胆固醇结晶病例简介
序贯性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24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Hp转阴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脲酶试验评价Hp转阴率,观察组Hp转阴率为7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0.83%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17%和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好,溃疡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少。
林诚韩向阳
关键词: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胃溃疡疗效
芍药苷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作用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肝癌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 G2肝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0,30μmol·L-1芍药苷处理,对照组细胞给予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以噻唑蓝(MTT)法分析芍药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分析芍药苷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1. 42±0. 35,1. 18±0. 17和0. 65±0. 21,细胞迁移能力分别为0. 56±0. 15,0. 41±0. 06和0. 37±0. 09,细胞侵袭作用分别为485. 4±56. 3,368. 6±33. 7和303. 5±72.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的E-cadherin表达分别为0. 26±0. 05,0. 34±0. 08和0. 45±0. 13,N-cadherin表达分别为0. 49±0. 15,0. 38±0. 08和0. 30±0. 07,TGF-β1蛋白表达分别为0. 56±0. 12,0. 43±0. 09和0. 35±0. 06,Smad1蛋白分别为0. 48±0. 11,0. 40±0. 07和0. 32±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肝癌细胞中TGF-β1及Smad1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且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表达强度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王昌高韦红王裕宣崔路佳林诚昝慧
关键词:芍药苷信号转导通路肝癌细胞侵袭迁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后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处理对策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处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完成ERCP胆总管取石手术患者27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继发性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先对与两组患者相关及治疗相关两方面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对筛选出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72例患者中共21例患者出现ERCP胆总管取石手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为7.72%。多远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相关因素方面,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急性胆管炎3项为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治疗相关因素中,EPBD为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处理对策,术前应充分评估并完善术前准备及加强术中术后护理。结论:术前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存在憩室、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胆管炎及术中行EPB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治疗后发生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而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策,以降低发生继发性出血的危险。
梁毅钟文洲林诚黄亮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继发出血处理对策
药物性肝炎124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为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的认识,以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6-2006年初以第1诊断的124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原发病、服药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停药后的效应,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发病有肺结核、高血压高血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等。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较多。临床表现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发热、皮肤瘙痒等。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繁多,中药并非安全无不良反应,要充分了解所使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证、禁忌症。由于药物性肝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好鉴别诊断。
林诚吴克利
关键词:肝炎药物毒性
雷贝拉唑联合丽珠维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林诚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琼海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裸花紫珠颗粒,3 g/次,4次/d。两组患者均经4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脾静脉血流、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止血时间、输血量、肝静脉游离压(FHVP)、肝静脉锲入压(WHVP),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T-II)、肾素活性(PRA)、抗利尿激素(ADL)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门静脉血流、脾静脉血流、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输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HVP、WHVP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hs-CRP、AT-II、NO、PRA、AD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裸花紫珠颗粒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可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梁毅林诚钟文洲
关键词: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肾素活性
药物性肝炎的再认识
目的为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的认识以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防治水平。方法通过对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初以第一诊断的124例药物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患者的原发病、服药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
吴克利林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