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彩凤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进展期恶性淋巴瘤15例
- 2002年
- 目的 总结15例儿童进展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进展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分型、预后指标及治疗。结果 儿童非何杰金淋巴瘤多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纵隔压迫为首发症状。免疫分型多为高度恶性,以T淋巴母细胞型为主。起病时多为进展期,以化疗为主,用鞘注和大剂量抗代谢药物代替头颅放疗,全组长期无病生存率为53.3%。结论 儿童非何杰金淋巴瘤为儿童常见肿瘤,恶性度高,易复发,易早期血行转移,不同分型有不同的化疗方案和预后。
- 柳彩凤刘桂兰张乐萍
- 关键词:儿童预后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乳腺复发一例
- 2002年
- 柳彩凤陆爱东刘桂兰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例报告化疗儿童
- 实时定量RTPCR监测儿童AML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05年
- 为了探讨实时定量RT PCR(real timeRT PCR)监测儿童AML患者AML1 ETO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 ,筛选出AML1 ETO阳性患儿 14例 ,以连续稀释的AML1 ETO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 ,应用实时定量RT PCR监测其初治及随访期 5 8份骨髓中AML1 ETO融合基因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和临床的关系。结果显示 :实时定量RT PCR监测AML1 ETO基因的敏感度可达 10 - 5,重复性好。 12份初治标本的AML1 ETO∶GAPDH比值平均为 0 .6 4 8,该比值与骨髓中幼稚细胞数的比值无相关性。微小残留白血病 (MRD)定量水平检测发现 ,化疗 1个月时 6例患儿AML1 ETO的量无明显下降 (高于 5× 10 - 2 ) ,其中 3例早期复发 ,1例晚期复发 ;另 4例患儿有明显下降 (低于 10 - 2 ) ,均长期存活。化疗 3个月时 5例高于 5× 10 - 3者中 3例复发 ;另 6例低于 5× 10 - 3者中 1例复发。 6个月后持续高于 10 - 3者 3例均复发。MRD定量水平动态检测发现 ,在化疗中MRD持续在高水平 (>5× 10 - 3)者 4例全部临床复发 ,复发时间在 3个月到半年 ;4例持续低于 10 - 3,维持在 10 - 4- 10 - 6 ,一直处于骨髓缓解期 ;1例化疗中从 10 - 5上升到 10 - 3,5个月后临床复发。 3例持续缓解超过 9个月的患儿仍可检测到融合基因 ,约 10 - 5- 10 - 6 。结论 :实时?
- 柳彩凤刘桂兰张乐萍程翼飞陆爱东田开功刘艳荣秦亚臻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白血病
-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治疗进展被引量:13
- 2003年
- 柳彩凤刘桂兰陆爱东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氨甲喋呤放疗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AML)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AML 84例患儿多种因素与 3年长期无病生存率 (EFS)的关系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年EFS为 47.6 % ,统计学分析包括性别、FAB分型中M3型和M5型、ETO阳性M2 、PML RAR阳性M3型、1个月时骨髓未缓解、复杂异常型染色体等 ,其 3年EF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 <0 .0 5)。结论 儿童AML的EFS与发病时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男童、M5型、1个月时骨髓未缓解、复杂异常型染色体为预后差的相关因素。ETO阳性M2 、PML RAR(+)的M3型预后好。
- 柳彩凤刘桂兰张乐萍
- 关键词:儿童预后因素
- ADEP方案双诱导加HAD方案治疗儿童急性粒细胞和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
- 2004年
- 目的 分析初治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粒 )和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4)患儿用ADEP(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和依托泊苷 )方案双诱导加HAD(大剂量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 )方案的疗效。方法 总结 1991年 7月至 1999年 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 6例急粒和 10例M4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EFS(长期无病生存 ) 3年以上 ,停药 2年以上 ,中位EFS 7年 ,随访时间至 2 0 0 2年 12月。结果 (1)用ADEP诱导治疗一个疗程完全缓解率 (CR)91% ,粒细胞白血病EFS率 5 0 % ,M4EFS率 5 7% ,中位生存时间 7年。 10例复发患儿 83%在 6~ 10个月内复发。(2 )大剂量阿糖胞苷 1g/m2 每日 2次持续 3d或 4d加蒽环类方案两者EFS率和复发率无差别 ,但在疗程中 16例用Idr(去甲氧柔红霉素 )的患儿长期存活 11例 (6 8 75 % ) ,6例不用Idr的患儿长期存活 1例 (16 7%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用ADEP双诱导方案加HAD方案 ,在疗程中用Idr,有高的CR率和较高的EFS率。 (2 )对 10例复发病例分析 ,9例有高危因素存在 ,复发时间 80 %在CR后 6~ 10个月内 ,因此有高危因素的患儿 ,最好在CR 4~
- 刘桂兰张乐萍陆爱东王彬柳彩凤贾月萍王琳
-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大剂量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
-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02年
-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T细胞型对化疗反应差,容易复发和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中应采取强化疗方案,延长化疗时间。化疗前基本放弃对原发灶的放疗。是否应用头颅预防性放疗目前仍有争议,大部分协作组建议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Ara-c)及鞘内注射替代头颅放疗。目前对于Ⅰ、Ⅱ期的治疗方案仍有争议,进展期应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加用大剂量Ara-c、鬼臼乙叉甙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可提高无病生存率。骨髓复发的患儿应采取异体骨髓移植;B细胞型的治疗应早期强化治疗,短程疗法。Ⅰ、Ⅱ期治疗应减轻化疗,进展期应着重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大剂量Ara-c、环磷酰胺等药物,化疗总剂量与预后明显相关。
- 柳彩凤刘桂兰张乐萍
- 关键词: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药物疗法
- 中草药治疗先天性脑积水致肾病一例
- 2001年
- 柳彩凤张乐萍
- 关键词:中草药先天性脑积水肾病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1例儿童AML的免疫表型与FAB分类、1个月骨髓缓解(CR)率及3年无病生存(EFS)率的关系。结果AML儿童1个月CR率为71.6%,3年EFS率为50.8%。HLA-DR缺失,CD34缺失主要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阴性患儿CR、EFS率明显高于阳性患儿。CD13阳性患儿的CR明显高于缺失患儿。CD33缺失在M2型中多见,特别是ETO阳性患儿。除外M3病例后分析,CD33缺失患儿的CR率明显高于阳性患者。淋系抗原表达率占34.6%,其中CD7阳性者CR率、EFS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CD56与FAB分型中M2型有显著相关性,其CR率、EFS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HLA-DR、CD34缺失主要见于M3型,是预后良好的指标。CD33缺失多见于M2型中ETO阳性患儿,预后好。淋系抗原、CD56表达多见于M2型,可能是预后差的指标。
- 柳彩凤刘桂兰程翼飞陆爱东张乐萍
- 关键词:免疫分型预后
-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ETO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实时定量RT-PCR在检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微小残留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2例AML1-ETO阳性AML患儿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诱导化疗结束后及在巩固化疗阶段每1.5-2.0个月行AML1-ETO融合基因定量检测。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融合基因水平患儿生存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2例患儿进行诱导化疗,其中29例(90.625%)达到形态学完全缓解,3例形态学未缓解后放弃。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患儿有更高的无瘤生存率(P=0.0018)。AML1-ETO高拷贝数组生存率低于低拷贝数组(P=0.1080)。诱导缓解化疗结束后AML1-ETO定量结果示〉10^-3组生存率低于定量〈10^-3组生存率(P=0.0230)。化疗6个月时AML1-ETO定量结果示〉10^-3组生存率高于定量〈10^-3组生存率(P=0.0001)。巩固化疗结束时AML1-ETO定量〉10^-5组生存率低于定量〈10^-5组生存率(P=0.0049)。结论定量评估AML1-ETO阳性的小儿AML微小残留病十分重要,有可能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 程翼飞柳彩凤张乐萍陆爱东刘桂兰刘艳荣叶秋月
- 关键词:融合基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