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营养血管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血管
  • 3篇皮瓣
  • 3篇皮神经
  • 3篇皮神经营养血...
  • 3篇缺损
  • 3篇瘢痕
  • 3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地平
  • 2篇血管皮瓣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尼卡地平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梁剑虹
  • 8篇李雯
  • 8篇刘艳杰
  • 7篇杨洪涛
  • 6篇苏伟海
  • 6篇蔺利剑
  • 6篇齐杰
  • 4篇吕炳鑫
  • 2篇齐杰
  • 2篇刘尧
  • 1篇段丹青
  • 1篇徐秀霞
  • 1篇生孟军
  • 1篇王旭文
  • 1篇李红霞

传媒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拇趾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拇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4例足拇趾软组织缺损患者,最小缺损面积为2.0cm×1.5cm,最大8.0cm×3.0cm采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3....
齐杰刘艳杰李雯苏伟海蔺利剑杨洪涛梁剑虹刘尧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文献传递
残指背侧筋膜皮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指残端缺损被引量:2
2014年
手指末节位于手指最远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易受到损伤,其中一部分损伤为压砸或绞轧所致的末节毁损、离断伤,有时需通过截除末节并以各种皮瓣修复残端。
齐杰李雯刘艳杰蔺利剑苏伟海生孟军王旭文梁剑虹
关键词:残端指背侧手指末节缺损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拇趾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0
2012年
足拇趾损伤后的软组织缺损和趾骨外露的修复比较困难,根据缺损面积大小常以邻趾皮瓣、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或带足背动脉的踝前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引,
齐杰刘艳杰李雯蔺利剑苏伟海杨洪涛梁剑虹徐秀霞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转移踝前皮瓣
筋膜瓣提升结合去表皮囊袋法治疗指尖离断伤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筋膜瓣提升结合去表皮囊袋法治疗指尖离断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指尖离断伤患者40例46指,无显微外科再植条件,先将离断指尖去表皮及皮下组织后成为"复合组织帽状物"备用,然后在残端指腹皮下分离形成筋膜瓣,将此筋膜瓣提升植入离断的指尖皮下以褥式缝合,克氏针固定指骨,缝合皮肤和甲床后进行腹部或大鱼际处皮下包埋,3周后取出。结果全部成活31指,部分成活9指,全部坏死6指;随访时间2个月~3年,全部成活的31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对于找不到可供吻合动静脉的指尖离断伤,应用筋膜瓣提升结合去表皮囊袋法进行补救性治疗可行并且效果良好。
齐杰李雯杨洪涛刘艳杰吕炳鑫蔺利剑苏伟海梁剑虹
关键词:筋膜瓣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蒂岛状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
齐杰刘艳杰李雯苏伟海蔺利剑梁剑虹刘尧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病理性产物,是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细胞因子三者过度失衡,使细胞外基质增生而形成瘢痕,从而导致人体外形的破坏和功能障碍。目前,虽然治疗瘢痕的方法和药物很多,但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本文根据Lee等报道的有关钙离子拈抗剂治疗瘢痕的资料,对其作用机理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为寻求治疗瘢痕提供一条思路。
杨洪涛梁剑虹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细胞因子瘢痕
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同时对两种药物疗效进行比较,讨论两种药物的作用特点。方法:向对数生长期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两种药液,培养48小时后进行羟脯氨酸比色试验,并将OD值依公式换算成羟脯氨酸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组随着用药浓度的提高,细胞形态变化越来越明显,两种成纤维细胞显示出类似的形态学特点;与对照组比较,两药均可以降低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且随用药浓度增加,羟脯氨酸含量进一步下降,高(100μmol/L)低(10μmol/L)浓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药作用特点也有所不同。结论:维拉帕米和尼卡地平均可降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胶原含量,抑制胶原合成,对于增生性瘢痕,尼卡地平抑制作用略强于维拉帕米,而对于瘢痕疙瘩,则维拉帕米的抑制作用略强于尼卡地平。
杨洪涛梁剑虹齐杰李红霞严笠曹蕊刘艳杰李雯吕炳鑫
关键词:维拉帕米尼卡地平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
植入式筋膜瓣结合去表皮囊袋法治疗指尖离断伤被引量:2
2012年
指尖损伤多为横形离断,以压砸伤常见,由于压砸伤所致离断指体毛细血管床严重破坏或指尖部血管纤细,无法试行再植,原位缝合成活率低,2005年3月至2011年8月,我们将植入式筋膜瓣与去表皮囊袋法相结合治疗40例46指指尖完全离断伤,取得较好效果。
齐杰李雯杨洪涛刘艳杰吕炳鑫蔺利剑苏伟海梁剑虹
关键词:筋膜瓣植入式原位缝合压砸伤
高频超声观察肌腱损伤和愈合情况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该课题通过应用高频超声观察鸡的肌腱正常声像及其被切断、吻合后愈合的过程,了解肌腱组织病理改变的超声影像特点,探索超声在临床肌腱损伤、愈合及粘连等情况的检查和肌妥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
梁剑虹
关键词:肌腱损伤超声图像
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瘢痕组织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两药药效进行比较,观测两药的作用特点。方法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对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向对数生长期的患者病理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150、100、50、10、0μmol/L),分别在用药后24、72、120h进行MTT法检测,将吸光度值(A值)换算为生长抑制率,根据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时间点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均显示很强的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但作用特点各有不同,维拉帕米在早期作用强于尼卡地平(P〈0.05)。而随时间延长,在3~5d时反而减弱,而尼卡地平则显示出较好的时间依赖性,在5d时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维拉帕米(P〈0.05)。结论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效不同,为两药联合应用治疗瘢痕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洪涛梁剑虹齐杰严笠曹蕊刘艳杰李雯吕炳鑫段丹青
关键词:维拉帕米尼卡地平瘢痕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