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武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9篇新生儿
  • 4篇新生儿呼吸
  • 3篇胆红素
  • 3篇导管
  • 3篇胸腔
  • 3篇婴儿
  • 3篇正压通气
  • 3篇湿化
  • 3篇通气
  • 3篇吸氧
  • 3篇相关性肺炎
  • 3篇耐药
  • 3篇呼吸机
  • 3篇呼吸机相关
  • 3篇呼吸机相关性
  • 3篇呼吸机相关性...
  • 3篇加温湿化
  • 3篇红素
  • 3篇肺炎
  • 3篇干预

机构

  • 27篇玉林市妇幼保...
  • 3篇吉林医药学院
  • 3篇玉林市第一人...
  • 2篇玉林市卫生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宁市妇幼保...
  • 1篇玉林市第二人...
  • 1篇河池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27篇梁武华
  • 7篇周海燕
  • 7篇吴耀勋
  • 5篇李林
  • 3篇卢雄才
  • 3篇庞瑜
  • 3篇林巧萍
  • 3篇黄玉琼
  • 3篇林惠
  • 2篇钟健民
  • 2篇庞喻
  • 2篇秦小莲
  • 2篇刘伟武
  • 2篇覃隶莲
  • 2篇肖霞
  • 2篇陈清波
  • 2篇李英
  • 1篇李敬光
  • 1篇谭少宏
  • 1篇彭志乐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华夏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生后7 d内收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准备拔除气管导管改为无创辅助呼吸的患儿,出生体质量和胎龄不限。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HHHFNC组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各90例,比较两组无创通气后拔管失败、鼻黏膜损伤及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胎龄、体质量、日龄及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7 d内重插管、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死亡[6.67%vs.5.56%、8.89%vs.7.78%、11.1 vs.3.33%、2.22%vs.1.11%、1.11%vs.0.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鼻黏膜损伤发生率(2.2%)低于NCPAP(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腹胀发生率(3.3%)低于NCPAP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在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上与NCPAP临床效果相当,但HHHFNC更易使患儿耐受,有效降低鼻损伤、腹胀发生率,且未增加院内死亡、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梁武华黄玉琼吴耀勋庞瑜李林林巧萍周海燕李君
关键词: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特点及在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在玉林3家医院住院诊断为ABE的患儿80例进行aEEG监测,将监测结果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头颅MRI及随访结果比较。结果警告期、痉挛期分别占27.5%和72.5%;警告期中aEEG正常、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分别占18.2%、68.2%和13.6%;痉挛期中无正常aEEG;轻度、重度异常占5.2%和94.8%。aEEG结果与临床分期正相关(K=0.62)。警告期BAEP检查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分别为22.7%、54.5%、18.2%、4.5%;痉挛期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分别占17.2%和82.8%。脑功能监测结果与BAEP分级正相关(K=0.57)。aEEG正常的患儿在6月龄时INFANIB评分均正常;aEEG轻度异常中正常和过度分别为80.0%和20.0%;aEEG重度异常中正常和过度分别为33.3%和66.7%。痉挛期aEEG轻度异常中失访和过度分别为33.3%和66.7%;aEEG重度异常中电静止患儿6月龄时均死亡,过度和异常分别为38.2%和56.4%。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可用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及神经学预后评估。
段玉会王洲洪梁武华韦巧珍苏萍徐芝兰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监测新生儿
高血压合并妊娠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何才通罗宇迪李基增曾伟兰王兴红卢雄才刘伟武邓国生骆梅宁海萍农秋妹饶茂靑郑冬兰梁武华吴志
1.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2018年1月1日,玉林市科技局以(玉市科[2018]40号)文件下达的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玉市科20184011)“高血压合并妊娠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由玉林市妇幼...
关键词:
关键词:胎儿生长发育
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比较带针胸管闭式引流方法、传统外科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2例新生儿气胸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2组,带针胸管闭式引流方法为治疗组,共44例,传统外科闭式引流方法为对照组,共28例。比较2组患儿置管时间、引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置管1小时后气胸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种方法置管1小时后复查床边胸片显示:带针胸管引流方法和传统外科引流方法气胸治愈率分比为(81.8% 39.2%);带针胸管引流方法达到治愈标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带针胸管引流方法对比,传统外科引流方法置管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带针胸管引流方法相比,传统外科引流方法所需引流时间短、机械通气时间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带针胸管引流方法对比,传统外科引流方法堵管率、脱管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引流方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新生儿科医师使用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置管1小时后有较高的治愈率,且不易堵管、脱管,值得新生儿科临床推广。
吴耀勋刘小琳李增林惠梁武华
关键词:新生儿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临床疗效
早期综合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效果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N ICU危重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早期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措施,两组病例连续3 d抽取胃液行潜血试验及肉眼观察胃液颜色,比较两组病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早期综合干预组6例胃液潜血阳性,2例胃液呈咖啡色或鲜红色,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20.0%;对照组15例胃液潜血阳性,9例胃液呈咖啡色或鲜红色,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60.0%,两组比较,χ2=13.33,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新生儿采取早期综合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梁武华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急性胃黏膜病变早期综合干预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N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150例,其中发生VAP患儿60例(观察组),未发生VAP患儿90例(对照组),对VAP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VAP患儿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鉴定。结果 60例VAP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59例(98.3%),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2例、鲍曼不动杆菌15例、阴沟肠杆菌10例、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各6例。检出的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及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比沙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妥布霉素较敏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胎龄与VAP发病无关(P>0.05);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与VAP发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是VA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李林梁武华吴耀勋周海燕林惠黄冬梅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机械通气
2017~2020年玉林市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7~2020年玉林市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MIC法、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按2017年CLSI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玉林市7家二级以上医院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作前瞻性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0年7家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1400株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2.71%,革兰阳性菌占16.86%。常见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45.07%)、大肠埃希菌(18.71%)、金黄色葡萄球菌(13.29%)、鲍曼不动杆菌(6.14%)、铜绿假单胞菌(3.64%)、阴沟肠杆菌(1.79%)、无乳链球菌(1.93%)、嗜麦芽黄单胞菌(1.50%)等。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67.2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58.60%,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为24.73%。MRSA检出率为65.05%。发现耐万古霉素耐药株3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类等100%敏感,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为25.93%,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8.52%、14.81%。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75.59%和61.4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唑啉耐药率为63%以上,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52%左右。大肠埃希菌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37.02%和40.08%,对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在2%以下。鲍曼不动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率为55%,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在60%左右,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耐药率在53%~67%。铜绿假胞菌对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4.51%,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耐药率小于6.0%。结论新生儿呼吸道分离菌以阴性杆菌为主,耐碳青霉烯类杆菌居多,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高水平耐药,临床应重视耐药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梁武华刘伟武梁敏煜周海燕吴耀勋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耐药监测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防治探讨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特点、耐药性及药敏试验,探讨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月1月至2008年4月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68例患儿临床资料,对机械通气超过48h者,取支气气管分泌物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①发生VAP40例,发生率58.8%;②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全部为G-杆菌,产ESBLs菌22株;发生菌群交替(不同时间培养出不同致病菌)20株,病原菌耐药率高;③发生VAP者治愈率70.0%,未发生VAP者治愈率82.0%,χ2=9.052,P<0.0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P致病菌普遍耐药,尤其是产ESBLs菌;病原菌复杂易变,发生菌群交替;VAP影响新生儿疾病治愈率,治疗VAP关键在于选择有效抗生素,加强预防是控制VAP的重要措施。
梁武华李继慧庞喻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与开放式吸痰(OSS)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经口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CSS组(实验组)和OSS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菌群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偶有真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岸英梁武华庞瑜林结木
关键词:新生儿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密闭式吸痰开放式吸痰
早期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通气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分别采用HFOV治疗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HFOV治疗组患儿在治疗2 h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二氧化碳(PaCO_2)出现改变,经治疗6h后,氧浓度(FiO_2)、氧合指数(OI)显著下降,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_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V组在治疗6h后PaO_2、PaCO_2和OI等指标,与开始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与CMV组治疗至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并发症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IV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儿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HFOV组比CMV组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组能更快、更好地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通气效果、病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CMV组,早期应用于RDS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梁武华
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新生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