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亚文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陆架
  • 2篇陆架锋
  • 2篇环流
  • 1篇等深线
  • 1篇地转流
  • 1篇断面
  • 1篇盐度
  • 1篇盐度分布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区
  • 1篇年变化
  • 1篇浅水
  • 1篇浅滩
  • 1篇西南部
  • 1篇环流结构
  • 1篇锋区
  • 1篇潮混合
  • 1篇N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毕亚文
  • 4篇赵保仁
  • 2篇涂登志
  • 1篇曹德明
  • 1篇朱兰部
  • 1篇詹滨秋
  • 1篇刘芳玉
  • 1篇黄润恒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年份

  • 1篇2002
  • 2篇1993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苏北浅滩外侧浅水锋的观测与分析被引量:5
1993年
关于黄海的潮混合和浅水锋现象,中国和韩国的学者已有一些报道(赵保仁,1987a,b;赵保仁等,1992;Lie,H-J.,1989)。卫星图片和有关水文观测资料表明,夏季,黄海的浅水锋主要分布在苏北浅滩外侧、山东半岛的成山角—石岛近海、渤海海峡、西朝鲜湾和江华湾湾口附近及朝鲜半岛西南部近海。 为了深入了解黄海苏北浅滩外侧浅水锋的分布和水文结构。
赵保仁涂登志毕亚文
关键词:地转流盐度分布浅滩等深线
黄海西南部陆架锋区锋断面环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0
1993年
浅水陆架锋是近岸混合区与外海层化区的分界面,对近海海雾形成、渔业生产及污染扩散有重要影响。赵保仁根据实测SST资料利用Simpson-Hunter参量提出黄海沿岸区域存在潮混合控制的浅水陆架锋,他还进一步指出,黄海沿陆架锋与冷水团边界区是黄海的主要上升流区,即锋面上升流区,夏季黄海西部沿岸存在沿冷水团锋面南下的强流。James用这一诊断模型讨论过锋区环流情况,Garret等用的是半诊断模型。他们均得出垂直于锋面的断面内在锋区附近存在着双环流结构。
毕亚文赵保仁
关键词:陆架锋环流数值模拟
黄海的潮混合与潮汐锋研究
赵保仁黄润恒詹滨秋朱兰部曹德明刘芳玉毕亚文涂登志等
该成果运用现场调查、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给出黄海潮汐锋的分布变化规律;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潮混合对黄海温盐分布、环境结构、黄海冷水团和强温跃层的分布变化的影响,并合理地阐明了夏季黄海周边出现的海面冷水分布;论述了黄海的...
关键词:
关键词:潮混合
黄海西部34°N断面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及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被引量:20
1992年
本文分析了苏北浅滩外侧34°N断面上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指出海上调查期间的日平均风速和大小潮变化是影响陆架锋多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还用诊断模式给出了横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
赵保仁涂登志毕亚文
关键词:陆架锋年变化环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