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成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显微组织
  • 4篇力学性能
  • 4篇搅拌铸造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4篇力学性
  • 3篇铝基
  • 3篇铝基复合材料
  • 2篇热挤压
  • 2篇SICP/2...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组织和力学性...
  • 1篇组织及力学性...
  • 1篇组织与力学性...
  • 1篇SIC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湖南大学
  • 3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4篇毛成
  • 3篇卢健
  • 3篇苏海
  • 3篇高文理
  • 3篇陆政
  • 2篇刘洪波
  • 1篇张辉

传媒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搅拌铸造SiC_p/A356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搅拌铸造技术制备质量分数为15%的SiCp增强A356铝基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后续热挤压变形。通过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铸态组织中,SiCp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SiCp与Al界面处存在Si原子的富集;热挤压变形后,显微气孔等铸造缺陷明显减少,材料致密度显著提高,SiCp沿热挤压方向呈流线分布特征,颗粒均匀分散性明显提高;采用535℃×5h固溶+180℃×5h时效处理后,热挤压棒材的力学性能为:σs=370MPa,σb=225MPa,δ=5.3%,时效后析出强化相大小约为200nm,且弥散分布于基体中;断口分析表明,SiCp/A356铝基复合材料的断裂主要是由基体的塑性断裂及SiCp的断裂导致的。
毛成高文理苏海卢健陆政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热挤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搅拌铸造SiCp/2024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工程计算ANSYS有限元软件对搅拌坩埚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搅拌器结构对熔体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多级搅拌器有助于搅拌混合过程.对搅拌制备工艺参数对颗粒分布状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基体合金相比,S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延伸率略有下降.拉伸断口观察表明,铸态SiCp/2024复合材料主要断裂方式为SiC颗粒断裂和界面脱粘.
苏海高文理毛成刘洪波卢健陆政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搅拌铸造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35
2010年
利用搅拌铸造?热挤压工艺制备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研究该复合材料铸态、热挤压态和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铸锭中,大部分SiC颗粒沿晶界分布,少数颗粒分布于晶内,晶界粗大的第二相呈非连续状分布;复合材料经热挤压变形后,显微孔洞等铸造缺陷明显消除,破碎的晶界第二相及SiC颗粒沿热挤压方向呈流线分布,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对热挤压板材进行(495℃,1h)固溶处理+(177℃,8h)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达430MPa,此时的主要析出强化相为S′(Al2CuMg);热挤压变形有利于改善SiC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热处理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断裂方式为基体合金的延性断裂、SiC颗粒断裂和SiC/Al的界面脱粘。
苏海高文理毛成张辉刘洪波卢健陆政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热挤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搅拌铸造SiCp/2024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颗粒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磨性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在航空、汽车、电子等工业领域内得到广泛运用。本文通过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SiCp/2024复合材料,研究搅拌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颗粒分布的影响,热...
毛成
关键词:SICP/2024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