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学舜
-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累积时延的流媒体传输模糊拥塞控制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保证网络流媒体传输质量,在流媒体的传输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拥塞控制策略。结合流媒体数据对时延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时延的模糊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在流媒体数据流传输过程中检测和跟踪其时延,在转发分组数据前,根据容忍时延阈值,丢弃超时数据包,减少不必要的带宽浪费,并且对所到达的数据流按照累积时延进行优先级分类,把全局性缓冲区和各队列的局部性缓冲区按照正常、拥塞避免和拥塞的规则划分为3个具有交叉过渡域的阶段,然后采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拥塞控制方法,实现队列调度过程中的模糊处理,从而对网络拥塞进行有效的控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累积时延的模糊拥塞控制算法,能有效改善流媒体的传输性能,是解决流媒体传输拥塞控制的有效途径,并能对提高网络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 汪学舜余少华戴锦友罗婷
- 关键词:流媒体拥塞控制
- 光纤接入网带宽分配和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 光纤接入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组成,能提供高速大容量传输,而流媒体是将来IP网络的主要应用,由于流媒体数据的传输有着特别的需求,需要对现有基于IP流的网络,实施适当的QoS保证。流媒体在网络中传输时,通过网络接入层交换设备...
- 汪学舜
- 关键词:动态带宽分配拥塞控制光纤接入聚合组播
- 加密服务提供(CSP)的实现与开发被引量:7
- 2003年
- 介绍微软操作系统加密体系结构 ,并分析微软操作系统调用底层加密服务提供 (CSP)实现过程以及如何在微软操作系统中嵌入自己的加密服务提供 (CSP)。详尽阐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服务提供 (CSP)
- 冉春玉汪学舜吕恢艳
- 一种虚拟化深度包检测部署机制
- 2017年
- 网络功能虚拟化转变了网络架构和网络业务的部署。在网络功能虚拟化架构中,实现虚拟化深度包检测只需在传输路径上进行一次扫描,但高效部署深度包检测功能引擎成为难题。将深度包检测功能部署问题形式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以满足约束条件,并提出一种基于代价最小的贪婪算法和优化的贪婪算法来解决深度包检测功能部署问题。该算法对部署代价和网络资源代价进行折衷,实现了最小化的部署代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实现深度包检测功能部署并取得近似最优解。
- 汪学舜余少华戴锦友
- 关键词:深度包检测
- 电信级以太网虚拟硬件方法的研究
- 2010年
- 网络的不断发展对包括电信级以太网系统在内的网络节点设备的硬件资源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换芯片通常是电信级以太网产品的主要功能单元,因不能编程导致可扩展性较差。在硬件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电信级以太网设备提供的二层转发表、三层路由表、访问控制列表等重要硬件资源的容量就基本确定。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这些资源不能满足应用需要的难题。当前的以太网产品,除了升级硬件,未采取措施来解决或弥补这个缺陷。另一方面,由帕累托原则可知,实际硬件转发表中的少数表项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对网络流量的影响较大,而其它表项则处于重要程度相对较低的地位,对网络流量的贡献较小。基于这个事实,利用某种方法来管理和维护硬件资源,使其充分利用是可行的。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解决硬件资源不足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借鉴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技术,采用特定的算法,在应用意义上等价扩充二层转发表、三层路由表、访问控制列表等硬件资源从而提高系统转发性能。该方法在内存中建立软二层转发表、软三层路由表以及软访问控制列表等,实际的硬件二层转发表、三层路由表以及访问控制列表可看作它们对应的高速缓存,通过生成访问频度等级信息,采用LFU算法来决定软表和硬表之间的数据交换,使得硬表中尽可能存放重要程度更高的条目,从而改善系统的转发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 戴锦友余少华汪学舜朱国胜
- 关键词:电信级以太网虚拟技术交换芯片硬件资源
- 基于公开密钥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系统研究和设计
- 由于密码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各国对密码产品的进口、出口及使用都制定了政策和规定.在中国,所有对商用密码产品研究、生产、销售及使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由于受密码产品出口限制、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广...
- 汪学舜
- 关键词:信息安全系统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的负载均衡-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混合输入-交叉点队列(CICQ)交换结构受限于"流控通信延时"、"需要2倍内部加速仿真输出队列(OQ)交换"以及单纯交叉点缓冲(CQ)存在"非均衡流量模式下吞吐量性能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负载均衡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采用固定模式时隙轮转匹配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将到达输入端口的非均衡流量转化为近似均衡流量并且平均分配到同一输出端口对应的交叉缓冲中,从而可以利用较小的交叉点缓冲来模拟输出队列调度,简化调度过程并且提高吞吐量.理论分析证明了这种新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模拟输出队列交换的能力.同时仿真表明,采用该交换结构可以在不需要内部加速的条件下获得相当于输出队列交换的性能,并且有效地解决了交叉点缓冲队列非均衡流量性能不足的问题.
- 徐宁余少华汪学舜
- 关键词:负载均衡服务质量
- 因特网中QoS实现算法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实现端到端的全网QoS解决方案,必须考虑因特网QoS业务保证的问题。通过分析现有QoS技术的主要难点,研究实现QoS在节点控制和网络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对现有的各种QoS路由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指出实现QoS保证中的不足,探讨下一步QoS急需解决的问题。
- 杨颖汪学舜
- 关键词:路由算法
- 适用于流媒体传输的动态门限调度算法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保证网络流媒体传输质量,在流媒体传输网络中需要对交换设备实施有效的缓存管理策略.结合流媒体数据对时延和丢包率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E-Model传输级别的动态门限控制算法(EDTA),将交换设备的缓存管理分为全局门限控制和队列门限控制两部分.全局门限控制通过判断不同的传输场景进行门限控制,保证不同传输场景下的传输性能.队列门限控制则基于E-Model传输级别参数进行门限的划分和调整,保证流媒体的传输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改善流媒体的传输性能,对交换设备的缓存资源进行有效控制,并提高网络流媒体传输质量.
- 汪学舜余少华徐宁戴锦友
- 关键词:缓存管理媒体传输
- 自适应门限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实现被引量:7
- 2012年
-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解决宽带接入中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EPON中共享上行带宽的公平和有效分配,以及不同分类业务的QoS保证,提出了基于门限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ONU(optical network unit)的带宽请求和门限值授权分配带宽,实现了3种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自适应调整门限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减少平均包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
- 汪学舜余少华罗婷戴锦友
- 关键词:以太无源光网络动态带宽分配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门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