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蕾

作品数:18 被引量:10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欧共体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血吸虫
  • 18篇吸虫
  • 17篇日本血吸虫
  • 8篇免疫
  • 7篇血吸虫病
  • 7篇吸虫病
  • 7篇抗原
  • 7篇虫病
  • 5篇日本血吸虫病
  • 5篇重组抗原
  • 5篇流行区
  • 5篇流行区人群
  • 4篇中国大陆株
  • 4篇特异
  • 4篇细胞免疫
  • 4篇免疫保护
  • 4篇克隆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克隆
  • 4篇大陆株

机构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宁夏医学院
  • 4篇伦敦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18篇沈蕾
  • 17篇张兆松
  • 14篇吴海玮
  • 14篇陈淑贞
  • 12篇吴观陵
  • 12篇苏川
  • 8篇马磊
  • 7篇王荣芝
  • 6篇胡雪梅
  • 6篇赵巍
  • 2篇周吉礼
  • 1篇张桂筠
  • 1篇朱荫昌
  • 1篇范乐明
  • 1篇余传信
  • 1篇陈锡慰
  • 1篇陈丙莺
  • 1篇殷旭仁
  • 1篇季旻珺
  • 1篇刘丰

传媒

  • 7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7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特异抗原诱导IFN-γ的应答特征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抗原 IFN- γ的应答特征。 [方法 ]选择江西省鄱阳湖中的南山岛上三个毗邻的自然村作为观察试区 ,根据粪检结果对 14~ 41岁人群按年龄组随机抽样 ,选取粪检结果阴性的 6 5人、粪检阳性的 6 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血培养法 ,检测培养上清中血吸虫抗原特异性的 IFN- γ水平 ,并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结果 ]化疗后 ,人群 IFN-γ诱生水平较化疗前显著升高 ;未再感染组 SEA特异的 IFN-γ水平显著高于再感染组 ;SEA特异的 IFN -γ水平与抗 SEA的 Ig G4抗体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沈蕾吴海玮张兆松RosemaryE.Weir谢彰武胡林生陈淑贞MartinG.Taylor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IFN-Γ特异抗原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安徽品系特异rDNA的制备及其基因克隆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为了制备能检测日本血吸虫种内多态性的rDNA探针,以用于不同地域日本血吸虫品系间差异的研究。方法根据曼氏血吸虫大、小亚基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4kb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安徽品系的rDNA片段,经纯化后克隆入pUC18质粒。结果得到了2个转化成功的含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rDNA基因的重组质粒的JM103菌落。结论我们采用的方法,使获取目的基因片段的手段更为简单、方便。
吴海玮陈丙莺苏川黄钦田沈蕾徐桦陈淑贞张兆松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RDNA基因克隆聚合酶链反应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编码基因的核酸疫苗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 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将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了一批BALB/c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此重组质粒能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稳定表达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Sj22.6 抗体。
苏川马磊王荣芝邵莉君吴海玮沈蕾范乐明陈淑贞张兆松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编码基因
日本血吸虫22.6kDa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 kDa 抗原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并探讨Sj22.6/Sj26 GST 融合蛋白作为复合疫苗的可能性。方法:用亲和层析法制备Sj22.6/Sj26 GST融合蛋白。将这两种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Sj22.6 重组蛋白和Sj22.6/Sj26 GST 融合蛋白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32.1% (P< 0.005) 和34.9% (P< 0.02)的成虫减虫率, 28.4% (P< 0.02)和45.1% (P< 0.005)的总减卵率。结论:rSj22.6 与Sj22.6/Sj26
苏川马磊王荣芝胡雪梅陈淑贞邵莉君吴海玮沈蕾张兆松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探索研制血吸虫病疫苗的新路径 ,对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进行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方法 ]分析本室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获得的 1个cDNA片段 (Sj338 2 4)的开读框序列 ,在其上下游分别设计引物A和B ,并以该cDNA片段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 ,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 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及检索。再经酶切后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6P 1,并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 [结果 ]该目的基因PCR产物全长共 487bp ,其开读框由 45 9bp组成 ,编码 15 3个氨基酸经残基组成的多肽。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Sj338克隆基因与人及褐鼠的线粒体外膜蛋白的部分编码基因较高度同源。重组质粒pPEX 6P 1 Sj338能高效融合表达 ,理论蛋白的分子量为 17kDa。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 ,重组蛋白rSj338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结论 ]Sj338可能为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 ,重组蛋白有望成为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胡雪梅吴海玮张兆松苏川赵巍沈蕾王荣芝马磊周吉礼陈淑贞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基因克隆线粒体相关蛋白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
2000年
目的为探索血吸虫病疫苗的新路径,对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方法分析本室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获得的一cDNA片段(Sj338/24)的开读框序列,在其上下游分别设计引物A和B,并以该cDNA片段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及检索。再经酶切后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并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结果该目的基因PCR产物全长共487bp,其开读框由459bp组成,编码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Sj338克隆基因与人及褐鼠的线粒体外膜蛋白的部分编码基因较高度同源。重组质料pPEX-6P-1/Sj338能高效融合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43kD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Sj338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Sj338可能为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重组蛋白有望成为新的疫苗侯选分子。
胡雪梅吴海玮张兆松苏川赵巍沈蕾王荣芝马磊周吉礼陈淑贞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基因克隆重组抗原线粒体相关蛋白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吡喹酮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细胞免疫应答状态及吡喹酮治疗对其影响。 [方法 ]采集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 12 9人 (粪检阳性者 6 4例 ,粪检阴性者 6 5例 ) ,吡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 45d的静脉血 ,以血吸虫成虫和虫卵抗原分别刺激诱生细胞因子 ,检测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 5、IL 10和IFN γ水平。 [结果 ]12 9例中 ,对血吸虫抗原刺激诱生的细胞因子水平粪检阴性组明显高于粪检阳性组 ;治疗后 ,细胞因子诱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特别是IL 5和IFN γ。 [结论 ]流行区人群的细胞免疫应答显示总体下调趋势 ;吡喹酮治疗后出现细胞因子水平的明显升高。
沈蕾吴海玮张兆松RosemaryWeir邵莉君谢彰武胡林生陈淑贞苏川YaobiZhangMartinGTaylor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细胞免疫药物疗法吡喹酮
CD4^+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被引量:10
2001年
沈蕾张兆松
关键词:血吸虫病CD4^+T细胞免疫学细胞免疫应答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为了分析和比较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细胞因子应答水平的差异,提供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细胞免疫应答特征的基线资料。以鄱阳湖中的南山岛上3个毗邻的自然村为研究现场,根据粪检结果对试区14~41岁人群按年龄组随机抽样,选取粪检结果阴性的65人,粪检阳性的6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血培养法,以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可溶性成虫粗抗原(SWAP)刺激研究对象的血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存在对血吸虫抗原刺激不产生相应细胞因子的个体,从细胞因子水平的均值来看,总体上,对SEA的细胞因子应答水平较对SWAP的水平为高,每克粪卵数(EPG)为0组的细胞因子平均水平显著高于EPG大于0组的水平。研究结果提示,存在流行区人群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被下调的可能性,其特征和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吴海玮沈蕾张兆松Rosemary Weir邵莉君谢彰武胡林生陈淑贞Martin G Taylor张绍基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细胞因子细胞免疫
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E相关抗原编码基因的克隆和鉴定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并克隆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E相关抗原编码基因。 方法 用ABC ELISA法从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筛选出高水平抗血吸虫成虫抗原IgE抗体的个体 15人 ,采集血清并混合。混合血清经Protein G柱吸收后 ,用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免疫学筛选。PCR扩增阳性克隆插入cDNA片段。序列分析后 ,于该序列第一开读框两端设计引物并分别引入EcoRⅠ和NotⅠ位点 ,PCR扩增并纯化目的基因片段后克隆入质粒载体pGME T ,再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6p 1。经IPTG诱导表达 ,对表达产物进行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结果 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约 12 0 0bp ,第一开读框长 5 0 7bp ,编码 16 9个氨基酸 ,理论分子量为 19 3kDa。DNA序列分析显示 ,与已知序列同源性小于 4 0 %。重组质粒pGEX 6p 1/Sj4 3B能高效表达融合蛋白 ,且能被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E抗体识别。 结论 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 6p 1/Sj4 3B ,Sj4
王勇苏川张兆松胡雪梅沈蕾刘丰王荣芝陈淑贞李春林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IGE重组抗原融合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