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昊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昌黎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掌握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于1999—2013年对该保护区海域开展了连续15年的生态调查工作。结果表明:保护区浮游植物共计3门23科43属136种,其中硅藻116种,甲藻19种,金藻1种;种类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优势种年际变化差异极显著;15年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出现两个高峰期;种类数年际变化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65,P<0.05),而年际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21,P<0.05),这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主要因素为p H和盐度;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浮游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53,P<0.05),这可能与两者间的捕食关系有关。
- 洛昊冯志权金照光孙富强刘亚柳包宏伟段新玉许妍马明辉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
- 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被引量:32
- 2013年
- 通过描述我国沿海赤潮发生历史和现状,深入探讨了我国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应对赤潮灾害的减灾对策。分析结果显示:(1)1933年至2011年间,我国海域共观测到赤潮事件1 047起。2000年以后我国进入赤潮高发期,赤潮发现频率和影响范围明显增加。(2)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赤潮分布,时空分布差异显著。其中,河口、内湾为赤潮多发区。东海年发现频率最高,高发期集中于每年4-9月水温较高的季节,南海一年四季均有发现。(3)截至2009年,我国由优势种引发赤潮的次数为417次,约占赤潮总数的45%,有毒赤潮发现频率明显增加。(4)对营养盐输入为赤潮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赤潮预警和强化污染控制是赤潮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 洛昊马明辉梁斌朱容娟梁雅惠
- 关键词:赤潮
- 天津市滨海新区芦苇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降雨量和人类干扰活动作为评价因子,对天津滨海新区芦苇湿地恢复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较适宜开展湿地恢复的比例为21.46%,一般适宜比例为21.87%,不适宜比例占56.68%,其中较适宜湿地恢复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周边、独流减河下游、北塘入海口以及沿海滩涂,海河流域两侧也有零星分布。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对未来芦苇湿地恢复与建设的重点区域进行了成效预评估,芦苇对TC、TN、TP的年吸收通量约为1.3935×104、0.0258×104、0.0017×104t,能有效地减少入海排污压力和污染物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天津湿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景观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 许妍许自舟梁斌洛昊鲍晨光梁雅惠马明辉
- 关键词:湿地恢复适宜性
- 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2004年对河北沿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春、夏2个航次调查研究,描述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历史变化及平面分布趋势。结果显示:2个航次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6种,以硅藻为主。不同季节优势种有演替现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J)偏低。两航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明显高于1984年同期同水域调查结果。
- 冯志权洛昊林凤翺马明辉王真良冯金祥潘玉洲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上范围与功能调整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缓解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戴河新区开发建设的矛盾,实现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近12 a来昌黎保护区内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动状况,以及主要保护对象文昌鱼种群的变动和分布特征为调整依据;以适度扩大文昌鱼栖息地保护范围,逐渐恢复文昌鱼种群及其栖息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为调整目标;以实事求是、依法执行和利于管理兼顾开发为调整原则,开展了保护区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及海域范围调整论证研究工作。调整后的海域保护区总面积为224 km2,比调整前增加了7%。其中,海域核心区面积为95 km2,较调整前扩大了36%;海域缓冲区面积为129 km2,相比调整前减少了7%。保护区海上范围调整后,将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理效能,有助于区内生态系统和保护对象的保护与恢复。
- 洛昊段新玉金照光包宏伟鲍晨光许妍马明辉
- 关键词:保护区
- 彗星实验检测渤海主要入海河流遗传毒性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彗星实验检测渤海区主要入海河流遗传毒性.以虾虎鱼为受试生物,暂养在河口水样中,染毒48h,取外周血细胞,运用彗星实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内DNA损伤程度,以尾相(TM)作为DNA损伤程度指标,并据此评估入海河流邻近海域遗传毒性风险.实验结果表明,入海河流中的特征污染物可导致虾虎鱼外周血细胞的DNA损伤,且损伤程度可以通过彗星实验定量分析,同时该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反映出多种污染因子的综合致毒能力.因此,通过彗星实验建立实验室检测入海河流遗传毒性方法具有可行行和创新性.
- 洛昊梁斌马明辉张振冬张志峰
- 关键词:彗星实验DNA损伤入海河口遗传毒性
- 青堆子湾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研究滩涂围垦对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海湾布设了16个监测站位,开展了4个季节的调查工作。运用ABC曲线、聚类分析(CLA),重点分析了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扰动明显,与历史数据对比,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下降明显,经济物种损失严重;(2)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明显低于远岸;(3)ABC曲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干扰程度明显,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较低,滩涂围垦导致近岸沉积环境形成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小生境。
- 柳圭泽柳圭泽袁秀堂关春江洛昊
- 关键词:滩涂围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大连市近岸海域环境状况与陆源污染控制建议被引量:5
- 2016年
- 近年来,大连市近岸海域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陆源污染压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在全面分析大连市近岸海域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陆源污染控制对策建议,为大连市近岸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兰冬东许妍鲍晨光于春艳洛昊李冕
- 关键词:陆源污染近岸海域
- 基于沉积速率确定海洋沉积物的监测频率
- 2015年
- 为建立一套海洋沉积物监测频率的设计方法体系,作者根据中国海洋沉积物趋势性监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海洋沉积物监测方案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建立了依据沉积速率确定海洋沉积物监测频率的方法和标准;基于^(210)Pb测年法和IDW空间插值法,绘制了中国监测海域的沉积速率空间分布图,并设计了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沉积物监测频率优化方案。结果显示,中国近岸区域沉积速率高于远海,河口区域沉积速率高,海湾沉积速率差异显著。其中,沉积速率高于1 cm/a的海域,监测频率为每年1次,如黄河口、长江口等河口区域;沉积速率低于1 cm/a的海域,监测周期为5 a,如渤海中部,黄海、东海远海区域等;个别沉积速率极低的海域,监测周期为10 a,如南沙海域(≤2 cm/1 000 a)。监测频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近岸沉积速率高的海域,而近海和远海沉积速率低的区域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
- 洛昊梁斌鲍晨光李冕于春艳马明辉
- 关键词:海洋环境沉积物监测频率沉积速率
- 滦河口文昌鱼生活史与食性初步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于2007和2008年的5月、8月对滦河口海域开展了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种群的生活史与食性研究。结果表明:(1)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mm,Ⅱ龄为20-28mm,Ⅲ龄为36-38mm,Ⅳ龄可达44-46mm,且滦河口文昌鱼的最长体长为47.5mm。(2)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平均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mm/月。(3)文昌鱼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增长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明显,属匀速生长型。(4)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圆筛藻和角毛藻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
- 洛昊金照光刘亚柳孙富强包宏伟段新玉马明辉
- 关键词:文昌鱼生活史年龄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