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漆启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无菌
  • 7篇无菌性
  • 7篇无菌性松动
  • 6篇骨折
  • 5篇蛋白
  • 5篇蛋白酶
  • 5篇愈合
  • 5篇离子
  • 5篇金属
  • 5篇金属蛋白
  • 5篇金属蛋白酶
  • 5篇基质
  • 5篇基质金属
  • 5篇基质金属蛋白...
  • 5篇关节
  • 4篇单核
  • 4篇磨损颗粒诱导
  • 4篇金属离子
  • 4篇基质金属蛋白...

机构

  • 16篇南昌大学第一...
  • 1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南昌市洪都中...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卫生职业...

作者

  • 27篇漆启华
  • 12篇戴闽
  • 10篇董谢平
  • 8篇邓亮
  • 6篇肖强
  • 6篇熊建卫
  • 6篇詹平
  • 4篇范红先
  • 3篇曾纪焕
  • 3篇胥甜甜
  • 3篇郝亮
  • 3篇鲍坤旺
  • 3篇李晨
  • 3篇刘静莉
  • 2篇陆欢
  • 2篇陈晟
  • 2篇张大伟
  • 2篇程涛
  • 2篇裴延军
  • 2篇张斌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第九届中国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过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基质Ⅰ、Ⅱ、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降钙素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机制. 方法:选用96只2个月龄SD雌性大鼠,64只行双侧卵巢切除(OVX)后,随机平分为密盖...
肖强董谢平刘静莉邓亮漆启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降钙素骨愈合胶原基因
文献传递
多发性球血管瘤病一例
2016年
患者男,33岁。有踝部反复胀痛2年,加重1周于2015年1月就诊。专科检查:右踝关节前方及右足内侧稍肿胀,皮肤无发红,皮温不高,右小腿下段内侧可触及一大小30mm×20mm包块,有足内踝分别触及20mm×10mm、
范思斯刘勇路名芝漆启华
关键词:血管瘤病多发性右踝关节专科检查小腿下段足内侧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调节大鼠退变椎间盘IL-6和MMP-9表达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对大鼠颈椎动力失衡模型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及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炎性因子在颈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手术切断大鼠颈后部浅、深肌群构建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PDTC组:大鼠造模术后腹腔每日注射PDTC直至处死,生理盐水组:大鼠造模术后腹腔每日注射生理盐水直至处死,空白对照组:手术切开大鼠颈后部皮肤后立即缝合并每日腹腔给予生理盐水直至处死。分别于术后10、12、16周处死动物,获取C_(5、6)椎间盘组织,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改变,q-PCR检测椎间盘组织中IL-6、MMP-9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IL-6、MMP-9蛋白表达。[结果]随时间推移,生理盐水组椎间盘组织结构破坏,纤维环排列紊乱,而PDTC组椎间盘组织结构破坏程度轻。椎间盘组织中都检测到IL-6、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空白组各时间点IL-6、MMP-9mRN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DTC组及生理盐水组IL-6、MMP-9 mRNA表达量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但增速逐渐缓慢。各时间点PDTC组IL-6、MMP-9 mRNA表达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12周、16周PDTC组IL-6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而第10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PDTC组MMP-9蛋白表达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以12周时最明显。[结论]大鼠颈椎动力失平衡模型的退变椎间盘组织结构破坏明显,椎间盘中IL-6、MMP-9炎性因子大量表达,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IL-6、MMP-9表达变化的调节,PDTC有望成为预防颈椎间盘退变的潜在药物。
漆启华张遂辉乐阳王小华董谢平
关键词:白介素-1
3D打印截骨导板在后踝骨折畸形愈合截骨复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不规则骨折畸形愈合矫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例后踝骨折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呈"Z"形走向,波及内踝并使内踝冠状面纵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骨折畸形愈合,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其CT数据在Mimics软件下重建出踝关节三维数据模型,以STL格式输入3D打印机中,打印出实体导板,等离子消毒备用;术中显露骨折部位后,将3枚2 mm克氏针沿定位导板的定位管钻入位于胫骨远端内侧骨折线前方的胫骨中,随后取出定位导板,剥离胫骨远端前方骨膜并将切口牵向前方,将预设在截骨导板上的3个定位孔套入该3枚克氏针,使截骨导板贴合于骨折线前方骨面,顺导板上的3个截骨面将呈"Z"形断面已畸形愈合的内后踝骨块整块截下,复位骨折后以钢板、空心螺钉固定。结果术后X线及CT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达到解剖复位,AOFAS评分由术前的25分提升至术后4个月的90分。结论采用个性化设计并3D打印出的截骨导板可以在较小的显露和操作空间内,对缺少表面特征的胫骨远端骨折线实行精确定位,甚至能对关节面为"Z"形骨折线的畸形愈合骨块按原始骨折线进行精准的整块截骨,从而实现骨折解剖复位与内固定。
董谢平张大伟漆启华邓亮曾纪焕鲍坤旺裴延军
关键词:踝关节3D打印导航模板畸形愈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建模的脊柱病因分析和风险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建模的脊柱病因分析和风险预测方法,涉及医学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构建数据融合平台,收集影像学、遗传学、生物标志物以及环境因素的多模态数据;针对影像学数据、遗传学数据、生物标志物数据以及环境因...
漆启华曲宁胥甜甜赖琦邹志远杨小伟
金属颗粒诱导人单核细胞凋亡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磨损钴、铬颗粒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影响。方法将金属钴、铬颗粒分别与人单核细胞共培养,分别于6、12、24、36、48小时取出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测定细胞悬液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钴、铬颗粒均能刺激人单核细胞释放TNF-α且TNF-α含量随时间上升,一定时间后达到峰值,随后下降。随时间进展,人单核细胞凋亡率逐步升高。结论金属钴、铬颗粒能通过刺激人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单核细胞凋亡,从而加重假体周围骨溶解和假体松动。
周瑜斌戴闽郝亮姚浩群漆启华范红先
关键词:金属颗粒无菌性松动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凋亡
恒磁场对金属离子钴、铬作用下人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恒磁场对金属离子钴、铬作用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与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将CoCl2粉末与CrCl3粉末溶于无菌注射用水配制成CoCl2溶液和CrCl3溶液,从健康人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将金属离子Co2+、Cr3+分别与人单核细胞在不同的磁场强度(10Gs、100Gs、1000Gs)下共培养。实验分8组:Co2+、Cr3+组(对照组)、Co2+、Cr3+分别+不同磁场强度(10Gs、100Gs、1000Gs)组,各组细胞于培养12、24、48小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经磁场暴露12h之后,各磁场处理组TNF-量均低于非磁场处理组(P<0.05),并呈现强度时间依赖性。在100Gs和1000Gs磁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磁场强度的逐渐增大,Caspase-3酶活性逐渐增强。而10Gs磁场组对细胞凋亡及Caspase-3酶活性的改变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一定强度的恒磁场可拮抗金属离子钴、铬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并且促进其凋亡,为磁场疗法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熊建卫戴闽漆启华詹平帅浪
关键词:恒磁场金属离子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凋亡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治疗踝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接力截骨导板在踝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矫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3D打印接力截骨导板辅助治疗的14例严重踝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40.5岁(34~59岁)。所有患者患踝术前行薄层CT扫描,获得胫腓骨远端的定位及截骨导板的计算机虚拟模型,3D打印出与实体骨骼尺寸一致的定位及截骨导板,在截骨导板引导下完整截除畸形愈合骨块,复位固定骨折。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8.6个月(14—35个月)随访。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3~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2±0.8)分]、AOFAS踝.后足评分[(81.1±6.8)分]、SF-36评分[(82.5±5.2)分]及背伸活动度(27.5°±2.5°)、跖屈活动度(24.2°±6.3°)均较术前[(6.3±1.8)分、(43.1±12.0)分、(37.6±9.9)分、14.1°±3.8°、14.4°±3.9°]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或创伤性关节炎。结论采用3D打印接力截骨导板技术可以通过微创便捷地对踝关节内畸形愈合的不规则骨折线实行精确定位、精准截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剖复位,为创伤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董谢平张大伟漆启华邓亮曾纪焕鲍坤旺裴延军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3D打印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金属离子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金属对金属假体,尤其是第二代假体在配伍、制作设计和工艺上均有较大改进,能更好地满足临床要求。但金属假体植入人体后产生大量金属离子,可引起假体周围巨噬细胞凋亡、坏死,刺激假体周围活性细胞分泌各种炎性因子而介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可引起手术部位及全身的过敏反应,可能与假体周围骨溶解密切相关;还可通过离子与DNA聚合物的形成、基因突变、DNA损伤,引起假体周围细胞基因表达异常和肿瘤发生。该文就金属离子的细胞毒性、过敏性、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作一综述。
漆启华戴闽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金属离子细胞毒性过敏性致癌性
磨损颗粒诱导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表达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磨损颗粒诱导EMMPRIN产生及PDTC对EMMPRIN表达影响,探讨EMMPRIN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构建小鼠air-pouch动物模型,实验组囊腔内注射颗粒悬液3 ml(B、C组),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盐水3 ml(A组),即日起A组、C组每天腹腔注射0.1 ml PDTC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第3、7、14 d后各处死动物8只取出air-pouch囊壁组织,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检测。[结果]在B组、C组小鼠背部可见一白色、质脆椭圆形囊壁组织,光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A组背部皮下可见一透明壁薄囊腔,磨损颗粒均能诱导囊壁组织EMMPRIN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7、14 d C组EMMPRIN mRNA、蛋白及NF-κBP65的表达少于B组(P<0.05),A组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磨损颗粒可以刺激EMMPRIN的产生,EMMPRIN的生成可能受NF-κB的调节。
漆启华董谢平戴闽
关键词:无菌性松动骨溶解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