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本实验采用线刀损毁大鼠内侧前脑束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观察了100 Hz高频电针对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单侧损伤的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 贾军孙作厘李博潘艳丽王昊旻王晓民
- 关键词:多巴胺酪氨酸羟化酶
- 文献传递
- 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帕金森病(PD)是发生在中老年期的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针灸被广泛地应用于PD的治疗,然而其机制并不清楚。结合近年来电针防治PD大鼠的研究成果,从电针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电针对运动行为的改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电针防治PD的相关机制,旨在对针灸治疗PD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 贾军李博孙作厘潘艳丽汪璇王晓民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
- MPTP小鼠慢性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
- MPTP(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可以使灵长类动物产生帕金森病样症状和病理改变,且这些症状可以被左旋多巴缓解,因此被广泛用作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造模工具药。目...
- 王昊旻潘艳丽王晓民
- 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目前,以左旋多巴为主的治疗方法不能阻止PD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PD病人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
- 潘艳丽刘贤宇梁希彬王昊昱薛冰王晓民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治疗免疫炎症神经营养因子PD模型
- 文献传递
- MPTP小鼠慢性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
- MPTP(1-methy1-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可以使灵长类动物产生帕金森病样症状和病理改变,且这些症状可以被左旋多巴缓解,因此被广泛用作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造模工具药。目...
- 王昊旻潘艳丽王晓民
- 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
- 文献传递
- 高频电针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刀损毁单侧内侧前脑束建立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0Hz、2Hz、100Hz电针治疗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对旋转行为的影响,组化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Western-blot检测中脑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蛋白表达变化,并用Real-time PCR检测P物质mRNA的水平。结果100Hz电针治疗可有效缓解模型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减缓黑质部位神经元数目的丢失,增加中脑部位TH蛋白的表达;而0Hz与2Hz治疗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100Hz电针治疗能逆转MFB损伤导致的中脑SP的基因表达的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电针治疗对PD大鼠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中脑P物质的mRNA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 贾军李博孙作厘潘艳丽王昊闵汪璇王晓民
- 关键词:帕金森病高频电针SP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