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艳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肿瘤
  • 2篇置管
  • 2篇乳腺
  • 2篇肿瘤患者
  • 2篇化疗
  • 2篇PICC置管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堵塞
  • 1篇旋切
  • 1篇旋切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整体护理
  • 1篇整体护理体会
  • 1篇知识
  • 1篇置管术
  • 1篇质量管理
  • 1篇溶栓

机构

  • 10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潘艳波
  • 2篇李晓芳
  • 1篇孔玲娟
  • 1篇赵生秀
  • 1篇刘芳年
  • 1篇郭亚民
  • 1篇魏秀玲
  • 1篇杨风英
  • 1篇赵克昌
  • 1篇潘世琴
  • 1篇张霞
  • 1篇安永德
  • 1篇李静
  • 1篇罗明琴
  • 1篇巩月英
  • 1篇杨敏
  • 1篇白延霖
  • 1篇阿祥仁
  • 1篇张玉清
  • 1篇徐正光

传媒

  • 2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急诊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肿瘤化疗期间PICC置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采用常规肿瘤内科护理的患者设置为对比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设置为个性组。将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舒适度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个性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潘艳波
关键词:肿瘤化疗PICC置管个性化护理
前馈控制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2022年
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前馈控制的具体方法展开分析,并探讨其对控制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作用及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自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共计纳入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实施前馈控制前的30例患者、实施前馈控制后的30例患者。针对静脉输液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制定出应对措施,对比分析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前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且使用及维护操作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由于使用及维护操作不合格从44次/周降低至18次/周,因此其改善幅度为102.36%。结论:通过将前馈控制应用在乳腺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促进使用及维护操作不合格率的降低,其使用价值突出,适合普及使用。
潘艳波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前馈控制乳腺癌化疗并发症
溶栓再通法在PICC完全血栓性导管堵塞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溶栓再通法在PICC完全血栓性堵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3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发生血栓的4例患者实施溶栓抗凝治疗及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溶栓效果.结果 实施溶栓再通法后,4例堵塞导管的血栓溶解.结论 PICC置管堵塞后,应用溶栓再通法,起到溶血作用,使PICC导管再通.避免中途拔管,同时避免了再次置管的痛苦,方法 简单,易操作,值得推广.
潘艳波
关键词:溶栓PICC护理
改良术前体位训练法在预防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术前体位训练对预防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于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50例,对照组50例,设计新型体位训练垫,改良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配合体位垫进行术前体位训练,对照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使用普通的枕头进行术前体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48h内发生的头痛、恶心和呕吐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在恶心与呕吐程度上改良组患者(0~Ⅰ)度占82%,明显高于对照组占62%;改良组Ⅱ、Ⅲ、Ⅳ度占18%,远低于对照组38%。在头痛程度方面,改良组Ⅰ度患者占84%,远高于对照组占56%;该良组Ⅱ、Ⅲ、Ⅳ度占16%,远低于对照组的44%。结论:甲状腺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配合体位垫训练,可有效的预防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手术成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潘艳波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术前体位训练护理
急性高原病护理标准的建立
赵生秀李月美阿祥仁李晓芳杨风英巩月英刘芳年李静张玉清徐媛媛魏秀玲潘艳波谢建芝
该项目制定的急性高原病护理标准是以整体护理为指导,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熟练的护理技能为基础,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为目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并且创新性的制定了高原肺水肿合并ARDS护理计划单、急性高原病患者转运护理计...
关键词:
关键词:高原病专科护理
青海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知识、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调查青海地区的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知识、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至10月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66例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知识问卷、临终关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知识、临终关怀态度总均分分别为0.00(2.00~7.00)分、70.00(64.00~75.00)分,患者安宁疗护知识与临终关怀态度呈负相关(r=-0.245),患者的文化程度、肿瘤部位、对安宁疗护了解程度、接受程度及了解途径是影响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P<0.01或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知识处于较差水平,临终关怀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患者对安宁疗护的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可以提升患者的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该重点关注。
罗明琴潘世琴张霞杨敏任蕾潘艳波孔玲娟
关键词:恶性肿瘤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知识
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白延霖徐正光郭亚民安永德欧宏宇叶谢智华马荣花张莲香潘艳波赵克昌潘宏帅杨效
运用标准化残肝体积、肝硬化、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综合评估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切除术后的肝储备功能,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肝包虫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中,肝硬化对术前肝储备功能影响最大,其次是...
关键词:
关键词:肝储备功能影响因素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应用及整体护理体会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应用及整体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60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于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传统护理,观察组于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37.55±6.78)分、SDS评分(37.13±5.97)分、治疗依从性评分(90.79±6.1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0.22±6.77)分均优于对照组(49.92±6.25)、(50.77±6.12)、(72.55±6.01)、(79.77±5.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瘤中应用及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潘艳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整体护理
PDCA循环在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对策实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对策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分析并应用PDCA循环对实施对策进行质量管理.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PDCA循环在...
潘艳波
关键词:护理文件质量管理PDCA循环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解决血管条件极差,不能行传统盲穿PICC置管,同时不宜行CVC置管患者静脉输液治疗问题。方法:采取了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方法。结果:解决了此类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难题,得到患者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认可与好评。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扩大了PICC适用范围,减轻了置管损伤和相关并发症,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地为患者输液治疗的途径。
张爱华李晓芳潘艳波
关键词: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