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雯颖
- 作品数:118 被引量:973H指数:17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淫羊藿对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通过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OVX)探讨淫羊藿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血清中血脂成分及胸腺、子宫、肾上腺、脾脏器比重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在220~240 g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选取50只,进行两侧卵巢摘除手术;剩余10只大鼠进行假手术。双侧卵巢摘除手术的5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治疗90天后,测定各组血清中雌二醇(E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的水平;测定各组肾上腺、脾、子宫、胸腺脏器比重系数。结果:淫羊藿高剂量组、淫羊藿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5),淫羊藿低剂量组也有升高OVX大鼠血清中E_2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HDL-C、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DL-C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LDL、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中HDL、LDL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G、CHO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提高OVX大鼠的肾上腺、脾、子宫的脏器系数(P〈0.05)。结论:淫羊藿能明显升高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改善血脂,增加肾上腺、脾、子宫脏器比重系数。
- 张玉昆牛雯颖姜广坤李凤金肖洪彬
- 关键词:淫羊藿雌二醇更年期
- 高脂诱导大鼠IGT模型“痰湿瘀热”证候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建立IGT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以高脂饲料长程喂养结合限制活动空间方法,模拟人类"多食少动"不良生活方式,复制大鼠IGT模型,从表观特征和相应生化指标探讨该模型的"痰湿瘀热"证候属性。方法:采用长程(20w)以45%脂肪热量比标准高脂饲料(对照饲料为10%脂肪热量比标准饲料)结合限制活动空间的喂养方式,复制大鼠IGT模型,通过体质量、腹围、体长、活动度、毛色、二便情况、血液颜色及黏稠度等表现结合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探讨IGT模型的"痰湿瘀热"证候属性。结果:造模结束时,高脂饲料组较之对照饲料组,大鼠嗜卧少动、腹型肥胖明显,毛色暗淡稀疏,小便黄、大便溏且异味明显,血液颜色瘀黯而黏稠。与对照饲料组比较,高脂饲料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而餐后2h血糖增高明显,与对照饲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符合IGT诊断标准;高脂饲料组大鼠Lee's指数增加,血脂增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而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以上指标与对照饲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此种模型复制方法得到的IGT大鼠模型,从表观特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基本符合中医"痰湿瘀热"特征,该模型为后续中医药防治IGT的研究奠定模型基础。
- 马伯艳宋颖星张洋张广庆郑慧娟李雨庭牛雯颖姜广坤肖洪彬
- 关键词:糖耐量低减大鼠模型病证结合
- 复方三金胶囊抗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复方三金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LK1的表达。结果: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值为390.38μg·ml-1;复方三金胶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明显,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复方三金胶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浓度时为S期阻滞,高浓度时为G0/G1期阻滞;复方三金胶囊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PLK1蛋白的表达。结论:复方三金胶囊体外实验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抑制PLK1蛋白表达有关。
- 王宽宇肖洪彬覃迅云李凤金牛雯颖尹丽颖毕明刚刘弘涛
- 关键词:乳腺肿瘤中医药疗法细胞凋亡体外研究
- 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新型查尔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新型查尔酮类化合物。可以用作制备各种剂型的具有衰老或与氧化损伤相关药物的原料药,用于治疗与衰老和氧化损伤相关疾病的医药用途。
- 冯宇飞王艳艳牛雯颖吕晨
- 文献传递
- 基于脂筏治疗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LR微区域”又称LR(lipid raft,LR)是细胞膜上的一类功能区域,富含糖脂、鞘磷脂以及胆固醇。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过程中,LR是重要的参与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心血管等疾病常伴随LR的失调或缺陷等病理表现。本文基于细胞和及分子层面概述LR的结构及组成,挖掘靶向LR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和机制并探讨其相关性,对比了基于LR机制的中药和西药发挥药效的差异,以期对相关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杨蕊红杨帅虎马玉雪方诗剑肖洪彬牛雯颖
- 关键词:LR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
- 少腹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及血小板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从血小板变化上探讨少腹逐瘀汤的作用靶点。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0.004g/kg),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4.8、1.2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按大鼠体质量灌胃脂肪乳剂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并在造模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20d。给药期间,造模各组持续灌胃高脂肪乳剂。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保存肝脏,检测与血小板生物学活性有关指标以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浆TG、LDL-C含量(P<0.05),显著降低TXA2、TXB2、β-TG、FN、vWF、FIB、PAI-1、TT、PLC、PLA2含量(P<0.05,P<0.01),显著升高PGI2、6-keto-PGF1α含量(P<0.05);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升肝组织中MTP和LPL含量(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生理活性的作用。
- 牛雯颖牛雯颖邓思瑶张玉昆张玉昆卞敬琦冯月男敖鹏肖洪彬
-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高脂血症血小板血脂生物学指标靶点
- 基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相关指标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调控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通过研究血小板参数、血常规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活化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14.0 g/kg)和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3.5 g/kg),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其中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给予博莱霉素(7mg/kg)方式复制气虚血瘀动物模型,造模21d后按照相应分组及计量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d,于第15天给药1h后5%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LT、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PAI-1、MPO极显著升高(P﹤0.01),PDW、MPV、PCT、PLCR、红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vWF、Fn、PF4、β-TG、NE、H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t-P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LT、PDW、MPV、PCT、PLCR、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MPV、PLCR、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P﹤0.05),PLT、PDW、PCT均极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中vWF、Fn、PF4、β-TG、PAI-1、NE、MPO含量显著下降(P﹤0.05),t-P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CD14和CD61双阳性颗粒的表达百分比均降低,即血小板-单核细胞黏附的表达降低。结论补阳还五汤改善气虚血瘀大鼠血瘀状态的机制与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程度,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 冯月男牛雯颖张玉昆凌爽卞敬琦孙思邈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活化炎症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茯苓多糖中的单糖组成被引量:20
- 2013年
- 本文旨在建立简单、快速分析茯苓多糖中单糖组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将茯苓多糖水解,经PMP衍生化,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电泳条件:缓冲体系为80mmol/L硼砂溶液(pH9.5);毛细管柱(25μm×42cm),分离电压18kV,检测波长254nm,进样高度10cm,进样时间25s。结果显示,茯苓多糖中含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57∶1.000∶2.362。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茯苓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 郑春英牛雯颖吴优
- 关键词:茯苓单糖毛细管电泳
- 基于Nrf2信号通路中药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预防及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旧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典型的肥胖引起的肝病,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MAFLD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与多种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是导致MAFL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是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Nrf2通路能减少活性氧(ROS)的产生,增加抗氧化酶及蛋白的表达,而中药可以通过激活Nrf2介导的抗氧化反应来降低肝细胞的氧化应激,从而起到预防及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对通过调节Nrf2途径减少ROS过量产生,产生抗氧化反应及降低炎症反应,发挥MAFLD治疗作用的单味中药及复方进行总结归纳,为发现预防和治疗MAFLD的高效中药提供参考。
- 杨金彪陈星彤周云越杨帅虎杨蕊红王乔薛爽牛雯颖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
- 参芪蛭龙汤对大鼠膜性肾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参芪蛭龙汤对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膜性肾病的药效学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制作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膜性肾病模型6周,连续造模2周后,每日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结束灌胃,取材前先留取24 h尿,之后用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观察大鼠血常规、血流变、凝血四项、血糖、血脂、肾功、肝功,尿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P、ALB含量显著下降(P<0.01);尿蛋白定量、TC、TG、HDL-C、PTL、FIB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LDL-C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TP、ALB、GLU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尿蛋白定量、TG、FIB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TC、PTL含量显著下降(P<0.05);HDL-C和LDL-C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TP、ALB、GLU含量显著上升(P<0.05);尿蛋白定量、TC、TG、PTL、FIB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HDL-C和LDL-C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参芪蛭龙汤具有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作用;改善膜性肾病大鼠高脂高凝状态,升高血糖,无明显肝肾毒副作用。
- 薛丕良张玉昆张玉昆白茹刘欣欣邓思瑶黄雅晨肖洪彬肖洪彬
- 关键词:膜性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