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万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BIM
  • 3篇数据交换
  • 1篇电气安装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施工图
  • 1篇施工图审查
  • 1篇适应度
  • 1篇适应度函数
  • 1篇特高压
  • 1篇特高压换流站
  • 1篇协同设计
  • 1篇换流
  • 1篇换流站
  • 1篇建筑
  • 1篇建筑设计
  • 1篇工程项目
  • 1篇工艺特点
  • 1篇BIM技术
  • 1篇LOD

机构

  • 7篇上海建筑设计...
  • 3篇上海现代建筑...
  • 1篇国家电网有限...
  • 1篇上海送变电工...

作者

  • 7篇王万平
  • 3篇苏昶
  • 2篇苏骏
  • 1篇潘嘉凝

传媒

  • 2篇土木建筑工程...
  • 1篇粘接
  • 1篇四川建材
  • 1篇建筑技艺(中...
  • 1篇当代建筑
  • 1篇BIM与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BIM的可持续设计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中的创新实践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BIM的参数化技术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借助于一系列的三维软件及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极大地解决了项目本身空间关系复杂、全过程协作等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更好地完善了设计、施工等多家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传输,探索并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BIM思想。
苏昶王万平苏骏
关键词:数据交换
造型技术及其工艺特点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014年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兴起与普及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20世纪末当建筑设计领域迈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果推动了建筑在设计、建造和管理等方面的改变。从近30年的建筑作品中不难体会到造型技术的更新进步对建筑设计影响的痕迹。同时随着人们对数字化设计工具的依赖与日俱增,尤其在一些异形复杂造型的建筑设计之初,应用正确的造型技术直接影响设计的完成度、可建造性和造价控制力。然而由于建筑业的造型技术落后于制造业20年以上,以及从业人员相对缺乏底层基础造型技术原理,难免存在对造型技术的曲解和盲目迷信,或被软件供应商的宣传所绑架而做出不太合理的应用策略。本文就从造型技术及其工艺特点的角度出发,谈一些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应用造型技术的心得体会。
潘嘉凝王万平
关键词:建筑设计
基于BIM的可持续设计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中的创新实践
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BIM的参数化技术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借助于一系列的三维软件及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极大地解决了项目本身空间关系复杂、全过程协作等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更好地完善了设计...
苏昶王万平苏骏
关键词:数据交换
文献传递
基于BIM的可持续设计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中的创新实践
2011年
通过介绍基于BIM的参数化技术在黑瞎子岛植物园项目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借助于一系列的三维软件及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了项目本身空间关系复杂、全过程协作等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更好地完善了设计、施工等多家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传输,探索并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BIM思想。
苏昶王万平苏骏
关键词:数据交换
BIM技术优化的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方法
2023年
为解决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工作量大、难度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BIM技术的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方法。通过电力管线BIM模型创建,对安装中的管线进行精准排布,保证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效果;结合BIM技术和遗传算法进行安装资源均衡优化,并选取合适的适应度函数和遗传操作优化电气安装进度,实现更好的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进度控制。经实验验证:其能解决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实时掌握安装进度,对各个阶段的安装成本进行管控。
李天佼陈楠王万平
关键词:BIM技术特高压换流站电气安装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
基于BIM的正向设计与施工图审查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0
2020年
目前国内多地启动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图审查研究,部分省市也已将模型数字化审查与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挂钩,可见对BIM正向设计的期望越来越高。然而,行业内关于数字技术在设计、审图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始终摆脱不了过多的IT痕迹,注重形式上的BIM正向设计与模型审查,相反从工程本身出发,对B I M虚拟设计建造与传统的设计流程、专业协同机制进行融合等基础性工作涉猎较少。本文从作者全过程参与的工程实践出发,阐述对目前行业内BIM正向设计和B I M数字化审图等环节的思考,并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建议。
王万平
关键词:协同设计
BIM模型的LOD以及在工程项目中的合理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LOD作为一种描述BIM模型详细程度过程的方法,对于BIM在项目中实施的广度、深度和进度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随着BIM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接触认识LOD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工程建设项目标准的一部分内容,要求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程度的BIM模型。然而,由于目前国内的BIM发展还缺乏共识,很多企业对于LOD的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过高或者过低的制定项目BIM模型的LOD要求,都会对项目进度以及BIM应用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BIM中LOD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对如何使用进行说明。在项目中正确而理性地使用LOD对于企业推广实施BIM的步伐和信心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梳理LOD的来源和发展;LOD标准的内容,并解释了使用LOD的基本原则;讨论LOD在项目中的应用和价值,指出LOD合理的应用策略。
王万平
关键词:BIMLO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