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衡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诉讼
  • 3篇刑事
  • 3篇刑事诉讼
  • 3篇取证
  • 2篇取证主体
  • 1篇行政
  • 1篇域外
  • 1篇政策法律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调控
  • 1篇水环境
  • 1篇判例
  • 1篇判例法
  • 1篇取证方式
  • 1篇外部性
  • 1篇林业
  • 1篇林业行政
  • 1篇林业执法
  • 1篇公益诉讼
  • 1篇河道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8篇王兆衡
  • 1篇谢彤
  • 1篇展洪德

传媒

  • 3篇黑龙江水利科...
  • 2篇才智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经济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的分析及立法完善
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取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取证主体是否合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现状的分析探讨,建议完善取证主体范围及取证方式,从而便于对刑事诉讼非法证据及排除规则的进一步研究,适应我国刑事诉讼法修...
王兆衡
关键词:刑事诉讼取证主体
试探我国引入判例法的功能选择
2011年
本文通过对判例法的认识和功能上的研究,解释我国引入判例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笔者认为我国引入判例法应当采取渐进式的、缓慢的引入判例法,因为任何法律移植都需要有一个使其本土化的过程。司法国际化的潮流中,我们不能无视判例法对司法审判的作用,但同时应认识到这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王兆衡
关键词:判例法成文法本土化
完善林业行政执法内容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论述目前我国在林业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林业行政执法主体范围不清晰,执法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不健全,以及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从我国的立法实践出发引入国外的立法经验,规范林业执法机构的设置;把执法监督责任机制落实到个人,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思想教育等。从实质上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使《森林法》的贯彻落实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王兆衡展洪德
关键词:林业执法
对河道内采砂法律规定和审批程序改进的物权法理论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多年来,河道内采砂审批与管理一直是河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城市防洪安全、江河航运安全、河势的稳定与管理相对方和第三人的权益,由此产生诸多的行政与民事纠纷。文章在论述河道内采砂法律规定和审批程序的基础上,从物权法理论思考,对河道采砂、审批程序进行改进、完善,从而找出预防行政与民事纠纷的解决路径。
王兆衡赵亚丽
关键词:河道采砂
试论我国如何引入沉默权制度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将从沉默权的法律界定研究出发,解释广义和狭义上的沉默权概念。详尽论述我国引入沉默权贯彻了刑事诉讼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推动刑事诉讼取证方式的完善这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与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对它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通过对沉默权引进的研究,结合我国现存的诉讼制度从法律本质、历史文化、诉讼效率、司法实践方面阐述沉默权的引进时机还需仔细思量,从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上看,还不宜在短时间内把沉默权制度引入我国。
王兆衡
关键词:沉默权取证方式刑事诉讼
试述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的范围及立法完善
2011年
证据材料的合法性是证据材料成为证据的必要因素,证据的合法性不仅要求取证手段的合法性,而且还包含取证主体的合法性。证据收集、调取或提供的过程中,由于取证主体不合格以及方式不适当,都会影响证据的合法有效性,从而阻碍诉讼的顺利进行。应当在法律上取消法院的积极取证权,赋予包含非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在内的诉讼参与人的取证权,明确当事人的取证权。
谢彤王兆衡
关键词:非法证据取证主体取证
水环境公益诉讼的若干问题研究——域外环境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各国为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纷纷引入了公益诉讼的概念。近年来,飞快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引起了人们对水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视,尤其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更震惊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鉴于各国的发展历程,借鉴先进国家法律的相关经验与实践,对我国的水环境法治建设肯定会有裨益的。
王兆衡董胜男
关键词:公益诉讼水环境
基于外部性对扎龙湿地补水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前,针对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缺水问题,大多观点是从补水方式,补水量,补水路径等自然与工程方式加以分析解决,笔者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策的外部性着眼,以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从政策法律制度上解决扎龙湿地缺水补水问题。
赵亚丽王兆衡王长余
关键词:外部性政策法律政府调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