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山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闲暇与小康社会建设
- 本文介绍了闲暇以及闲暇产业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闲暇和闲暇产业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闲暇与社会经济进步的互相作用。并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闲暇与闲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 王兴山
- 关键词:闲暇小康社会
- 文献传递
- 主题公园游客游憩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9年
- 主题公园在中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短期外出旅游消费中占据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由于主题公园相对而言发展的时间较短,尤其是在国内,因此主题公园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对于主题公园的各项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找出前人对影响游客在景区的游憩时间因素的分析,再通过SPSS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找出实际影响游客在主题公园游憩时间的因素。
- 张柴王兴山
- 关键词:主题公园影响因素SPSS分析
- 石灰岩石刻文物表面硬度与生物风化研究——以南京明代石刻为例被引量:9
- 2006年
- 从岩石表面硬度着手,分析了南京明代碳酸盐岩石刻文物溶蚀过程中表面微生物的作用.研究表明,同一岩性的岩石硬度在石刻文物风化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表面硬度与微生物作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而是因材质、微生物类型、微生物作用方式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初步分析了石刻表面微生物在石刻文物保护上的作用.
- 王兴山张捷秦中
- 关键词:石刻文物
- 硬质文物毁损研究综述及展望被引量:5
- 2004年
- 硬质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而且也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硬质文物毁损的研究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无论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还是在风化毁损的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硬质文物毁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近年来数字表面模型(DSM)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形理论在地貌学的多个方面应用,对硬质文物毁损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张捷秦中王兴山王鹏
- 关键词:硬质风化DSM文物学术界
- 石灰岩表面早期风化的分形识别被引量:1
- 2005年
- 秦中张捷田友萍张兆干王兴山
- 关键词:石灰岩风化分形环境影响因素自然界岩性
- 石刻文物表面硬度、侵蚀速率与表面风化毁损研究——以明孝陵、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为例
- 近年来地貌学家越来越重视岩石的风化毁损研究。世界上遍布众多的石刻文物,这些石刻文物的原材料来自自然界中的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天然石材,研究这些石材的侵蚀毁损机制有助于科学地保护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石刻文物,因此,越来...
- 王兴山
- 关键词:石刻文物岩石风化
- 文献传递
- 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一心三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 2023年
- 本文以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设计了“一心三全”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教学环节,很好地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价值塑造”的教学目标立体构架,达到了推进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
- 曾超王兴山
- 关键词:管理学
- 四川乐山大佛风化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6
- 2005年
- 四川乐山大佛石刻是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石刻表面毁损非常严重.本文通过(1)检测石刻所在地区粉砂岩的样品成分(XRFS)获悉,SiO2含量高达84%;(2)安装微侵蚀测量装置(MEM)直接测得粉砂岩的表面侵蚀速率大约为0.216~0.305mm/a;结合(3)粉砂岩表面的相对硬度测试比较等途径,对石刻毁损的表面过程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粉砂岩结构松散,经水浸后表面硬度急剧下降,而且当地的水、气等条件适宜于生物繁衍等特点,石刻风化毁损的原因主要在于水、生物等环境因素对粉砂岩胶结物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 秦中张捷彭学艺王兴山
- 关键词:乐山大佛粉砂岩侵蚀速率
- 三清山、黄山花岗岩地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性价值的地貌学基础--论节理地貌过程作为一种普遍性主导成景地貌过程
- 节理作为一种地貌发育的因素,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然而人们似乎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地貌尤其是具有突出普适性价值的自然遗产地貌的发育中,节理可以成为一种普遍性主导成景地貌过程的基础乃至形成这种地貌本身。地理空间距离上相隔不...
- 张捷张宏磊王兴山卢韶婧
- 关键词:花岗岩
- 岩石侵蚀速率测算方法研究综述及展望被引量:12
- 2013年
- 讨论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测算岩石侵蚀速率的方法,将目前岩石侵蚀速率测算方法分为2类:一类为质量测算法,包括公式计算法、流域水化学监测法、样品称重法;另一类为几何测算法,包括微侵蚀测量仪法、对比计算法和宇宙成因核素法。探讨了各方法的测算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领域,质量测算法中的公式计算法和流域水化学监测法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国土监测工作;样品称重法和3类几何测算法适用于尺度较小的地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等应用领域。最后,总结了岩石侵蚀速率研究者和案例地的地理分布规律,并对岩石侵蚀速率测算研究进行了展望。
- 王兴山张捷秦中
- 关键词:侵蚀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