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8篇颅脑
  • 7篇颅脑损伤
  • 7篇脑损伤
  • 6篇出血
  • 5篇手术治疗
  • 5篇重型
  • 4篇血肿
  • 4篇重型颅脑
  • 4篇外科
  • 4篇外伤
  • 4篇颅内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硬膜外血肿
  • 3篇术后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重症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颅脑外伤

机构

  • 2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2篇王广斌
  • 19篇吴贵平
  • 19篇沙龙金
  • 17篇曾文胜
  • 14篇曾鹏
  • 9篇钟俊贤
  • 5篇夏昌兴
  • 3篇卜会驹
  • 3篇曾文盛
  • 2篇商祥芹
  • 2篇林小茂
  • 2篇杨秀洁
  • 2篇温海洋
  • 1篇唐海丽
  • 1篇郭发良
  • 1篇杨敏
  • 1篇许宁
  • 1篇郭宝平
  • 1篇吴琼
  • 1篇王静

传媒

  • 3篇中原医刊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5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防治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侧裂区脑挫裂伤、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彻底清除血肿及迟发性血肿,充分减压,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供血供氧等是预防及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沙龙金吴贵平曾文胜王广斌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性脑膨出手术
脑脊液大量释放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大量释放脑脊液,同时全身及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47例。结果46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大量释放脑脊液使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降低。
沙龙金夏昌兴吴贵平曾文胜王广斌
关键词:颅内感染神经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大剂量脱水剂致脑梗死52例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吴贵平曾鹏沙龙金王广斌曾文胜
高血压脑出血的锁孔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依CT定位,按锁孔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对出血动脉予以电凝止血。结果本组23例经术后6个月随访完全恢复者15例,轻瘫生活能够自理者3例,完全性瘫3例,死亡2例。结论锁孔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创伤小,能更好的保护神经功能,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病例。
沙龙金夏昌兴唐海丽商祥芹曾文胜王广斌郭宝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手术锁孔入路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生长抑素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4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A组(n=23)入住ICU后即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持续静脉泵入,250μg/h,维持72h。B组(n=18)不用思他宁,其他治疗措施同A组。记录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营养指标、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患者预后等数据。结果A组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明显少于B组,一周后的营养指标优于B组,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患者一周后APACHEⅢ评分和两周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更有助于肠内营养实施,改善营养指标,稳定血糖水平,但尚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证据。
王广斌卜会驹林小茂杨秀洁温海洋
关键词:生长抑素思他宁重症颅脑损伤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1例,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划分为A组(急性肾衰组)23例,B组(对照组)18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出现肾衰后停用甘露醇,进行全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B组常规治疗。记录二组患者颅内压、肝肾功、电解质酸碱度变化,1周后APACHEⅢ评分和2周内死亡例数和A组患者肾衰出现时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患者滤器使用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凝血时间改变等数值。结果A组出现肾衰时间为入院后(2.8±1.2)d,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时间(68±17)h,每个滤器使用时间(23±11)h,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的肝功能、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组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B组(P<0.01),血钾、血钠平均值有明显差异,A组反而更接近正常范围。A组患者颅内压平均值明显比B组高,颅内压波动范围却比B组小(P<0.05),A组患者1周后APACHEⅢ评分和2周内死亡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有明显的稳定电解质等内环境指标的作用,但是这些患者颅内压数值和病死率仍然明显增高,治疗中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王广斌卜会驹林小茂杨秀洁温海洋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临床观察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应用腰大池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后应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好转。引流1周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109例,占94.8%;术前有意识障碍59例,有53例意识明显好转,占89.8%;CSF(脑脊液)检查红细胞由(+++)转为(-)时长为7~10d,蛋白定量由升高到恢复正常。以治疗2周界定,出现脑积水12例,出现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21例,合并发热3例,颈强直克氏征阳性4例。结论:腰大池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缓解症状,减轻继发损害,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能有效防止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并发症。
吴贵平曾文胜沙龙金王广斌钟俊贤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24h内给予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B组21例,患者24h内给予甘露醇半量125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C组23例,发病后24h内未接受甘露醇治疗;三组其他治疗无差别。观察三组患者降颅压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结果:A、B组患者降颅压疗效显著优于C组(P<0.01),B、C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A组(P<0.05),B、C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A、B两组BUN、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BUN、Cr值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BUN、Cr值低于A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高压,半量甘露醇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对肾功能损伤较轻,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剂量。
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王广斌曾鹏钟俊贤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甘露醇肾功能
个性化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2012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时GCS评分15分,均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均3-5d顺利拔管,无1例行二次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2例患者因血肿清除不彻底,于术后2-8d施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后痊愈。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效果理想,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王广斌曾鹏钟俊贤
关键词:微创尿激酶灌注负压引流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综合救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早期采用双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引流,灌注尿激酶并腰穿引流,而对全脑室出血伴第三、第四脑室铸型者采用后颅窝开颅,枕大池、侧脑室引流,均早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本组救治38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Graeb评分>5分),存活率68.4%(26/38),病死率31.6%(12/38)。结论早期改善脑室梗阻及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重症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采用早期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对全脑室出血伴第三、第四脑室铸型者采用后颅窝开颅,枕大池、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沙龙金夏昌兴曾文盛王广斌曾鹏吴贵平
关键词:脑室出血尿激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