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作品数:7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401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胆囊癌肉瘤伴胆石症一例 2010年 病人,女性,56岁。因“右上腹疼痛不适10d加重伴恶心呕吐1d”于2007年5月6日门诊入院。人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无腹肌紧张,莫非征(+),肝区叩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宫琳 刘鹏 王志远 孙晓峰 王强关键词:胆囊癌肉瘤 胆石症 疼痛不适 上腹压痛 腹肌紧张 右上腹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联合细胞块技术诊断胸腹水肿瘤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与石蜡包埋细胞块技术在胸腹水肿瘤诊断中的联合应用。方法对所有临床送检的胸腹水标本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同时将胸腹水沉积物制成石蜡包埋细胞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细胞的良恶性,确定肿瘤细胞类型和组织起源。结果检测476例胸腹水患者,单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良性病变310例,恶性90例,继而进行细胞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良性365例,恶性111例,有统计学差异(P<0.01);确定分型104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确定分型77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确定肿瘤细胞来源92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确定来源0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与石蜡包埋细胞块技术联合应用对判断胸腹水的肿瘤细胞良恶性及组织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尚芳芳 赵辉 王强 种道臣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细胞块 免疫组化染色 管状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 2010年 患者女性,44岁。左腰、腹部疼痛5个月,发现左肾占位半个月。查体:双肾区无膨隆、无压痛及扣击痛,双输尿管走行区未及包块、压痛。CT检查示左肾可见巨大类圆形混杂密度占位影,大小6.7cm×6.5cm×10cm,增强后,动脉期病变内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变强化减低,病变边缘尚清;右肾大小、形态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 张伟 刘燕 王强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 病理诊断 伴有性索样结构的子宫平滑肌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罕见的伴有性索样结构的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 with sex cord-like pattern,ULMSC)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ULMSC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发现子宫肌瘤4年。大体检查肿瘤位于浆膜下,切面灰白色,细腻、均质,漩涡状结构不明显。光镜下瘤组织呈巢团状、梁索状和腺样排列,部分区域可见成熟的肿瘤性平滑肌成分,两种成分之间有移行。有趣的是,瘤组织内局部可见多量所谓的星爆结构,类似于伴巨菊形团的玻璃样变梭形细胞肿瘤中所见到的巨菊形团,肿瘤细胞体积较小,胞质稀少,上皮样,边界不清,核卵圆形或不规则,均匀一致,核分裂象少见。间质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呈actin、SMA及calponin等平滑肌标记弥漫强阳性,CD10和desmin局灶(+);vimentin弱阳性;calretinin少许散在阳性,而CKpan、EMA、α-inhinbin、CD99、mela-nA、CD56、S-100、bcl-2和ER均(-)。Ki-67增殖指数小于5%。结论子宫平滑肌瘤中出现广泛的性索样结构极罕见,可能是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一种非常罕见类型,病理诊断时应与子宫性索样肿瘤、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和上皮样平滑肌瘤等肿瘤鉴别。 张伟 于文娟 刘燕 王强关键词: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免疫表型 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assoc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ACKD—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7年解放军第四。一医院2例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例ACKD—R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6~78岁,均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2例曾行血液透析分别9年和11年。大体上2例瘤组织边界清楚,直径2.5和3.5cm,1例肾脏广泛出血,肿瘤不明显。镜下观察:瘤组织主要呈筛状、微囊状或腺泡状排列,1例局部可见多量乳头状结构,3例均有程度不等的出血,2例坏死明显,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边界不清,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核分级3级],核分裂象少见,2例肿瘤内可见多量草酸盐结晶。3例肿瘤周围肾实质均显示萎缩,肾小管不同程度囊状扩张,部分衬覆异型增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例肿瘤均弥漫强阳性表达CD10、肾细胞癌标志物(RCC)、P504s、波形蛋白、CAM5.2和mitochondri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2/3)、细胞角蛋白7(CK7.1/3)、碳酸酐酶Ⅸ(CA9,1/3)和PAX8(3/3)等不同程度表达;而CD117、HMB45、MelanA和TFE3均阴性。3例随访3~14个月,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肾功能衰竭外.另2例均存活,无复发和转移。结论ACKD—RC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细胞癌,依据患者有ACKD的病史以及形态学上独特的筛状结构、胞质嗜酸性、核仁明显(WHO/ISUP核分级3级)的癌细胞以及癌组织内出现特征性的草酸盐结晶沉积,可明确诊断。该肿瘤组织起源于肾近段小管,其发生可能与ACKD不典型囊肿上皮细胞增生癌变有关,其生物学行为大多属低度恶性,但有肉瘤样分化时� 张伟 徐丽丽 于文娟 王强 蒋艳霞 刘燕 李玉军关键词:肾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Cyclin D1与claudin7联合检测在肾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Cyclin D1和claudin7在常见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yclin D1和claudin7蛋白在309例常见肾上皮性肿瘤及20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分析两种抗体对肾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Cyclin D1在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RO)、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hRCC)、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乳头状肾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癌(clear cell tubulo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TPR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2%(50/58)、8.2%(4/49)、70.0%(98/140)、8.8%(3/34)、42.9%(6/14)和71.4%(10/14)。RO分别与ChRCC、PRCC相比(χ~2=64.72、52.56,P<0.000 1),CCRCC与ChRCC(χ~2=55.87,P<0.000 1),PRCC与Xp11.2易位性肾细胞癌(χ~2=4.28,P=0.039),CCTPRCC与ChRCC(χ~2=21.69,P<0.000 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laudin7在RO、ChRCC、CCRCC、PRCC、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CCTPR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7%(12/58)、87.8%(43/49)、8.6%(12/140)、50%(17/34)、14.3%(2/14)、57.1%(8/14)。RO与ChRCC(χ~2=47.82,P<0.000 1)、CCRCC与CCTPRCC(χ~2=26.57,P<0.000 1)、PRCC与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χ~2=5.29,P<0.05),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clin D1阳性/claudin7阴性对于R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0%和95.9%,而Cyclin D1阴性/claudin7阳性对ChR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和96.6%。Cyclin D1阳性/claudin7阴性对CCR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7%和71.4%,而Cyclin D1阳性/claudin7阳性对CCTPR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2.9%和95.0%。结论 Cyclin D1和claudin7在不同组织类型肾肿瘤中的表达有差异,联合检测对RO与ChRCC、CCRCC与ChRCC、PRCC与Xp11.2易位性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刘燕 赵鹏 于文娟 王强 陈云庆 邹玉伟 李玉军 张伟关键词:肾肿瘤 组织芯片 CYCLIN 免疫组织化学 膀胱癌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50~75岁,均以肉眼血尿入院,其中1例有尿痛。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或侧壁可见菜花样或息肉状肿物,浸润性生长。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病理检查瘤组织均由明确的癌和肉瘤成分构成。分别构成于腺癌和梭形细胞肉瘤、移行上皮癌和横纹肌肉瘤、移行上皮癌和软骨肉瘤。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预后较差。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蒋艳霞 张伟 李玉军 刘燕 王强关键词:膀胱肿瘤 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