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涤纶布修补胸壁肿瘤切除后巨大胸壁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于胸壁肿瘤切除后表现出巨大胸壁缺损的患者,观察选择涤纶布修补术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胸壁肿瘤切除后表现出巨大胸壁缺损的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签分组;对照组:自体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修补术;观察组:涤纶布修补术;对比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在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胸壁肿瘤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治疗满意度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胸壁肿瘤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胸壁肿瘤切除后表现出巨大胸壁缺损的患者,对其基本表现加以观察了解后,合理选择涤纶布修补术加以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评价结果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最终显著提高胸壁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强孙照军赵娜
- 关键词:胸壁肿瘤胸壁缺损
-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 2005年
- 目的:总结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复发。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食管良性肿瘤。消化道钡餐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主要方法:纤维食管镜和CT检查为本病提供可靠的依据;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 孙照军张力军王强
- 关键词:食管平滑肌瘤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纤维食管镜消化道钡餐肿瘤摘除术
- 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吻合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方式。方法将13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行颈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吻合术,对照组行颈部手工管状胃食管端端吻合术。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12.31%(χ~2=4.30,P=0.038);两组吻合口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颈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吻合术在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的同时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
- 王强陈涛张力军孙照军翟传夫马玲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 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颈部器械吻合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食管癌患者行颈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吻合术,作为治疗组,另选40例食管癌患者行颈部手工管状胃食管端端吻合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吻合口瘘及吻合口中重度狭窄病例发生,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4例,吻合口中度狭窄达7例、重度狭窄达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吻合术在可最大范围切除肿瘤同时,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 王强陈涛张力军孙照军翟传夫马玲
- 关键词:食管癌端端吻合
- 横结肠间置术治疗胃癌及食管下段癌5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胃及食管下段切除后,间置带蒂横结肠在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51例患者均系胃癌累及或者同时合并食管下段癌,病变范围比较广,在根治性切除癌肿后,均采用横结肠间置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分出两组:A组27例,间置横结肠的远端直接和十二指肠吻合;B组24例,间置横结肠远端和空肠行Roux-en-y吻合。观察比较两组间置结肠钡餐排空时间、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等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间置结肠钡餐排空时间、反流性食管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等指标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横结肠间置术在全胃及食管下段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选择间置横结肠远端和十二指肠吻合术式是可参考的较理想术式。
- 王强张力军
- 关键词:胃癌食管下段癌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王孝权魏华东王强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渗出液恶液质
- 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 2024年
-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采用两孔胸腔镜手术,B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疼痛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156.13±32.96)d、下床活动时间(5.71±0.52)d较A组的(195.15±41.37)、(7.12±1.63)d更短,术中出血量(90.21±21.19)ml较A组的(115.15±26.01)ml更少,差异明显(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但B组CRP(12.05±2.26)mg/L、PCT(0.62±0.17)ng/ml、IL-1(10.95±2.96)ng/L较A组的(20.10±3.17)mg/L、(1.05±0.32)ng/ml、(23.13±4.75)ng/L低,差异明显(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血清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均升高,但B组的SP(8.12±1.13)μg/ml、PGE2(157.38±19.49)ng/L、NE(155.11±23.62)ng/L、Cor(136.75±16.19)ng/ml较A组的(17.03±2.53)μg/ml、(265.16±32.11)ng/L、(274.15±45.38)ng/L、(224.15±27.22)ng/ml低,差异明显(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炎症水平和疼痛应激水平,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 王强赵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