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震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聊城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5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隐性失血
  • 2篇失血
  • 2篇膝关节
  • 2篇细胞
  • 2篇利伐沙班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关节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机构

  • 5篇聊城市第二人...
  • 2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志震
  • 4篇汤斌
  • 3篇朱安礼
  • 3篇董方
  • 2篇张兰
  • 2篇刘子祯
  • 2篇李兴晶
  • 2篇陈光鑫
  • 1篇崔树廷
  • 1篇解耀锃
  • 1篇刘德强
  • 1篇范孟坡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4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闭合复位内固定与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组(A组)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组(B组)。其中A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1~60(38.90±3.25)岁,SandersⅡA型14例,ⅡB型14例,ⅡC型6例;B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0~59(39.20±2.96)岁,SandersⅡA型8例,ⅡB型9例,ⅡC型3例。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跟骨的跟骨高度、跟骨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并对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花费进行对比,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术后54例获得随访,时间6~16(11.40±2.55)个月,失访6例。患者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无皮肤感染、坏死等伤口并发症发生;其中A组神经损伤1例,肌腱卡压2例,B组神经损伤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跟骨宽度、高度、Bohlers角及Gissane角的矫正情况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AOFAS评分(89.2±4.7)分与B组(88.7±4.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花费及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5 021.25±1 047.19)元、(6.31±4.75) d,B组分别为(13 591.35±1 975.21)元、(9.65±3.4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骨折疗效相当,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经济性高,但应注意避免选择粉碎严重的跟骨骨折。
崔树廷刘子祯汤斌陈光鑫王志震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闭合复位跗骨窦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0年05月至2012年10月收入的70例行PFNA固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后应用不同抗凝药物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组,通过Gross方程计算出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为(441.57±44.88)ml,隐性失血量为(361.43±33.22)ml,低分子肝素组失血总量为(486.43±37.64)ml,隐性失血量为(401.14±25.16)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要小于低分子肝素。
董方张兰朱安礼王志震汤斌
关键词: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隐性失血
TEG和CCT相关参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和传统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相关参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43例患者纳入静脉血栓组,将未发生静脉血栓的94例患者纳入非静脉血栓组。于术后的第3 d采用TEG和CCT评价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TEG和CCT相关参数,采用ROC评估TEG和CCT相关参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栓组和非静脉血栓组的α角、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α角、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D-二聚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α角、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82、0.831、0.713、0.628和0.599。描记图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α角的AUC大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AUC(P<0.05)。结论TEG较CCT相关参数诊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效能更佳。
李兴晶王志震燕东展
关键词:静脉血栓下肢CCT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应用CPM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术后何时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方法 采用不同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术后第二天开始应用CPM,实验组术后第五天开始应用CPM。结果:随访1-3个月...
王志震
关键词:膝关节镜术后CPM康复
文献传递
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对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470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合并损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骨折类型(是否陈旧性骨折)、D-二聚体水平、有无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等.将所有患者按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有83例,非DVT组有387例.将有无发生深静脉血栓作为因变量,探讨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对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70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17.7%.两组患者在年龄(40/83与268/387)、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损伤(57/83与283/387)、预防血栓形成措施的应用(58/83与196/387)、D-二聚体水平(16/83与122/387)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712、14.836、9.876、5.313,均P <0.05).年龄≥40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损伤、未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40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损伤、未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方刘德强朱安礼范孟坡王志震
关键词:髋部深静脉血栓骨折D-二聚体
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晨起空腹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与Harris评分及血清脂联素(AD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下降,而WHOQOL-BREF评分和Harris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清ADPN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且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王志震李兴晶高澍
关键词:舒筋活血片阿仑膦酸钠片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白细胞介素-1Β
NAP和SDF-1与sTREM-1对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82例为研究组,同期术后未感染患者82例为对照组;检测术后当天、3 d、5 d NAP积分、SDF-1、sTREM-1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究NAP积分、SDF-1、sTREM-1与炎症因子的关联性,及各时间点各指标与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关系,并探讨NAP积分、SDF-1、sTREM-1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术后5 d NAP积分、SDF-1、sTREM-1、PCT、CRP、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 NAP积分、SDF-1、sTREM-1与血清PCT、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5 d血NAP积分、SDF-1、sTREM-1、CRP、TNF-α是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5 d NAP积分、SDF-1、sTREM-1单独及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结(AUC)分别为0.843、0.801、0.839优于其他感染指标.结论 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NAP、SDF-1、sTREM-1升高,尤以术后5 d升高最为显著,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感染指标,具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
汤斌栾兆新王志震陈光鑫刘子祯于博
关键词:胫骨骨折术后感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42例(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44例(利伐沙班组),采用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为(442.57±45.53)mL,其中隐性失血量(363.29±34.68)mL、显性失血量(79.29±12.76)mL;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487.61±35.15)、(403.19±23.88)、(84.43±12.49)mL。两组比较,失血总量及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伐沙班可减少PFNA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
董方张兰解耀锃朱安礼王志震汤斌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