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林
-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广西教育厅科技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对 2 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患儿在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 ,剂量为 60~ 10 0抗因子活性单位Xa/(kg .d) ,观察治疗前后 2 4h尿蛋白定量及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D 二聚体的变化。另设 2 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 8周时 ,治疗组较对照组 2 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2周时 ,治疗组 19例血D 二聚体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只有 12例恢复正常 ,(P <0 .0 5 ) ;治疗组 2 0例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只有 14例恢复正常 (P<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在治疗前后变化均不明显 (P >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纤维蛋白原在治疗 1周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尿蛋白 ,抗凝效果较双嘧达莫好 。
- 王懿林马晓欣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 对 3 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利用ELISA法进行抗HP IgG测定 ,另设 3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否认既往有反复腹痛及系统性疾病。结果 病例组有 8例患儿HP IgG阳性 (2 2 86% ) ,而对照组只有 1例HP IgG阳性 (3 3 3 % ) ,两组阳性率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3 1)。8例HP IgG阳性患儿中有 7例剧烈腹痛或呕吐 ,而 2 7例HP IgG阴性患儿中只有 5例有剧烈腹痛或呕吐症状 (P <0 0 1,P =0 0 0 1)。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原因之一 。
- 王懿林薛永珍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过敏性紫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马尔他布鲁菌感染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布鲁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活动细菌,无荚膜,呈小球杆状,细胞内寄生,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布氏杆菌属有六种:马耳他布氏杆菌(羊型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牛型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和狗布氏杆菌、林鼠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布鲁菌病属于自然免疫性人畜共患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肝脾肿大、淋巴结大等。1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因"间断发热20天"入院。
- 王学栋贾夕慧张宝珍张振丽李均王懿林
- 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对儿童急性 B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9例 B-ALL 患儿在初诊时进行免疫分型,完全缓解(CR)后,于化疗的33天、3月、6月、9月及12月...
- 王懿林孙立荣
- 文献传递
- 微小病毒B_(19)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病毒(humanparvovirus)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对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组)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和PCR进行抗人类微小病毒B19-IgM和人类微小病毒B19-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测定,另设2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人类微小病毒B19-IgM或人类微小病毒B19-DNA阳性6例(23%),而对照组只有1例(4%)人类微小病毒B19-DNA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有一定关系,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 王懿林石军
- 关键词:微小病毒B19感染过敏性紫癜病因儿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保肾康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保肾康对尿微量白蛋白 (mALB)、尿转铁蛋白 (TRF)、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影响与预防紫癜性肾炎的价值。方法 88例过敏性紫癜分为一般治疗组和保肾康治疗组 ,定期观察尿上述四项蛋白与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治疗 3个月时 ,对照组与治疗组尿mALB、TRF、β2 M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1)。治疗 6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尿mALB、TRF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1)。治疗 3、6个月时尿常规异常人数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保肾康可缩短尿mALB、TRF、β2 MG升高的时间 。
- 徐益群王懿林石军潘筱
- 关键词:保肾康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尿微量蛋白尿转铁蛋白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DMTX化疗中监测MTX血药浓度的价值
- 2002年
- 大剂量甲氨蝶吟(HDMTX)是防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白血病和全身巩固治疗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用量是为正常剂量的100~150倍,故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多。亚叶酸钙(CF)解救作为HDMTX治疗的一部分,应用正确与否与HDMTX的疗效和毒性作用密切相关。为探讨MTX血药浓度与疗效、毒副作用的关系。
- 王懿林徐益群
- 关键词:HDMTX血癌血药浓度总剂量
- 全文增补中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是否存在Th1/Th2失衡。方法 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外周血淋巴因子蛋白产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IL-4、IL-6、IL-10明显增高,IL-2降低。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h1类和Th2类淋巴因子产生有重叠,可能存在细胞间相互作用,不能用某一亚群过度活化解释。
- 王懿林徐益群石军徐丽云潘筱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淋巴因子TH1/TH2
- 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治疗观察
- 2019年
-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患儿,应用FK506联合激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月观察各项指标变化,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结果:治疗后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改善程度越明显。轻度胃肠道反应7例,腹泻3例,均于1周内消失;肝功能异常1例,FK506减量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FK506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型HSPN,可以减少蛋白尿、降低高血脂,多数得到缓解,认为此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李晓玲王懿林
- 关键词:他克莫司紫癜性肾炎激素儿童
- L-精氨酸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阿霉素(ADM)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增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Px)活性降低的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对照组、L-Arg组、ADM组、ADM+L-Arg组。采用生化方法测定相关分子的含量和酶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DM组比较,ADM+L-Arg组心肌NO、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mRNA、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mRN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L-Arg加重心肌损伤,机制可能是L-Arg增加ADM处理的大鼠心肌的NO含量,NO抑制Cu-ZnSODmRNA、MnSODmRNA、GPxmRNA表达增加,加重Cu-ZnSOD、MnSOD和GPx活性的降低,致使活性氧增加而损伤心肌。
- 孙胜涛徐益群王懿林潘筱张庆彪赵洪祥阳冠明
- 关键词:L-精氨酸阿霉素心肌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