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正光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滑脱
  • 3篇脊柱
  • 2篇腰椎
  • 2篇腰椎滑脱
  • 2篇症状
  • 2篇重度腰椎滑脱
  • 2篇临床症状
  • 2篇骨盆
  • 1篇短节段
  • 1篇短节段内固定
  • 1篇少年
  • 1篇矢状
  • 1篇矢状位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青少年
  • 1篇全脊柱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峡部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4篇王正光
  • 4篇王冰
  • 4篇吕国华
  • 3篇刘伟东
  • 3篇李磊
  • 3篇杨帆
  • 3篇邝磊
  • 3篇马泽民
  • 2篇尹邦良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后路S1截骨短节段固定联合360°环形融合治疗青少年重度峡部发育不良性滑脱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后路S1截骨L5-S1短节段内固定复位及360°环形融合术治疗青少年重度峡部发育不良性滑脱的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9月~2014年9月湘雅二医院共收治10例青少年重度L5峡部发育不良性滑脱患者,年龄15.8±2.6岁(12.5~18.0岁),均行后路S1截骨L5-S1短节段内固定复位,通过后外侧植骨和前路小切口椎间植骨完成360°环形植骨融合。分析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VAS疼痛评分,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参数,包括滑脱百分比、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髋关节-S1后角距离(SFD)、C7铅垂线骶骨后角距离(SC7D)、T9倾斜角、腰骶角(Dub-LSA)及腰骶关节角(LSJA),观察矫正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8±6个月,脊柱-骨盆参数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变化如下:滑脱百分比由(78±17.5)%减至(4.5±4.2)%。PI值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均为74.5±9.6°。SS由45.1°±8.5°增至49.2°±9.1°,PT由29.4°±8.4°减至25.3°±6.3°,LL由65.0°±10.3°减至50.2°±8.8°,TK由24.8°±7.1°增至37.2°±7.6°,SFD由58.1±12.4mm减至54.2±11.9mm,SC7D由51.6±37.8mm减至18.7±30.2mm,T9倾斜角由8.2°±4.8°减至1.5°±4.5°,Dub-LSA由76.6°±11.3°增至110.3°±12.4°,LSJA由32.1°±19.4°减至1.7°±12.3°。术后半年患者ODI由(60±7.4)%降为(9.5±2.1)%,VAS疼痛评分由7.2±1.1降为1.8±0.5。所有患者均无永久性神经损害、肌肉萎缩、假关节形成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至1周,伤口愈合可,无继发感染。2例患者出现下肢暂时性放射痛,经过理疗后逐渐消失。结论:经后路S1截骨L5-S1短节段内固定复位及360°环形融合术治疗青少年重度滑脱安全、有效,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恢复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
王正光王冰吕国华
重度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参数改变与症状的关系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度腰椎滑脱脊柱一骨盆参数改变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6至2012年45例L5重度峡部裂滑脱患者全脊柱正侧位片资料,测量以下骨盆.脊柱参数值:滑脱百分比、PI、PT、SS、LL、TK、SFHD、SFVD、SC7D、T9倾斜角。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腰痛评分,根据Oswestry评分的差异,将患者分成重度腰痛组和轻度腰痛组。组间n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多因数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各参数与Oswestry评分的联系。结果重度腰痛组比轻度腰痛组:滑脱百分比、PT、LL、T9tangle、SFHD、SC7D显著增大(均P〈0.05),SS和SFVD显著减小(均P〈0.05),PI、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0.1)比(1.8±0.4)](P〉0.05)。PT/SS、SFHD/SFVD、LL/TK3对参数比值均显著增大(P〈0.05)。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滑脱百分比、LL、SC7D、PT、SFHD与Oswestry显著正相关,正相关程度:滑脱百分比〉SC7D〉PT〉LL〉SFHD;SS、SFVD与Oswestry显著负相关,负相关程度:SS〉SFVD;PI、TK、19偏移角与Oswestry无显著相关;PT/SS、SFHD/SFVD、LL/TK与Oswestry显著正相关;正相关程度:PT/SS〉SFHD/SFVD〉LL/TK。结论重度腰椎滑脱临床症状与滑脱百分比,LL、SC7D、PT、SFHD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与SS、SFVD显著负相关,与TK、PI、T9倾斜角大小无显著相关,与PT/SS、SFHD/SFVD、LL/TK3组参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
吕国华王正光王冰尹邦良马泽民刘伟东李磊邝磊杨帆
关键词:脊椎前移腰椎脊柱疾病
L5峡部裂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曲线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研究L5峡部裂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曲线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84例L5峡部裂滑脱患者,男39例,女45例,年龄13 ~ 66岁,平均47岁,在全脊柱站立位X线正侧...
王正光吕国华王冰马泽民刘伟东李磊邝磊杨帆
关键词:临床症状
重度腰椎滑脱术后骨盆-脊柱参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重度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前后骨盆-脊柱参数的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60例L5重度峡部裂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Oswestry评分改善率的不同分为高改善率组(改善率>50%)和低改善率组(改善率<50%),测量分析两组滑脱百分比、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髋关节-S1水平距离(SFHD)、髋关节-S1垂直距离(SFVD)、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C7铅垂线-骶骨后角距离(SC7D)、腰骶角(Dub-LSA)、腰骶关节角(LSJA)等数据。结果高改善率组PT、LL、SFHD、SC7D、LSJA、PT/SS、LL/TK、SFHD/SFVD均低于低改善率组(P<0.05),而SS、TK、SFVD、Dub-LSA均高于低改善率组(P<0.05)。PT、LL、SFHD、SC7D、LSJA与Oswestry评分改善率呈显著负相关,负相关程度依次为SC7D>LL>PT>SFHD>LSJA(P<0.05);SS、TK、SFVD、Dub-LSA与Oswestry评分改善率呈显著正相关,正相关程度依次为:Dub-LSA>SS>SFVD>TK(P<0.05);PT/SS、SFHD/SFVD、LL/TK与Oswestry评分改善率呈显著负相关,负相关程度依次为:PT/SS>LL/TK>SFHD/SFVD(P<0.05),这3个参数比值与术后Oswestry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均大于单个参数与术后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P<0.05)。结论重度腰椎滑脱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与骨盆-脊柱参数关系密切,临床症状改善率与PT、LL、SFHD、SC7D、LSJA、PT/SS、SFHD/SFVD、LL/TK呈负相关,与SS、TK、SFVD、Dub-LSA呈正相关。提示对于此类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可能影响术后症状改善的因素,优先考虑矫正影响较大的参数,并设计合理手术方案,以提高疗效。
吕国华王正光王冰尹邦良马泽民刘伟东李磊邝磊杨帆
关键词:腰椎滑脱脊柱矫形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