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正良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战争
  • 2篇日俄战争
  • 1篇地名
  • 1篇对外翻译
  • 1篇叶尼塞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院校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诗歌翻译
  • 1篇托尔斯泰
  • 1篇外译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化传播
  • 1篇理工
  • 1篇理工类
  • 1篇理工类院校
  • 1篇课程
  • 1篇课程设置

机构

  • 6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王正良
  • 1篇窦博
  • 1篇姜秀敏
  • 1篇王正胜
  • 1篇朱小檬

传媒

  • 2篇现代语言学
  • 1篇江苏外语教学...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大连城市历史...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日俄战争中沙俄布雷舰“叶尼塞号”探微
2018年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是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而展开的一场厮杀。作为20世纪第一场大规模国际决战,这场战争不仅粗暴践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给中国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对中日俄三国及远东的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上第一艘专业布雷舰沙俄海军'叶尼塞号'触雷沉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海权的争夺和战争的进程。对这一个案管中窥豹的考证,有助于由表及里地透视两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弱肉强食,对以史为鉴、强军兴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张建威王正良
关键词:日俄战争布雷舰
基于北极航线的俄罗斯北极战略解析被引量:12
2012年
北极航线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多从中国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而且研究俄罗斯北极航线战略的成果较少。未来北极航线开发中俄罗斯将处于核心地位,研究俄罗斯的北极航线战略问题意义深远。本文在收集大量第一手俄文资料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北极航线开发的历史、国家战略、北极政策实施的重点、机制和阶段进行了较深入的解析,以期对我国的北极航线战略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姜秀敏朱小檬王正良窦博
你们改悔吧被引量:1
2018年
鲁迅在《藤野先生》(1926)一文中曾经提及这封"托尔斯泰式的信"。文章刊登于1904年6月27日《伦敦时报》;中文版根据美国芝加哥哈默斯马克出版公司1904年的重印英文版和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28-1958年出版的《托尔斯泰全集》第36卷俄文版译出。这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直抒胸臆的一篇反战檄文,构思于1904年2月9日,即日俄战争爆发的次日,2月12日动笔写作,历时三个月完成。文章标题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于17世纪初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第五幕第二场中奥赛罗的一句台词:"要是你想到在你的一生之中,还有什么罪恶不曾为上帝所宽宥,赶快恳求他的恩赦吧(If you bethink yourself of any crime,unreconciled as yet to heaven and grace,solicit for it straight.)。"该文为深入研究日俄战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也为透析托尔斯泰的战争观、宗教观和生命观提供了全新的素材。
张建威(译)王正良列夫·托尔斯泰
关键词:托尔斯泰日俄战争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个案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和生存。要根据地方、学校、学科和市场的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然后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大纲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课程设置要利用理工院校的特有优势,使培养的学生与其它类型院校的学生相比有独特的素质和能力。
王正胜王正良
关键词:课程设置英语专业理工类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中的诗歌翻译探究
2024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文明不断加深交融。对外翻译是文明交流的基石,当今外国作品的内译愈发繁荣,而我国文学的对外翻译,尤其是中国传统典籍中古代诗歌翻译略显不足。中国古代诗歌注重音韵美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常见典故、意象被诗人赋予特定情感的现象,如何对这部分词语进行准确而不失音韵美的翻译是典籍外译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英俄文本对中国先秦至唐时期诗歌中典故,常见意象以及特有动植物名词的译介来探究中国传统典籍外译小于内译的原因,旨在帮助不同文化的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译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sation, all civilisations are deepening and blending. Foreign transl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civilisation exchange. Today, the internal translation of foreign wor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while the foreig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poem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anon, is slightly insufficient. Ancient Chinese poetry focuses on the beauty of sound and rhym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common allusions and imagery that are endowed with specific emotions by the poets, so how to accurately translate this part of the words without losing the beauty of sound and rhyme, i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s of allusions, common imagery, and unique plant and animal nouns in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Qin to the Tang dynasties in English and Russia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s is smaller than the internal translation, aiming at helping audienc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dva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foreign languages and going out.
曹艺灵王正良耿洁
关键词:文化传播翻译策略
俄汉地名构成特征探析
2024年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称谓,更是特定位置的地貌特征与风土人情的语言符号。俄汉地名背后蕴含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元素,本文聚焦于俄汉地名的构成特征,采用分类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地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元素。研究发现,中俄两国的地区命名都受到了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历史人文等要素的影响,但具体的地区命名中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地名的研究对于两国地理、历史及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地名文化资源的充分认识和保护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A geographical name is not merely a designation for a region;it is also a linguistic symbol representing the landforms and local customs of a specific location. Behind Russian and Chinese geographical names lie distinct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elem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ssian and Chinese geographical names, employing 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elements embedded in these name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naming of regions in both China and Russia has been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s, geographical featur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yet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 specific naming of reg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geographical names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ge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e of both countrie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preserv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 cultural resources can better inherit and promo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陈思雨王正良张晓
关键词:文化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