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鹏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丘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网膜
  • 2篇颅脑
  • 2篇膜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地平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脑
  • 1篇血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机构

  • 7篇安丘市人民医...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海鹏
  • 5篇孙宏亮
  • 2篇孙桂祥
  • 2篇薛伟
  • 2篇梁俊君
  • 1篇王澄
  • 1篇刘敬妍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65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研究早期发现并采用头低患侧卧位的特殊体位保守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一定时期内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265例,均在发现硬膜下积液且病人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尽早采取头低患侧卧位的特殊体位治疗,每天保持特殊体位4h以上,同时停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药物,10d后复查颅脑CT评价治疗效果,硬膜下积液完全吸收者为治愈,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1/3以上者为好转.结果 本组病例10天治愈率98%,总有效率100%.结论 多数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只要发现及时,采用特殊有效的体位治疗,保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控制进展并进一步好转和治愈的目的.
孙桂好孙宏亮王海鹏
关键词: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蛛网膜下腔硬膜下
相继去骨瓣减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相继去骨瓣减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度残疾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硬膜下积液和术后再出血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较缓和的降低颅内压,避免了再次出血的和硬膜下积液,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梁俊君孙宏亮王海鹏孙桂祥徐晓胜薛伟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
血清与脑脊液中炎性因子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炎性因子检测在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颅内感染早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颅内感染患者30例作为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阶段颅脑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内感染组患者血清中CRP、TNF-α和IL-6显著高于非颅内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分别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感染组患者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其血清中CRP、TNF-α和IL-6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炎性因子显著高于非颅内感染患者,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其浓度随之增加,对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孙桂好孙宏亮王海鹏
关键词:颅内感染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2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3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2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显著相关;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COPD、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的延长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危险因素需要加以控制和预防。
王澄刘顺慧王海鹏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肺部感染
左甲状腺素钠、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效果评价
2022年
研究分析左甲状腺素钠结合甲硫咪唑用于甲亢疾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7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原理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甲硫咪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增设左甲状腺素钠片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是94.87%,常规组治疗效果是76.92%,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统计学意义明显。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统计学意义明显。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TGAb、TRAb、TPOAb甲状腺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GAb、TRAb、TPOAb甲状腺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与甲巯咪唑联合用药治疗治疗甲亢的有效性更强,建议在临床广泛应用。
刘敬妍王海鹏
关键词:左甲状腺素钠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
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地平鞘内注射,并与40例使用静脉注射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并统计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鞘内组发生低血压、心率增快和头痛比率均为2.5%,静脉注射组发生低血压、心率增快和头痛比率为15.0%、17.5%和15.0%,鞘内注射组低血压、心率增快和头痛比率低于静脉注射组(P<0.05),鞘内组发生颅内血管痉挛的比率仅为2.5%,静脉组为17.5%,鞘内注射组低于静脉注射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尼莫地平能有效预防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梁俊君孙宏亮王海鹏孙桂祥徐晓胜薛伟
关键词: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低纤维蛋白原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中脑膨出的影响及处理的研究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低纤维蛋白原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及应用冷沉淀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具备相似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术前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分为低纤维蛋白原组(以下称甲组)100例,正常纤维蛋白原组(以下称乙组)100例,低纤维蛋白原补充冷沉淀组(以下称丙组)100例。根据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程度分别评价为:无脑膨出记为优,轻度脑膨出记为良,恶性脑膨出记为差,然后分别进行甲组和乙组比较,甲组和丙组比较。结果:乙、丙两组的优、良占有率(分别为93%,91%)均明显高于甲组(7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纤维蛋白原会明显加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机率和程度,输注冷沉淀能明显改善低纤维蛋白原引发的脑膨出的机率和程度。
孙桂好孙宏亮王海鹏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重型颅脑损伤急性脑膨出冷沉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