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春
- 作品数:2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NOTCH信号途径对DC发育的调控作用
- 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Notch 信号对细胞的命运决定起关键作用。通过 Notch 受体的信号传递能够扩大并固化相邻细胞之间的分子差异,最终决定细胞的命运。近年来,Notch 信号途径对于体内免疫系统以及淋巴...
- 王耀春胡兴斌窦国瑞韩骅
- 关键词:信号途径NOTCHNOTCH
- 文献传递
- 梯度血清递减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而含体积分数10%-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可促进细胞生长。目的:建立梯度血清递减扩增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技术。方法:采用胶原酶Ⅱ消化分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并通过贴壁培养进行纯化,细胞贴壁后采用梯度血清递减方法,即第1代80%含血清培养基,20%无血清培养基;第2代50%含血清培养基,50%无血清培养基;第3代20%含血清培养基,80%无血清培养基;第4代100%无血清培养基。另一种传代中始终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α-MEM完全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进行成骨诱导试验,同时与经典的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体系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梯度血清递减培养法与经典α-MEM培养体系所获得的细胞在扩增能力、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相似。细胞在两种培养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分化潜能。但梯度血清浓度法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可使用更少量胎牛血清,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 李力庞妍张航邝丽萍肖芷芳王耀春肖扬
- 关键词:胎牛血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扩增
- TNF-α通过ERK信号通路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VCAM-1被引量:5
- 2013年
-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NF-α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表达的影响及与ERK信号通路的关系。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人BMMSC,并对其进行表面抗原表达及诱导分化鉴定。用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BMMSC,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VCAM-1表达及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对BMMSC VCAM-1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ERK通路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BMMSC表达CD29、CD69、CD44、CD105,不表达CD34、CD45;BMMSC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BMMSC膜上的VCAM-1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经U0126预处理后TNF-α刺激的BMMSC膜上的VCAM-1表达减少;TNF-α增加BMMSC ERK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U0126抑制TNF-α对ERK活性的作用。结论:TNF-α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刺激MSC表达VCAM-1。
- 陆紫媛肖扬李力王耀春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ERK信号通路
- 5-azacytidine对小鼠脾细胞发育的影响
- <正>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血循环路径上唯一的淋巴器官,脾脏的大小和结构组成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脾脏中的B细胞根据其表面标记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被分为滤泡B细胞(FOB)和边缘带B细胞(MZB)两个亚群。...
- 王耀春李巍张萍梁英民韩骅
- 文献传递
- 小鼠CXCR4基因的克隆和慢病毒介导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克隆小鼠CXCR4基因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来源的cDNA中扩增并克隆小鼠CXCR4基因的编码区。构建CX-CR4-IRES-GFP表达单元后通过转染细胞,观察GFP的表达证实其表达效能。然后建立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慢病毒后感染培养的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在被感染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了小鼠CXCR4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入质粒载体后经DNA序列测定证实了其序列。通过转染细胞和流式细胞术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了CXCR4-IRES-GFP的表达效能。成功构建了CXCR4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细胞后经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被感染的细胞可以表达小鼠CX-CR4。结论:成功扩增、克隆了小鼠CXCR4基因,并成功建立起其慢病毒表达系统,为后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莉胡轶阳王耀春韩骅
- 关键词:CXCR4基因慢病毒
- 端粒及端粒酶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的关系,探讨AA发病机制及端粒长度对于评估IST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71例AA患者,于初诊未接受治疗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ml。采用流式一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PBMNC端粒长度,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一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各组PBMNC端粒长度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缩短(6—0.387,p=-0.001)。去掉年龄对PBMNC端粒长度影响,非重型AA(NSAA)组PBMNC端粒长度(30.957±4.502)与重型AA+极重型AA组(29.510±5.9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均短于正常对照组(51.086±10.844)(P值均〈0.01)。IST无效组患者初始PBMNC端粒长度(25.357±4.848)低于正常对照组(51.086±10.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部分有效组(30.334±4.464)、完全有效组(32.808±4.68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17、P=0.254)。当AA患者PBMNC端粒长度低于界值点(29.21%)时,IST无效的可能性更大。PBMNC端粒酶活性NSAA组(0.234±0.175)、sAA+VSAA组(0.324±0.17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107±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部分AA患者PBMNC端粒长度较同龄正常人缩短、端粒酶活性相对增高,此类患者IST可能无效,应尽早调整治疗方案。端粒或可成为预测AA患者IST疗效的指标。
- 宋佳音邝丽萍王洋李勇华吴九龙张航李力王耀春蒋祖军肖扬
- 关键词:贫血端粒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抑制治疗
- 小鼠CXCR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报告基因载体构建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克隆小鼠CXCR4基因启动子,并建立CX-CR4报告基因系统。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从小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小鼠CXCR4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测定确认后,用克隆的启动子片段构建CXCR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CXCR4。转染细胞,用双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结果:成功扩增了小鼠CXCR4基因的启动子区。克隆入质粒载体后经DNA序列测定证实了其序列。通过转染细胞和荧光素酶分析,证实所构建的报告基因可以反映CXCR4启动子的活性。结论:成功扩增、克隆了小鼠CXCR4基因启动子,并成功建立起其报告基因系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莉何飞王耀春
- 关键词:CXCR4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
- lck-cre-RBP-Jflox/flox小鼠的构建和初步表型分析
- <正>T淋巴细胞的发育一直是免疫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来源于骨髓的共同淋巴样祖细胞迁移至胸腺,在那里最终分化成为成熟的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T系祖细胞共面临若干次分化命运的选择,首先,它需要在是走向B细胞命运还是T细胞命运...
- 张萍侯丽宏王耀春李巍梁英民韩骅
- 文献传递
-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延长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研究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建立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2周给予FK506腹腔注射,3周起行全身照射及同基因骨髓移植,观察记录小鼠和移植物存活情况,以流式细胞检测受体GFP嵌合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检测诱导耐受的特异性和效能。实验组小鼠移植物存活时间达(29.14±4.92)d,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GFP在BMT后4周、6周嵌合程度达到82%、91%;实验组MLR、DTH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诱导耐受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性。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有效诱导小鼠皮肤移植的免疫耐受。
- 王琳周景师赵青川韩骅易蔚王耀春窦科峰
- 关键词:皮肤移植骨髓移植免疫耐受GFP
-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oCl2法建立培养细胞缺氧模型。在缺氧条件下培养人RPE细胞1,4,8,12和24h,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增生活性,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PI3K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30μmol/L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处理RPE细胞,作为阻断实验组。结果:随缺氧时间延长,RPE细胞增生活性逐渐增高,磷酸化PI3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LY294002处理组较对照组RPE细胞增生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缺氧诱导的RPE细胞增生部分是通过PI3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 兰兰王雨生王耀春张鹏
-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3-激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