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43 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哮喘
  • 8篇小鼠
  • 6篇腺癌
  • 5篇支气管
  • 5篇气管
  • 5篇焦虑
  • 5篇肺腺癌
  • 5篇S100A2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细胞
  • 4篇香烟烟雾提取...
  • 4篇慢性
  • 3篇蛋氨酸合成酶
  • 3篇蛋白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血性
  • 3篇抑郁

机构

  • 42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2篇王茜
  • 20篇代灵灵
  • 20篇程哲
  • 16篇安琳
  • 14篇王欢
  • 11篇贾留群
  • 10篇刘莹
  • 10篇景晓刚
  • 10篇李鹏飞
  • 9篇刘梦
  • 6篇刘奇
  • 5篇宋波
  • 5篇李瑞云
  • 5篇许予明
  • 4篇余炜伟
  • 4篇李光辉
  • 3篇张世峰
  • 3篇李妍
  • 2篇李锐
  • 2篇连建华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原医刊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7a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对骨质疏松小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及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miR-27a对骨质疏松小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以及对Wnt/β-catenin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小鼠建立骨质疏松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iR-27a NC组、miR-27a mimic组和miR-27a inhibitor组,另外10只骨质疏松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0μL生理盐水,其余组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10μL miR-27a阴性对照质粒、miR-27a过表达慢病毒质粒和miR-27a沉默慢病毒质粒,1次/周,连续4周。micro-CT检测颅骨愈合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钙和磷水平,q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和细胞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P活性、钙和磷水平,OCN和OPN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miR-27a NC组比较,miR-27a mimic组小鼠BV/TV、骨小梁数量以及骨小梁厚度,ALP活性、钙和磷水平,OCN和OPN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升高,miR-27a inhibitor组小鼠BV/TV、骨小梁数量以及骨小梁厚度,ALP活性、钙和磷水平,OCN和OPN基因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高于细胞核(P<0.05);与miR-27a NC组比较,miR-27a mimic组细胞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低于细胞核,而miR-27a inhibitor组细胞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高于细胞核(P<0.05)。结论:miR-27a可诱导骨质疏松小鼠颅骨缺损内新骨形成,其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王茜余炜伟李光辉
关键词:骨质疏松颅骨缺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应用CBCT观察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CBCT研究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前后的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方法收集2018-01—2019-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采用固定矫治术行正畸治疗的65例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正畸前后CBCT图像中关节前、后、上间隙,以及髁突长轴径与髁突短轴径。结果6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固定矫治术正畸治疗。正畸治疗后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前间隙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后间隙和上间隙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前与正畸后患者的髁突形态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矫治术行正畸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前间隙、后间隙和上间隙,但是未改变髁突的长轴径与短轴径。应用CBCT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情况,可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治疗计划的合理制定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马兰王茜
关键词:髁突CBCT
川续断皂苷Ⅵ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及骨改建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在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改建以及Notch1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40只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川续断皂苷Ⅵ组、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龈黏膜下注射川续断皂苷Ⅵ10 mg/kg,抑制剂组大鼠在同样位置注射γ-外分泌酶抑制剂(DAPT)溶液0.6 mL/kg,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在同样位置注射DAPT溶液0.6 mL/kg,1 h后再注射川续断皂苷Ⅵ10 mg/kg,1次/2 d,共注射7次。测量各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改变,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Nfatc、CTSK、MMP-9、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抑制剂组大鼠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宽度增加,骨吸收陷窝少,抑制剂组表现的更明显;川续断皂苷Ⅵ组和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牙周膜纤维排列较规则,增宽不明显,骨吸收陷窝增多,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以上各变化更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增长,破骨细胞数增多,Nfatc、CTSK、MMP-9、Notch 1、Jagged 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川续断皂苷Ⅵ组比较,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缩短,破骨细胞数减少,Nfatc、CTSK、MMP-9、Notch 1、Jagged 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川续断皂苷Ⅵ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增长,破骨细胞数增多,Nfatc、CTSK、MMP-9、Notch 1、Jagged 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可加速正畸牙移动,增加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促进牙周改建,其可能是通过激活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李光辉周碟王茜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骨改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52例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对皮瓣移植成功率、移植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舌/口底缺损最多,其次为上颌骨/腭部,颊部和皮肤。颈内静脉分支为最常使用的受区静脉,其次为颈外静脉和面静脉。受区吻合血管常用动脉选择为颌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皮瓣整体成功率为100%。3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2例为术后静脉血栓,1例为术后术区出血),经过及时的处理,没有导致术后皮瓣完全坏死。所有患者术后基本恢复面部外形和口颌基本功能。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造成的组织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重建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李锐何巍刘一鸣李文鹿王茜付坤
关键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口腔颌面部缺损
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分别联合APACHEⅡ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分别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0例,根据病情分为VAP组68例和非VAP组92例,VAP组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的效果分为改善组和恶化组;以同期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CAP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获取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血浆中HBP及PCT水平,通过APACHEⅡ评分量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各组3个指标及HBP、PCT分别联合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及三者诊断VA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VAP组68例、非VAP组92例、CAP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名。VAP组及非VAP组机械通气前HBP、PCT、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AP组确诊时的HBP、PCT、APACHEⅡ评分分别为(41.4±21.3)μg/L、(0.355±0.254)μg/L、(13.4±2.5)分,显著高于VAP组机械通气时的(7.3±2.7)μg/L、(0.080±0.038)μg/L、(8.4±2.0)分(均P<0.001);非VAP组机械通气前后HBP、PCT、APACHE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AP组的HBP与PCT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2、0.68,均P<0.001)。VAP恶化组抗感染治疗1周后的HBP、PCT和APACHEⅡ均显著高于该组VAP确诊时(均P<0.001),且其三者在VAP确诊时及抗感染治疗1周后均显著高于改善组(均P<0.001)。HBP+APACHEⅡ评分、PCT+APACHEⅡ评分诊断V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5,HBP+APACHEⅡ评分在诊断VAP时的敏感度低于PCT+APACHEⅡ评分(94.1%比95.6%),特异度高于后者(92.4%比82.6%)。结论HBP+APACHEⅡ评分对早期诊断VAP的诊断价值优于PCT+APACHEⅡ。
程哲杨远舰景晓刚代灵灵王茜贾留群王欢蒋天赐安琳刘梦杨梦李婉芳李妍
关键词:降钙素原
微型种植体正畸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正畸治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6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口外弓正畸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正畸治疗。治疗10个月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颌骨及牙齿相关指标、牙周及咀嚼功能变化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正畸治疗10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SNA)、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SNB)、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是治疗后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咀嚼效率和咬合功能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情况更好(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借助微型种植体正畸方式在改善患者的颌骨、牙齿、牙周及咬合功能等方面均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并且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马兰王茜
关键词:疗效并发症
比较两种镍钛器械在不同运动模式下预备根管后牙根裂纹的发生率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比较Twist File Adaptive(TFA)和Pro Taper Universal(PTU)两种镍钛器械系统分别在自适应运动模式和连续旋转模式下预备根管后牙根裂纹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因正畸减数拔除的100个健康下颌前磨牙,并随机分为5组(n=20)。其中对照组不进行根管预备,4个实验组分别用TFA和PTU两种镍钛器械系统并分别在自适应运动模式和连续旋转模式下预备根管至#25。预备结束后,在各牙根样本距离根尖3、6、9 mm处横断牙面,并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牙根裂纹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未观察到牙根裂纹的发生,而各实验组均有不同数目的牙根裂纹发生。PTU在两种不同运动模式下的牙根裂纹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FA组(P<0.05);TFA在自适应运动模式下产生的牙根裂纹少于连续旋转模式组(P<0.05);PTU在两种不同运动模式下的牙根裂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镍钛锉TFA相比于传统锉PTU在根管预备后可产生较少的牙根裂纹。用TFA预备根管时,自适应运动比连续旋转运动产生的牙根裂纹少。
王燕郭嘉王茜潘文婷余炜伟
关键词:镍钛器械根管预备
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评估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因AECOPD入院且均行CT肺动脉造影的234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肺动脉造影结果分为AECOPD合并肺栓塞组和单纯AECOPD组。对所有患者行Wells评分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应用Z检验对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234例AECOPD患者中合并肺栓塞组32例(13.7%),单纯AECOPD组202例(86.3%)。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D-二聚体、Wells评分+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D-二聚体的AUC分别为0.869(95%CI:0.789~0.949)、0.710(95%CI:0.588~0.832)、0.866(95%CI:0.790~0.941)、0.926(95%CI:0.874~0.977)、0.855(95%CI:0.751~0.959)。Wells评分、D-二聚体的AUC均显著大于修正Geneva评分(Z=2.14、2.12,均P<0.05);Wells评分+D-二聚体的AUC显著大于修正Geneva评分+D-二聚体(Z=2.73,P<0.05)。结论Wells评分+D-二聚体对AECOPD合并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比修正Geneva评分+D-二聚体高。
程哲杨梦张桢代灵灵王茜贾留群景晓刚蒋天赐安琳刘梦杨远舰李婉芳李妍孙迪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栓塞WELLS评分D-二聚体
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疾病控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4例成年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同期85名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同时应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对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未控制、部分控制和控制)进行调查,并分别计算不同量表的评分。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的SAS、SDS标准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析ACT评分与SAS、SDS标准评分的关系。根据各组研究对象有无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不同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ACT评分;分析哮喘不同控制水平与SAS、SDS标准评分的关系。结果哮喘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20.1%、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10.6%(均P〈0.01);SAS、SDS标准评分分别为(40.8±8.1)、(44.9±9.1)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6.8)、(38.7±5.4)分(均P〈0.01);哮喘患者中无焦虑组、无抑郁组的ACT评分分别为(18.6±4.4)、(18.5±4.6)分,均高于焦虑组、抑郁组的(14.7±3.8)、(16.6±4.2)分(均P〈0.01);哮喘未控制组SAS、SDS标准评分为(43.7±7.8)、(47.2±9.7)分,均高于部分控制组的(37.6±7.1)、(43.3±6.6)分及控制组的(33.6±4.3)、(35.1±6.7)分(均P〈0.01);哮喘组SAS、SDS标准评分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52和00.23,均P〈0.01),随着SAS、SDS标准评分的升高ACT评分随之降低(b=00.29和00.12,均P〈0.01)。结论哮喘患者较健康人群更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哮喘控制效果越差,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越重。反之亦然。
程哲代灵灵李芳刘莹康燕陈红杰王茜张辉倪然
关键词:哮喘焦虑抑郁共病现象
BALB/c小鼠哮喘模型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实验检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检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 2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各10只;哮喘组用鸡卵白蛋白加氢氧化铝致敏和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代替.采用无创法检测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激发下2组小鼠的增强呼吸间歇(Penh)值来反映气道反应性.用高架十字迷宫法和强迫游泳法评估2组小鼠合并焦虑、抑郁程度.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结果 哮喘组和对照组小鼠Penh值均随乙酰甲胆碱浓度增加而增加,哮喘组小鼠在生理盐水和乙酰甲胆碱浓度为0、5 g/L激发后Penh值分别为0.43±0.04、0.41 ±0.05和0.44_±0.04,与对照组(0.42±0.03、0.39 ±0.03、0.43±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290、0.652、0.723).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10、15、20 g/L时,哮喘组小鼠Penh值分别为0.57±0.03、0.85 ±0.04、1.57±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5±0.08、0.57 ±0.06、0.82±0.09(P =0.001、0.000、0.000).哮喘组小鼠总进臂次数[开臂进入次数(OE)+闭臂进入次数(CE)]、OE占OE+ CE百分比(OE%)、开臂滞留时间(OT)占总滞留时间[开臂滞留时间(OT)+闭臂滞留时间(CT)]百分比(OT%)分别为(18.3±3.6)次、(22.2±3.1)%、(16.7±4.2)%,显著低于与对照组的(24.0±2.9)次、(28.0±3.4)%、(21.8±4.6)%(P=0.001、0.001、0.019);游泳不动时间为(147±12)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10)s (P =0.010);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比值[(10.0±4.0)×105/ml和(68.18±3.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0.4)×105/ml和(0.12±0.07)%](均P=0.000).结论 BALB/c哮喘小鼠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可应用该模型研究哮喘与焦虑、抑郁共病现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程哲蒋天赐代灵灵王茜李鹏飞李瑞云王欢安琳
关键词:哮喘焦虑抑郁共病现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