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苏南运河对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通量的贡献率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了解苏南运河对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通量的贡献,基于一维平原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2011年受苏南运河影响的主要入湖河流的入湖污染物通量(COD、氨氮、TN、TP),量化分析了苏南运河对主要入湖河流入湖污染物通量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苏南运河主要影响湖西区的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对湖西区主要入湖河流入湖通量的总体贡献率约为23%,其中对太滆运河的贡献率最大,约42%,漕桥河次之,约23%,对太滆南运河、社渎港、陈东港污染物通量的贡献率由北向南依次减小。
- 韦雨婷逄勇罗缙王雪
- 关键词:入湖河流污染物通量贡献率苏南运河太湖
- 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的秃尾河流域总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秃尾河作为黄河上游主要一级支流,是陕西省内重要的水源及纳污河段,故开展秃尾河总量控制研究对保护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及维持西北、华北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污染混合带长度与污染混合均匀断面水质质量浓度等污染带特征指标作为控制因子来进行污染控制总量确定的方法,并利用已率定验证合理的秃尾河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分别对现状排污方案、区域环评规划排污方案及后续水环境研究专题报告专家推荐削减方案等3套不同方案进行水质模拟,通过对不同方案形成的污染带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根据秃尾河流域水质、水文同步监测数据率定秃尾河水环境数学模型,确定了二维模型参数,其中糙率R为0.029~0.033;COD的降解系数为0.10~0.14 d-1,氨氮降解系数为0.09~0.12 d-1,污染物横向扩散系数为0.88 m2/s.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确定专家推荐削减方案可满足控制条件,即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下的秃尾河流域控制排放总量分别为氨氮0.185 t/d,COD 1.25 t/d.
- 王晓逄勇谢蓉蓉王雪吴大刚
- 关键词:水环境数学模型污染带总量控制
-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对低浓度被污染的河水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COD_(Mn)的去除速率随有机负荷的增加而增加,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降低.
- 王雪阮晓红陈长太
- 关键词:污水处理CODMN去除速率
-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重污染河水中试试验研究
- 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重污染河水进行了中试规模试验研究,选择江苏省新沂河作为中试试验场.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重污染的河水,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NH4+-N及色度均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特...
- 王雪阮晓红
- 关键词:人工湿地河流污染
- 文献传递
- 国外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04
- 2003年
- 陈长太王雪祁继英
-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物污泥废水处理
- 平原河网地区跨界断面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以嘉善县为例被引量:5
- 2018年
- 为解决平原河网区跨界水环境纠纷问题,明确跨界断面水环境污染来源尤为重要.以嘉善县为例,建立嘉善县水环境数学模型,利用区域内、外污染源及点、面污染源对跨界断面影响权重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影响跨界断面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区域内部的重要点源.利用污染物通量指标,进行区域内部重要点源对每个跨界断面的污染物来源分析,计算得到对跨界断面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均为距离跨界断面相对位置较近的排放量大的污水处理厂,故通过合理控制跨界断面污染物影响权重最大的重要点源,对解决跨界水环境纠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王雪王雪逄勇
- 关键词:平原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
- 苕溪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及区域污染物影响权重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为研究苕溪流域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规律,在苕溪流域水文水质同步监测基础上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利用经率定验证的苕溪流域模型,结合枯水年P=90%(2003年型)、平水年P=50%(1995年型)、丰水年P=20%(1981年型)的水文资料以及2011年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资料,计算各典型年的入太湖污染物通量。通过出入区县交界断面河流通量的计算,进一步分析跨区域污染物影响的权重,为污染物溯源做铺垫。结果表明:1污染物因子COD、NH3-N、TP、TN的入湖通量丰水年依次为29111、1828、347、6712 t/a;平水年依次为21297、1248、272、6087 t/a;枯水年依次为14 243、898、187、407 8 t/a,各污染物因子丰水年和平水年的入湖通量较大,枯水年较小;2不同典型年各区县污染物因子对入湖通量影响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吴兴区(部分)、德清县(部分)、安吉县、临安市、余杭区(部分),对吴兴区的污染治理是苕溪流域入湖污染治理的关键所在。
- 杨柳逄勇王雪
- 关键词:苕溪流域污染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被引量:44
- 2003年
- 陈长太阮晓红王雪
- 关键词:污水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植物
-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被引量:157
- 2005年
- 综述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为: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传输氧到湿地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系统的稳定、积累有机物质。人工湿地系统要选择栽种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适合当地环境、根系发达、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 吴建强阮晓红王雪
-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水生植物
- 金属矿区重金属迁移对水体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解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对周围地表水体的影响,以闽江支流浐溪河彭村水库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平台构建二维重金属预测模型,根据重金属在水体和底泥中的转移扩散、悬浮沉积及吸附解吸原理,采用土壤淋溶及浸泡试验所获取的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数据,模拟不同入库流量下库区Zn、Cd、Pb等3种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流量条件下,Zn的浓度为库区中央最小,两岸次之,靠近矿区区域最大;大流量下,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Pb的浓度为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Cd的浓度为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水库蓄水后,重金属浓度基本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
- 轩晓博逄勇李一平王仕彬王雪
- 关键词:金属矿区重金属迁移MIKE水质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