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进展
- 2017年
- 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并日益受到医学界重视。疼痛管理是指通过医疗服务缓解或消除疼痛的过程。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在急性疼痛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术后镇痛不足仍是当前困扰医护人员的主要问题。因而无论是药物镇痛,还是疼痛护理措施,都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缓解和减轻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成为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 王静
-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管理
- 手指推压法治疗腱鞘囊肿
- 1996年
- 腱鞘囊肿是软组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患,病因不清。但就目前认为是与腱鞘中多余的结缔组织发生粘液变性有关。我院自1980~1995年,采用手指推压法治疗腱鞘囊肿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8~45岁,平均年龄25岁。左手背9例,手腕2例。右手背5例,手腕3例。左足背21例,右足背10例。发病时间5~20天。囊肿直径0.5cm18例,直径1cm20例,直径1.5cm8例,直径2cm4例。 手法:患者坐位。
- 冯宝龄王静于爱华宋开训
- 关键词:腱鞘囊肿中医药疗法
- 不同平台入路单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筋膜平台与Port平台在单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SIL-TAPP)中的应用效果,探寻SIL-TAPP适用的通道。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由固定团队施行的154例SIL-TAPP,其中筋膜平台组81例,Port平台组73例,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rt平台组手术时间[(62.03±8.60)min vs.(57.01±8.41)min]、建立通道时间[(8.16±2.27)min vs.(2.66±0.73)min]、缝合腹膜时间[(12.27±2.14)min vs.(11.40±1.06)min]长于筋膜平台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筋膜平台组出现脐部皮下出血9例(11.1%),Port平台组无出血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清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无感染、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两种入路行SIL-TAPP均是安全、有效的,筋膜平台具有更好的手术流畅度与操作精准性。
- 房鑫李文浩王静牛亮吴卫东
- 关键词:疝修补术单孔
- 经皮切吸与胶原酶注射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报告被引量:5
- 1997年
- 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切吸与胶原酶注射联合治疗,经6~18个月随访,优良率占91.89%。本方法是先将椎间盘髓核组织部分吸出(即椎间盘内压力降低,并有一定空隙),无阻力注入胶原酶,使药液均匀地渗透到纤维环部,髓核和纤维环得到充分溶解。
- 李庆涛王静冯宝龄贾献军邓昌吉勇
- 关键词:经皮切吸胶原酶椎间盘突出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 2002年
- 郭炜李荣文李庆涛邓昌苏涛王静
-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 面部多发表皮囊肿一例
- 2025年
- 表皮囊肿常为孤立单发皮损,多发皮损较少见。本文报道一例面部多发表皮囊肿。患者,女,63岁,面部结节2个月。该患者经病理确诊后较大皮损行手术切除,随访半年无复发。
- 王静燕鹏荣毕晓清赵国伟
- 关键词:表皮囊肿多发性
- Syme截肢术后暴发脂肪栓塞1例
- 1995年
- 患者男,50岁,干部。左足铁板挤压伤,前足坏死半月,于1987年5月17日来诊。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血压16/12kpa,心肺听诊无异常,左足自跗关节处皮肤发黑,足趾坏死。血常规、胸透、肝功、心电囤检查均正常。诊为左前足坏死,于腰麻下行左Syme截肢术,术中出血不多,手术顺利,历时50分钟,但术后半小时,患者突然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抽搐继而昏迷。心率快,双肺布满湿性罗音,全身肌紧张,抽搐。
- 冯宝龄王静
- 关键词:脂肪栓塞心电图
- 经皮切吸与胶原酶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1997年
- 自1995年以来,我们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基础上,加用胶原酶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避免了单一方法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 李庆涛冯宝龄王静贾献军邓昌高小飞李建学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腰椎胶原酶
- 端钩接骨板治疗关节内及近关节骨折
- 1997年
- 冯宝龄张峰王静
-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