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雁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癌组织中GST-π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π)和 p5 3蛋白在肾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相关性。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 43例肾癌GST -π和 p5 3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肾癌中GST -π和p5 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6 0 .47%和 32 .5 6 %。GST -π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高中分化肾癌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者(P <0 .0 5 )。GST -π与p5 3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r =0 .375 ,P <0 .0 5 ) ,p5 3蛋白阳性者中GST -π阳性率高于p5 3蛋白阴性者。结论 :GST -π异常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及其化疗耐药性有关。检测GST -π表达对预测肾癌多药耐药、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 张冠军张学斌南勋义王鸿雁杨兆瑞
- 关键词:肾癌P53蛋白GST-Π
- 乳腺癌组织Bcl-2与p53蛋白和PCNA表达定量测定及其相关性和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乳腺癌组织Bcl2与p53蛋白和PCNA表达定量测定及其相关性和预后关系研究张学斌王鸿雁乳腺癌发生是多重基因损伤的复杂过程,而多种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观测对研究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定较单一指标更有实用价值。本实验检测了乳腺癌组织中Bcl2、p53蛋白...
- 张学斌王鸿雁
- 关键词:乳腺癌BCL-2P53蛋白PCNA
- P53蛋白和PCNA在乳癌中表达定量测定及相关性和预后的关系
- 1998年
-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60例乳癌进行P53、PCNA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及酶联亲和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PCNA表达定量高值组,组织学分级高,患者生存期短、生存率低(P<0.05);P53蛋白表达及定量高值组,组织学分级高,患者生存期短、生存率低(P<0.05)。显示了定量检测P53蛋白和PCNA表达对评估乳腺癌分化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P53与PCNA呈正相关(P<0.01),表明乳腺癌P53蛋白定量值高者,细胞增殖能力强。
- 王鸿雁张学斌
- 关键词: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系统
- 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p53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及相互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王鸿雁张学斌
- 关键词:P53蛋白乳腺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
- 乳腺癌组织bcl-2和p53蛋白表达相对定量测定及相关性和预后关系
- 1998年
- 目的探讨bcl2和p53蛋白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图象分析仪对60例乳腺癌组织进行bcl2、p53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及酶联亲和法定量测定。结果(1)bcl2蛋白定量高值组,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低,患者生存期长,生存率高(P<0.05)。(2)p53蛋白表达及定量高值组,组织学分级高,患者生存期短、生存率低(P<0.05)。(3)bcl与p53呈负相关(P<0.05)。(4)bcl2与雌孕激素受体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结论定量检测bcl2和p53蛋白对评估乳腺癌分化程度及判断预后具一定价值。bcl2与p53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不同生物学作用。
- 王鸿雁张学斌
- 关键词:乳腺癌BCL-2蛋白P53蛋白预后
- 138例小儿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对该科35年间所有肉瘤病例进行复查。除去资料不全和误诊病例,对1033例软组织肉瘤中138例发生于15岁以下者,按照最近国际最新分类,与成人对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儿软组织肉瘤组织类型以横纹肌肉瘤最多见(52.9%)。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部位以头颈部最多见(42.75%)。肿瘤大小多在5cm以下(52.9%)。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软组织肉瘤结构复杂,类型繁多,临床无特异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推荐切除时做冰冻切片诊断,以帮助确定手术治疗方案。
- 张学斌刘敏王鸿雁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恶性病理学
- 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1994年
- 6例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的临束特点为小、无包膜、无痛性的包块,好发于舌,肿块直径大小为0.5~3cm,切除病检前难以诊断。作者报道的食管1例和肿块直径为5cm的1例均为少见病例。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体大,胞浆丰富,含有均匀分布的嗜酸性颗粒,排列成巢或索状。本文从形态学上支持肿瘤的神经起源。
- 王鸿雁张学斌郑建杰
- 关键词:肿瘤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病理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CNA与AgNOR定量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 1999年
- 目的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检测与肿瘤恶性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杂色LSAB法及AgNOR染色法对46例资料完整有随访结果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染色以显示PCNA及AgNOR,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结果肿瘤细胞核PCNA过表达及AgNOR计数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rPCNA=-0.6248、rAgNOR=-0.5941,P<0.01);PCNA及AgNOR定量高值组较之定量低值组患者生存期短(P<0.01);肿瘤有转移组PCNA及AgNOR定量高于无转移组(P<0.01);肿瘤位置深在组PCNA及AgNOR定量高于肿瘤位置浅表组(P<0.01)。结论肿瘤细胞核PCNA及AgNOR定量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与肿瘤转移及位置深浅等反映肿瘤恶性度的指标亦密切相关,提示肿瘤细胞核PCNA及AgNOR定量对于判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度及预后的意义值得重视。
- 杨兆瑞张学斌王鸿雁张冠军候惠莲王敏
- 关键词:PCNAAGNOR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预后恶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