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东
- 作品数:31 被引量:3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井集成式抽采系统
- 本发明属于煤矿采动区抽采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井集成式抽采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煤矿地形条件复杂或距离间隔较远时,不宜采用铺设管道的方法进行抽采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井集成式抽采系统,包括与...
- 贺天才田永东赵小山白建平李俊峰王军何庆宏武玺张典坤张文军
- 文献传递
- 煤层气井活性水压裂工艺
-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开采技术,具体是一种煤层气井活性水压裂工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力压裂技术压裂效果差、以及无法有效提高煤层气产量的问题。煤层气井活性水压裂工艺,该工艺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1)循环;(2)试压;(3)试挤...
- 王保玉田永东何辉王峰明刘刚白建平王宇红赵祉友赵小山焦海滨
- 文献传递
-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渗透性与地应力之间关系和控制机理被引量:83
- 2009年
- 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43口煤层气井渗透率和地应力统计分析,建立了煤储层渗透性与现今地应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从煤储层的孔隙结构分析入手,建立了煤储层割理面压缩变形与裂隙渗流模型,分析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储层试井渗透率随着地应力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关系降低;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大,其渗透率降低,煤储层渗透率随深度变化趋势的实质是应力的函数.在650m以浅煤储层地应力处于伸张带,最小水平主应力小于12MPa,煤储层渗透率平均大于1.0×10-3μm2;在650—1000m煤储层地应力由伸张带转化为压缩带的过渡带,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2—20MPa,煤储层渗透率平均大于0.1×10-3μm2;在1000—1500m煤储层地应力转化为压缩带,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20MPa,煤储层渗透率平均大于0.01×10-3μm2.当割理面法向力σn为压应力时,割理产生法向压缩(压密)变形,开始先为点或线接触,经过挤压,局部破碎或劈裂,接触面增加,割理面压缩量呈指数曲线特征.煤储层渗透率随着割理面正应力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关系降低,其理论模型与试井渗透率统计模型完全一致.
- 孟召平田永东李国富
- 关键词: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渗透性地应力控制机理
- 晋城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展
- 晋城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日产气量已经达到30万立方米, 日压缩煤层气10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实践同时证明煤层气地面抽采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根据目前的实际产气情况计算,...
- 贺天才田永东
- 关键词:煤层气
- 文献传递
- 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的拟合和产量预测被引量:9
- 2004年
- 本文根据煤层气井的储层参数和水文地质数据,通过计算排采在煤层中形成的压力降, 再结合兰氏方程、临界解吸压力等参数,进一步计算出煤层气井的产水量和产气量,并与实际的 生产曲线相比较,进行拟合校正,建立合理的预测模型,用于煤层气并未来的产水量和产气量的 预测。该方法回避了以往数值模拟的解吸、扩散、气水两相流运移的复杂计算。
- 田永东
- 关键词:煤层气井产水量产气量
- 构造对潘庄煤层气井压裂裂缝的影响
- 2003年
- 煤层气井的压裂裂缝和地质构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质构造控制着煤层气井压裂裂缝发育的方向和规模。潘庄煤层气井压裂裂缝的主要发育方向为北北东向,几乎垂直于该区最小主应力方向,且其裂缝长短也随着该区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田永东
- 关键词:地质构造煤层气井压裂裂缝
-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参数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
- 论文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为依托,运用煤田地质、石油天然气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厚度、含气量、渗透性、解吸特征、地质构造、地应力条件、水文条件等煤储层参数,建立了煤层气井产能与这些参数之间的相关关...
- 田永东
- 关键词:煤层气产能沁水盆地南部
- 文献传递
- 煤矿区煤层气富集靶区选取与工厂化开发成套技术
- 贺天才邹冠贵王保玉杜文凤孟召平杨陆武师素珍田永东付峻青宋斌王占刚何登科崔凡郑晶许献磊
- 晋城矿区是全国唯一进入产业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稳定气田,抽采量约占全国抽采量的一半和山西省的70%。然而传统的煤层气开发多以直井分散作业模式为主,单井产量低,井网密度大,管网集输困难,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开发效率。项目围绕煤...
- 关键词:
-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煤矿区
- 影响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8年
- 目前我国已经施工煤层气井2500多口,部分配套的利用工程已经投运或在建,煤层气利用量达到100万m3/d,标志着我国的煤层气产业正逐步由勘探阶段向产业化阶段发展。同时,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煤层气井施工装备落后短缺、缺乏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和生产管理经验,开发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障碍,这些问题使得煤层气开发的投资和成本增加,影响到我国的煤层气产业化发展进程,是今后我国煤层气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田永东
- 关键词:煤层气经济可行性
- 地面压裂井下水平钻孔抽放煤层气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开采煤层气的方法,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高井下钻孔透气性及瓦斯抽采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压裂井下水平钻孔抽放煤层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井设计;2)地面钻井,对煤矿已掘巷道且没有施工井下煤...
- 王保玉田永东白建平李生奇赵祉友李友谊赵小山王小兵刘亮亮秦玉霞何庆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