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洋阳 作品数:14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酸性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预测与防护 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某酸性天然气田,进行了气质、水质及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该气田集输管道的腐蚀主要为CO2腐蚀。通过分析其腐蚀机理,在Shell 95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pH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建立了CO2腐蚀预测模型,并进行挂片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气田常用的两种缓蚀剂ZD1-1和HJF-B进行常压和高压试验,评价了二者的缓蚀效果,为类似酸性湿天然气集输管道防腐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田洋阳 肖荣鸽 田雨 孙雪姣关键词:CO2腐蚀 矿化度 防腐蚀 改进天鹰优化器优化Elma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管道蜡沉积速率 被引量:2 2023年 管道结蜡一直是困扰含蜡原油输送的棘手问题,建立准确的蜡沉积速率预测模型对于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考虑到Elman神经网络(Elman neural network,ENN)模型的不足(易陷入极小点、泛化能力弱),基于蜡沉积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鹰优化器(引入鲸鱼优化算法的狩猎策略对天鹰优化器的局部搜索能力进行改进)的ENN模型,并基于两组室内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所建新模型和其他模型预测精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改进新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7603%、1.2452%,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ENN模型;采用改进天鹰优化器建立的ENN模型可对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寻优处理,极大提高了泛化能力,因此具有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陈卓 刘波 张源 杨云博 田洋阳关键词:含蜡原油 蜡沉积速率 ELMAN神经网络 多裂缝压裂设计及其实施效果分析 2013年 水力压裂是当前油气开采工程中最重要的增产技术之一。从水力裂缝的几何形态上区分,水力压裂作业可能形成垂直裂缝或水平裂缝。而水平裂缝是石油工程在较浅地层中进行水力压裂作业时常见的裂缝形态,但是相对垂直裂缝所作的研究工作较少,由于缺乏水平裂缝压裂理论方面的研究,实际工程在压裂水平裂缝时受到很大困扰。本文则针对这一问题对水力压裂水平缝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得出一层多缝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扩大了泄油范围,进而提高了采收率。 田雨 高超利 屈策计 田洋阳 田泉城 田罡关键词:水力压裂 一种各向同性湍流场中液滴尺寸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同性湍流场中液滴尺寸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湍流实验筒、伺服电机、供液机构、从湍流实验筒中取样的取样机构和用于测量液滴在不同湍流条件下尺寸分布的激光粒度仪;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待测液的配制;二、各向... 田洋阳 徐士祺 全青 常珊珊高含水旋转湍流场中油滴分散特性的数值模拟 2020年 旋转湍流场中液滴的分散特性是流体机械设计优化过程中的难题。采用新型同心旋转圆筒装置获得了均匀分布的旋转湍流场,在Hinze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分散相黏度对油滴分散特性的影响,对旋转湍流场和油滴分散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获得了雷诺数为5.5×104~2.4×105,相对离心力为21.9~643.3时,流场特性与油滴分散特性的经验关系式,完善了旋转湍流场内油水分散特性的研究,为旋转湍流场内液⁃液分散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田洋阳 田洋阳 牛振宇 何利民关键词: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天然气旋流除砂器大颗粒的带出机理 被引量:4 2014年 从气井出来的天然气携带有很多的泥砂,砂砾粒径范围很宽,从几微米到十几毫米不等,这些大颗粒若不除去,会对仪表和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坏。在除砂器内部大颗粒与排气管底端的距离满足Δl>w p t2,气固两相会出现二次分离现象,位于排气管底端的大颗粒就会被甩出。通过大颗粒带出基本理论分析,证实了不仅大颗粒的撞壁回弹和锥部停留有回转灰带为大颗粒带出的主要原因,叶片的出口角和出口面积的大小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大颗粒分离时,要采用公称直径、出口角和叶片出口面积较大的分离器,并采用较低的气体流速。 周加明 崔之健 赵旭 江宽 田洋阳关键词:天然气 旋流除砂器 基于天鹰优化器(AO)算法的气田管网布局优化 被引量:1 2022年 在进行天然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建设时,气田管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减少地面管网集输系统建设成本、节约管网建设资源,使用天鹰优化器(AO)算法结合气田建设工程约束实际条件,对集输管网进行布局优化,以达到最小管网投资的目的。通过MATLAB软件对天鹰优化器算法进行编码实现,对所建立的气田管网数学模型分别进行分层规划以及整体规划。结果表明:整体规划所建立的气田管网优于分层规划所建立的气田管网。通过与标准粒子群、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天鹰优化器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稳定性。 陈卓 田洋阳 马田田 王宁宁关键词:优化设计 基于响应面法的旋流器直径与处理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在液固旋流器设计过程中,尺寸设计仍按经验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且筒体尺寸与操作参数的内在联系仍不明确。为此,采用数值模拟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筒体直径与处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筒体直径与处理量的定量关系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器处理量与筒体直径的平方和实际最大压降的0.5次幂成正比,与含砂质量分数成反比;影响旋流器分离效率的一次项因素中,筒体直径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处理量,而含砂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小;影响旋流器分离效率的二次项中,含砂质量分数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处理量和筒体直径;建立的旋流器处理量、筒体直径和含砂质量分数与分离效率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在低处理量条件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8%以内,满足工程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回灌流体除砂处理提供参考。 刘志涛 田洋阳 宋伟 赵季初 白通 崔之健关键词:液固分离 高含水采出液T形管分离器的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21年 传统的油田集输工艺损耗能量大,运行成本高。鉴于此,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T形管分离器的流场特性以及油水分离过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速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在主管中沿流动方向速度逐渐降低,分支管中速度最大,水相在主管顶部区域速度较小,在汇管中上述分布趋势更加明显;湍流在分支管和主管连接处、分支管和汇管连接处以及汇管上游较为剧烈,油水发生强烈掺混;入口流速对油水分离过程的影响较大,流速越大,流体的停留时间越短,分流扰动后恢复为分层流更加困难;流速越大,油水剪切作用增强,油滴更均匀分散在水中,混合层携带更多的油相,故操作中需要确定最佳流速;随着含油体积分数增大,混合层厚度增加,最终分离效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分流比较低时,汇管主要流出底层水,分离效率较低;随着分流比增大,汇管的流量增大,油水间扰动增强,流体流经汇管携带了部分混合层流体,分离效果明显提升;但分流比继续增大,混合层全部流入汇管后,油层开始流入汇管,此时分离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增大呈线性降低。基于研究结果,最优操作参数为:入口流速0.10~0.30 m/s,入口含油体积分数5%~9%,分流比0.5~0.7。研究结果为油水分离提供了新思路,可为探究高效分离效果的设备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田洋阳 田洋阳 孙明龙 崔之健 黄茹阳关键词:数值模拟 油水两相流 油水分离 姬塬油田元214区块长6_1油层沉积相分析 2013年 通过对姬塬油田元214区块长61油层岩心观察,结合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对该区进行了沉积相特征研究,指出元214区长61油层沉积相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沉积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相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湾微相,偶有河口坝微相发育。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长61储集层的骨架砂体,并确定了长61油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为储层有利区块预测奠定了基础。 秦苑 王艳博 田洋阳 杨磊关键词:沉积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