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日祥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对虾血淋巴蛋白质、葡萄糖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于1992-1993年5月和10月,在胶州湾捕捞中国对虾亲虾,9月在莱州和胶南采集的人工养殖中国对虾,采用双缩肥法测定其血淋巴中的血清总蛋白含量,用0-TB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并研究注射灭菌海水、海洋弧菌后,对中国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血清葡萄糖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蛋白含量秋天正在发育期的亲虾为132mg/ml,春天已产卵亲虾的为90mg/ml;向中国对虾腹部肌肉分别注射灭菌海水、弧菌在24,48h后,从(表面未发现异常变化的)中国对虾围心腔抽取血淋巴,测定其血清蛋白含量和葡萄糖含量,未发现明显差异。但已感染黑斑病的中国对虾,其血清蛋白含量为54mg/ml,血清葡萄糖含量为641μg/ml,说明感染黑斑病的虾,血清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而葡萄糖的含量急剧增大:这可以作为中国对虾感染黑斑病的一种血液化学监测指标。
- 罗日祥
- 关键词:对虾血淋巴血清蛋白葡萄糖黑斑病
- β-蜕皮激素和水龙骨素B的混合物对促进对虾蜕皮生长的作用被引量:13
- 1990年
- 本文采用了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蜕皮激素混合物的方法,试验β-蜕皮激素和水龙骨素B(2:1)的混合物促进对虾蜕皮生长的作用.经实验证明:饵料中添加蜕皮激素1.33—30μg/g,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蜕皮生长,然而以每克饵料添加5.33—10.67μg较为显著.相反,若含量达到60μg/g就会抑制对虾蜕皮生长,乃至中毒.食用添加蜕皮激素混合物(10.67μg/g)的饵料促进蜕皮生长的虾,其水分、灰分及蛋白含量,经测定无明显差异.
- 罗日祥王玉英
- 关键词:对虾
- 甜菜渣对中国对虾消化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于1996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选取入工养殖中国对虾(平均体长9.02cm)。以双缩脲法测定消化器官的蛋白含量;福林一酚试剂法测定蛋白酶活力;Somogyi比色定糖法测定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同时研究中国对虾配合饵料中添加10%的甜菜渣或10%经不同方法处理的甜菜渣时,对消化器官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中添加10%甜菜渣或经不同方法处理的甜菜渣饲喂中国对虾,没有影响消化器官组织酶抽提液的蛋白含量。但添加鱼王精或黑曲霉和康氏木霉处理的甜菜渣,会引起蛋白酶的活力降低;添加甜菜渣或经不同方法处理的甜菜渣均会引起淀粉酶活力明显升高或显著升高,对纤维素酶,则只有添加黑曲霉和康氏木霉处理的甜菜渣时,才会明显升高。
- 罗日祥
- 关键词:中国对虾消化器官甜菜渣
- 中国对虾血淋巴抗凝剂的筛选被引量:37
- 2001年
- 依据中国对虾血细胞电镜照片中血细胞整体形态和细胞器、细胞核的变化 ,研究对虾抗凝剂成分配比。初步确认了一种理想的抗凝剂配方NaCl45 0mM、KCl10mM、EDTA .Na2 10mM、HEPES 10mM (pH 7.45 )。它能够良好的保持细胞的整体形态以及细胞器、细胞核的形态。
- 蒋琼王雷罗日祥
- 关键词:中国对虾血细胞抗凝剂
- 中国对虾凝集素活力及弧菌的诱导动力学被引量:37
- 1997年
- 实验证明中国对虾血淋巴中存在凝集素。用未经处理的兔血球检测,在正常状态下,春季的亲虾和秋季体长为12~16cm的虾,凝集活力滴度均为32,且对人的A、B、O型红血球均有凝集反应,其反应滴度与兔血球相同。用弧菌诱导时,这种凝集反应的活力可以提高。注射弧菌24h后活力由32上升到128,48h后达到256的峰值,然后又逐渐下降。
- 罗日祥
- 关键词:中国对虾弧菌
- 弧菌对中国对虾急性感染阈值的实验被引量:7
- 1996年
- 罗日祥
- 关键词:弧菌中国对虾急性感染阈值
- 中药制剂对中国对虾免疫活性物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21
- 1997年
- 分别于1994和1995年9—10月以胶州湾海捕中国对虾为材料,取其血淋巴测定血凝素活力、溶菌活力,并以投喂添加Vc,VB6,中药制剂1号,中药制剂2号的药饵17d、25d后的免疫活性物的活力动态变化,及注射1号、2号中药制剂3d后的活力变化等为指标,权衡_肝述物质激发中国对虾免疫系统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1号中药制剂能激发中国对虾免疫系统的功能,诱导血凝素活力,溶菌活力升高,可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2号中药制剂抑制或破坏中国对虾非特异性体液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血凝素活力、溶菌活力降低,直至对虾死亡。
- 罗日祥
- 关键词:中国对虾血淋巴溶菌活力中药制剂
- 几种贝壳的钙、铅、砷元素测定被引量:3
- 1996年
- 罗日祥
- 关键词:贝壳钙铅砷
- 中国对虾摄食行为的化学感觉生理学研究──Ⅳ.中国对虾化学感受器的发育过程被引量:3
- 1996年
- 中国对虾的化学感受器(如第1触角、口器及步足)在其发育(特别是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上的化学感觉毛的形态和分布方式均发生了变化。第1触角在PL7以前只具有羽状刚毛,PL7时开始出现嗅毛,随后不断 增加,形态与排列方式渐趋成体;口器(第1,2小颚、第1,2 颚足)内缘组成“漏斗”的刚毛随着发育逐步由羽状刚毛变短、变粗,直至成为细齿状刚毛;步足指节和掌 节形成后,其上逐步出现鳞状刚毛,并随着发育不断增多。中国对虾化学感受器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及其上化学感觉刚毛的变化与中国对虾化学感觉机能的变化情况是一致的。
- 陈楠生罗日祥
- 关键词:中国对虾化学感受器摄食
- 中国对虾血细胞中酚氧化酶活力研究被引量:30
- 1996年
- 罗日祥姜玉香李光友
- 关键词:中国对虾血细胞酚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