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谦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初级眼保健,防盲策略研究及实施
- 周俊华张晓七樊映川张国辉钟守国丘希忠魏敏吴峥峥杨绍伟钟捷程依琏罗谦陈力林伟刘治容刘三梅
- 主要策略是将四川省初级眼保健及防盲工作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的范畴;制定初级眼保健及防盲规划和工作的评价指标;培训眼科医务人员及技术人员,提高初级眼保健及防盲队伍的技术素质;支持基层医院眼科建设,建立三级初级眼保健网;充分与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防盲治盲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青光眼术后视功能改善的作用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中、晚期青光眼手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76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已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视力、视野的变化,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76眼中视力提高和保持者69眼,占90.8%。视野扩大和保持者63眼,占82.9%。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改善视神经血循环和缺氧状态,防止中、晚期青光眼视功能进一步恶化,具有保护和提高视功能的作用。
- 程依琏李翔罗谦黎静
- 关键词:青光眼视功能复方血栓通胶囊
- 硝酸毛果芸香碱凝胶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王延俊程依莲罗谦陈汝娣谢丽萍
- 关键词:硝酸毛果芸香碱凝胶青光眼
- 晚期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 2006年
- 目的分析近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57例(68眼)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44眼有提高,18眼无变化,6眼下降。术后眼压≤21mmHg者63眼,眼压>21mmHg者5眼。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为前房出血和术后浅前房。结论对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程依琏罗谦黎静
- 关键词:近绝对期青光眼小粱切除术
-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 2005年
- 目的分析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总结处理对策。方法对1999年~2004年间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62只眼进行原因及处理方法的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经加压包扎及药物处理能及时恢复前房,少数经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前房的患者经手术处理后好转。结论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应该从多方面给予综合的治疗。
- 关晋英罗谦高玉英雷春涛
- 关键词:青光眼浅前房
- 高眼压下青光眼滤过手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 ,巩膜下巩膜咬切术。结果 5 8例 (5 8只眼 )中 ,5 2眼术后眼压 <2 0mmHg ,占 89 67% ,眼压在 2 1~2 4mmHg有 6眼 ,占 10 3 3 % ,术后需加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视力提高者 49眼 ,占 84 48% ,无变化 5眼 ,占 8 62 %。下降4眼 ,占 6 90 %。结论 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 ,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治疗成功率高 ,视力恢复快 ,但须在术前。
- 程依琏罗谦黎静
- 关键词:青光眼高眼压滤过性手术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手术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 应用小梁切除联合颞侧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对2 2例 ( 2 5只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 3~ 2 4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眼压由术前2 7 88mmHg降至 16 46mmHg。最终矫正视力范围由术前 0 0 2~ 0 4提高至 0 0 5~ 1 0 ,其中≥ 0 5者 18只眼 ,占 72 0 %。术后早期角膜水肿 6只眼 ( 2 4 0 % ) ,浅前房 3只眼 ( 12 0 % ) ,晚期后发性白内障 5只眼 ( 2 0 0 % )。结论 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具有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用药少等理想效果。
- 罗谦吴峥峥程依琏
-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小梁切除术
- 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预防浅前房的作用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巩膜瓣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预防浅前房的作用。方法 将138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两组:常规组68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调整缝线组70眼,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浅前房形成及眼压等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常规组25眼(36.76%);调整缝线组6眼(8.57%)(P〈0.01)。术后眼压:随访6~12个月,常规组眼压控制〈21mmHg者60眼(88.24%),调整缝线组眼压控制〈21mmHg者62眼(88.57%),P〉0.05。结论 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后既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又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
- 程依琏樊映川罗谦黎静
-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调整缝线浅前房
- 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 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否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有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收集样本数据,选取799例POAG患者及799名正常对照,用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已报道的TLR4基因的2个标签SNPs位点rs4986790和rs4986791进行基因分型。χ2检验用于评估2个SNP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等位基因关联分析显示,在POAG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TLR 4基因SNP位点rs4986790(P=0.317)和rs4986791(OR=1.000,95%CI=0.0625~16.0022,P=1.000)的等位基因分布中未检测到显著关联。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中对这2个SNPs进行条件分析,未显示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显著差异。在4种不同的遗传模型下,包括纯合子、杂合子、显性和隐性模型,同样未检测到2个SNPs与POAG的关联。结论TLR4基因的SNPs位点rs4986790和rs4986791与中国汉族人群的POAG无关。
- 舒意徐嘉欣杨辰陈伊莲罗谦龚波杨正林黄果
-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TOLL样受体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 内眦韧带修复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内眦韧带修复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中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入院治疗的18例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的患者其中断裂位置距泪小点〉2mm的14例采用泪小管吻合联合下睑睑板-内眦韧带修复术;〈2mm的4例采用行泪小管吻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3mo。结果:18例均无下睑、泪小点外翻,冲洗泪道均通畅。结论:泪小管吻合合并下睑睑板-内眦韧带修复术治疗下睑撕裂伴泪小管断裂,效果显著,未见溢泪及下睑外翻。
- 杨影樊映川罗谦
-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下睑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