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娟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道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利用铽与钙调素的荧光熄灭作用测定精锌中镉被引量:3
- 2005年
- 研究了Cd2+对铽离子与钙调素(CaM)所形成的配合物(Tb34+·CaM)的荧光熄灭作用,考察了常见金属离子的干扰情况,在pH=5.0的六次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不断通入N 2作保护气体可防止O 2对Tb34+·CaM荧光的熄灭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Cd2+的新方法,Cd2+浓度在0.0723~15.80μg/mL范围内与荧光熄灭值△IF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44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5.1%.用该方法测定了精锌中镉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1%.
- 肖凤娟常虹张希清
- 关键词:铽离子钙调素荧光熄灭镉
- 含硅磷灰石生物陶瓷的湿法合成、结构特点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将硅掺人 HA 的晶格中能有效地提高 HA 的生物活性。采用湿法合成了含硅羟基磷灰石微粉(Si-HA),用 X 射线荧光光谱(XRF)、X 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对 Si...
- 肖凤娟常虹韩玉芳庞敏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湿法合成磷灰石生物陶瓷
- 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8
- 2008年
- 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增添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提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要注重增加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创新性实验。
- 肖凤娟王少辉杨晋辉赵娜
-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互动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
- 柠檬酸、抗坏血酸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排档油中铬和锰被引量:2
- 2005年
- 以柠檬酸、抗坏血酸为基体改进剂,采用微乳液直接进样,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高级排档油中铬和锰含量的方法,对基体改进剂的种类和用量、有机溶剂的体积和含量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为:铬的检出限为0.011μg/m l,RSD=5.4%;锰的检出限为0.018μg/m l,RSD=4.0%。与灰化法的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小于±5.2%。方法简便而准确。
- 肖凤娟彭正王永强
- 关键词:柠檬酸抗坏血酸GFAAS锰
- 铽离子发光探针研究pH诱导的植物钙调素构象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利用脱钙钙调素(apo-CaM),Tb.CaM和Ca.CaM系统的荧光光谱及酪氨酸-铽离子(Tyr-Tb3+)敏化荧光光谱,研究了pH诱导钙调素构象的改变。随着pH值的降低,apo-CaM的荧光强度下降并出现蓝移,Ca.CaM系统的荧光强度较Tb.CaM下降显著,Tyr-Tb3+敏化荧光光谱也有相当程度的降低。对荧光强度的变化与钙调素分子结构和构象的关系和pH诱导钙调素构象改变的机理作了详细的解释,H+可通过与Ca2+和Tb3+产生竞争结合,影响金属离子与钙调素的结合作用,还可以通过正电相斥或与肽链上带负电荷原子相结合而使CaM分子的极性增强,改变CaM表面的疏水性,降低CaM的活性。文章对pH诱导钙调素构象改变在胞外钙调素信号转导机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 肖凤娟常虹刘德龙
- 关键词:荧光光谱钙调素PH值
- 含硅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合成及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将硅掺入羟基磷灰石(HA)晶格中能有效地提高HA的生物相容性。采用湿法合成了含硅羟基磷灰石微粉(Si-HA),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对Si-HA的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形貌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Si元素溶入磷灰石晶格中,使HA晶胞参数和结构发生变化,随着Si含量的增加,HA中-OH和PO43-的吸收峰呈减弱趋势,表明SiO44-可能部分取代了PO43-。Si-HA与BSA作用后的PO43-吸收峰发生变化,在Si-HA图谱中出现了蛋白质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随着Si-HA与BSA作用时间由2h^3d的变化,BSA溶液酰胺I带位置出现蓝移,半峰宽减小且峰型变得尖锐,酰胺II带则向低频区移动。Si-HA与BSA作用3d后,开始在1139处出现PO43-的吸收峰。荧光光谱显示:加入相同质量的HA和Si-HA后蛋白质内源荧光强度较纯BSA溶液下降,随着Si-HA中Si质量分数的增加BSA荧光强度下降幅度增大,发射峰也出现红移,且Si-HA与BSA作用较纯HA与BSA的作用强,说明Si-HA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Si-HA中的Ca、PO43-、SiO44-与BSA之间发生了相互溶解、吸附和键合等作用,证明了Si-HA与生命物质蛋白质之间具有较高的反应性能,对Si-HA的生物活性及其与BSA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 肖凤娟常虹韩玉芳任瑞合任淑霞
- 关键词:硅羟基磷灰石牛血清白蛋白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 利用无机分散剂制备纳米硫氰酸亚铜粉体被引量:1
- 2006年
- 以无机盐硫酸铜为原料,亚硫酸钠做还原剂,硫氰酸钠为沉淀剂,首次直接利用无机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制备出了纳米CuSCN颗粒.讨论了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包括分散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浓度和pH值,其最佳工作条件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03%-0.06%,反应物浓度为0.3mol/L,pH=8-10.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符合要求,粒径大约80nm。
- 杨惠芳申星梅肖凤娟刁建志米镇涛
- 关键词:六偏磷酸钠
- 渐进贯通式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将毕业设计(论文)与前期的专业课的学习的逐渐贯通,将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考试贯通起来,注重产学研一体化的渐进贯通,理论学习与科研课题的渐进贯通,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在时间和内容上分割的缺陷,从学科、专业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贯通,强调毕业论文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集中反映,强调毕业论文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 肖凤娟李更辰王少华王腾
- 重金属离子与钙调素的结合及对其功能影响<'*>
- 生物系统中自从最重要的第二信使钙离子的受体蛋白—钙调素(CaM)被发现后,对重金属中毒的作用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探讨重金属离子与钙调素的结合对其功能的影响.
- 刘德龙赵永梅肖凤娟耿丽娜
- 关键词:钙调素重金属中毒生理功能
- 酸碱刻蚀电沉积钛基HA涂层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2008年
- 利用酸碱刻蚀两步化学法对Ti进行活化处理,经水热电沉积制备Ti/羟基磷灰石涂层(HA),用SEM,XRD,FTIR和EDS对涂层进行分析和表征,用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基体和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将涂层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BSA)中浸泡2h^3d后,分析涂层与BSA溶液的FTIR和XSP光谱。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后的Ti表面形成了活性TiO2过渡层,活化过渡层使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显著提高;涂层形貌、元素比例与骨组织纤维相一致。涂层与BSA作用后的FTIR光谱表明,在涂层中引入了BSA酰胺带基团,在BSA溶液中又出现HA中PO43-基团,蛋白质酰胺I带、酰胺II带和HA中PO43-的红外光谱的位置和谱峰均发生变化,由此推测了Ti/HA涂层与BSA间的作用机制,指出:正是由于Ti/HA涂层与BSA间的相互作用使涂层得以在蛋白质结构中交互有序地排列生长,这是Ti/HA涂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基础。
- 肖凤娟常虹吴新丽
- 关键词:钛活化处理羟基磷灰石电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