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余美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镜
  • 6篇黏膜
  • 4篇肿瘤
  • 3篇黏膜下
  • 3篇黏膜下剥离术
  • 3篇膜下
  • 3篇内镜黏膜
  • 3篇内镜黏膜下
  • 3篇内镜黏膜下剥...
  • 3篇内镜黏膜下剥...
  • 3篇剥离术
  • 3篇侧向发育型肿...
  • 2篇诊治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注射
  • 2篇黏膜切除
  • 2篇黏膜切除术
  • 2篇膜切除术
  • 2篇结肠

机构

  • 9篇江苏省中医院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胡余美
  • 7篇韩树堂
  • 5篇张其德
  • 4篇姜素峰
  • 4篇张以洋
  • 4篇肖君
  • 3篇周晓白
  • 2篇张小琴
  • 2篇葛薇
  • 1篇肖君
  • 1篇肖君
  • 1篇黄海燕
  • 1篇葛薇
  • 1篇贺亚敏
  • 1篇李惠
  • 1篇史伟
  • 1篇张小琴
  • 1篇周玉宏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熏洗疗法辅助缓解肢体缺血性疼痛31例临床观察
2004年
胡余美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脉络宁注射液熏洗疗法
心理干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400例肠镜检查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0例,观察两组肠镜检查患者在焦虑情况、检查前血压心率情况以及插镜过程中对腹部胀痛不适的反应程度。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肠镜检查患者的恐惧、焦虑,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胡余美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心理干预
内镜下黏膜剥离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1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有选择性地用于直径大于20 mm的胃肠道早期肿瘤切除,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大型医院的内镜中心开展此项技术,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从2007年初至今,
胡余美
关键词:内镜黏膜
内镜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大体形态、腺管开口(Pit)类型、病理形态及内镜下处理等进行研究。方法记录所有大肠LST的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所有病变均行超声肠镜检查,观察病变的Pit类型。结果8例患者共检出9个病灶,病变部位:升结肠2个,横结肠1个,降结肠1个,乙状结肠2个,直肠3个。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颗粒均一型1个,结节混合型5个,扁平隆起型3个,假凹陷型0个;Pit类型:Ⅱ型2个,ⅢL型4个,Ⅳ型3个。病理形态:管状腺瘤4个,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3个,增生性息肉伴腺瘤样改变2个。8个病灶行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1个病灶行外科手术。结论大肠LST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EPMR。
张其德韩树堂周晓白胡余美张以洋肖君张小琴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黏膜切除术
内镜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大体形态、腺管开口(Pit)类型、病理形态及内镜下处理等进行研究。方法记录所有大肠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内镜下大体形态等,所有病变均行超声肠镜检查及内镜下黏膜染色,观察病变的Pi...
张其德韩树堂周晓白胡余美张以洋肖君张小琴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结肠黏膜切除术
文献传递
内窥镜操作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自我防护
2011年
目前,内窥镜检查已成为医院消化疾病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每天有大量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患者来作胃镜检查。有资料表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可达80%~90%,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100%。胃癌由于局部上皮细胞已发生异化,因此检出率高低报道不一。人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若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
胡余美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行ESD治疗的70例黏膜病变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术后创面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覆盖,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70例病灶均采用ESD方法一次完整性切除,创面处成功覆盖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随访1~21个月,见创面愈合并瘢痕形成,未见复发及残留.结论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有助于ESD术后创面愈合,有效且安全.
肖君韩树堂胡余美姜素峰葛薇
关键词:创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隧道技术在结直肠大面积侧向发育型肿瘤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隧道技术在结直肠大面积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引入隧道技术的ESD治疗结直肠大面积(病灶最短径〉4cm)LST的患者资料,分析切除标本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理性质、整块切除及治愈性切除例数.、结果共收集14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7例,切除标本最长径4.0~7.0cm,平均(5.18±0.49)cm;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3.57±12.95)min。术中2例发生穿孔,无迟发性穿孔、出血发生。术后病理示腺瘤样增生伴隐窝脓肿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原位癌1例、M3期癌1例、SMI期癌2例。整块切除13例,完整切除13例,治愈性切除13例。结论将隧道技术引入ESD治疗结直肠大面积LST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其德韩树堂贺亚敏姜素峰葛薇胡余美
关键词:内镜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隧道技术
圈套器牵引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7
2016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的内镜下手术方法。常规的ESD操作,内镜前端采用前置透明帽,在黏膜与黏膜下层之间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便于黏膜下分离。
肖君韩树堂李惠胡余美姜素峰葛薇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牵引法圈套器手术方法
食管记忆金属支架治疗53例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评价
2008年
目的评价食管记忆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食管、贲门或吻合口癌合并狭窄及食管、吻合口、残胃—胸腔瘘共53例患者置放多种记忆金属支架的临床资料,其中晚期食管癌22例,晚期贲门癌7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复发并狭窄8例,纵隔肿瘤所致食管外压性狭窄1例,食管癌所致的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与气管或胸腔形成的瘘共15例。结果53例患者支架均一次成功置放到位,操作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吞咽进食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瘘口封闭。无明显出血,术后仅轻微胸痛。结论食管记忆金属支架置放操作安全,是目前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以及各种内瘘的有效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君韩树堂周晓白张其德张以洋胡余美黄海燕
关键词:食管支架食管贲门狭窄吻合口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