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岩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纸扇书生》的创作被引量:9
- 2018年
- 《纸扇书生》是以"折扇"为道具的中国古典舞男子群舞,于2017年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艺术"学院奖"和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的舞台上亮相。在作品创作的十年历程中,作为编导,笔者不断探索"书生"形象的多元表达,挖掘"折扇"道具的实践运用,力求生动准确地将文人的风趣、雅致和狂放表现出来。本文从作品中书生形象的塑造、视觉处理的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思考中国古典舞男子群舞的创作题材及其表现形式。
- 胡岩
-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折扇意境
- 如何搜集和提炼素材 ——从我的舞台服装创作实践谈起
- 在这些创作活动当中,发现搜集和提炼素材,是舞台服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素材作为“原材料”,常常可以引导设计师展开联想,是设计师迸发灵感的源头。素材有很多种,我大致归结为:图片素材、文字素材、影像...
- 胡岩
- 关键词:素材音乐剧歌剧舞台服装设计
- 文献传递
- 论演员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谈起被引量:12
- 2009年
- 舞剧是综合性艺术,它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方式,综合多种艺术手段,按照戏剧形式展开。作为戏剧的一种,舞剧中剧情的发展和结构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述说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探究人物心理,而舞剧主题的开掘和对观众的启发也必须通过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来实现。可见,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舞剧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诚然,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编剧、编导、演员和舞台服装设计人员等多方面合作,但贯穿作品创作、最终承载剧作的,却非舞剧演员莫属。因此,本文着重探究演员塑造舞剧人物形象时的诸多可行方法。笔者以出演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实践体会为切入点,在与原作和话剧、戏曲的对比中,针对舞剧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演员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几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 胡岩
- 关键词:舞剧人物形象塑造《原野》
- “师德”是一种精神被引量:1
- 2017年
- '师德'在当今社会绝对是一个热词,而'热'的原因则是教师这个职业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教师这个群体,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师德'则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中国自古就崇尚师德,'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几乎每个人都能对'师德'的基本要求说出个一二三来。而我今天要说的'师德'的'师',是一群特殊职业的'师'。
- 胡岩
- 关键词:师德奉献精神
- 从三个基本问题探究舞剧《断桥》的创作本质
- 2015年
- 小舞剧《断桥》的创作和舞台呈现是笔者在中国古典舞创作中进行的全新尝试,在本文中,笔者试着从三个方面总的论述和廓清《断桥》的创作本质:一、我是谁——《断桥》的基本定位;二、我从哪里来——《断桥》形成的来源问题;三、我要到哪里去——《断桥》追寻的终极目的。理清《断桥》创作中的重要思路,是对笔者创作完成阶段的总结和梳理,明确了创作中问题和意义的存在,在中国古典舞创作探索的道路中也就能愈加坚定。
- 胡岩
- 关键词:舞剧《断桥》课堂教学舞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