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瑶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国以来冀中庙会的发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庙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的民间节日,是冀中农村地区重要的物资交流场地,也是普通民众信仰的地方。近代以来,战争、灾害都削弱了冀中地区的经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庙会的发展空间,导致冀中地区的庙会逐渐萎缩。建国以来,各地都在积极地恢复和重建庙会,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物质和娱乐场所。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庙会这一特殊的民间节日,也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 胡思瑶王猛
- 关键词:庙会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蝗神庙探析被引量:3
- 2011年
- 蝗神庙是以祭祀虫神为主的庙宇,它主要包括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的蝗神庙繁多,祭祀活动较为普遍,且祭祀方式多样化,这与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以及冀中地区灾荒频仍、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共冀中抗日根据地坚持民族解放与治蝗破除迷信并举的方针,有效抵御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困,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 胡思瑶
- 关键词:祭祀民间信仰
- 20世纪50-80年代河北省水井建设研究
-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通过水井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本文运用大量馆藏档案史料,研究20世纪50-80年代河北省农用水井建设的历史,探讨并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除前言和结语外,本文首先...
- 胡思瑶
- 关键词:生态破坏
- 文献传递
- 1937-1945年冀中根据地庙会研究
- 2011年
- 庙会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是人们经济生活、精神依托和社会交流的主要场所。冀中地区的庙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节日,是冀中农村地区重要的物资交流的场地,也是普通民众信仰的地区。30年代以来的战争、灾害都削弱的冀中地区的经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庙会的发展空间,导致冀中地区的庙会逐渐萎缩。
- 胡思瑶王猛
- 关键词:庙会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