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基于降质显微CT图像的3D微血管结构分割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降质显微CT图像的3D微血管结构分割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了卷积层和最大池化层用以采集复杂的图像特征,并采用监督训练的策略,实现神经网络学习降质图像和已知的真实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实现...
- 胡春红 王子垚赵雨晴
- 衍射增强成像相位信息提取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 衍射增强法(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DEI)是一种获得样品吸收、折射和小角散射信息的X射线成像技术,它能获得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吸收系数的软组织样品的清晰图像,而这在基于吸收的传统X射线成像...
- 胡春红赵涛李辉王雪艳罗述谦
- 关键词:生物医学
- 文献传递
- 利用X射线相衬CT技术观察胆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微脉管的变化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然病理过程,本研究拟探讨X射线相衬CT(PCCT)技术评估胆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中微脉管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胆管结扎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肝脏组织各5例,成像实验在上海同步辐射装置的BL13W1线站进行,成像后样品进行天狼星红染色和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利用PCCT技术重建肝脏组织中的三维(3D)微脉管结构,并分析微脉管密度与纤维面积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CCT技术清晰地展示了肝脏中的血管、扩张胆管和增生胆管等脉管结构。与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组3D微脉管密度和纤维面积比均明显增大(P<0.01),并且两者呈正相关(r=0.812,P<0.01)。结论 PCCT成像能够清晰展示肝纤维化组织微脉管结构的3D特征,并且3D微脉管密度与纤维面积比具有高度相关性,表明在肝纤维化发展中,微脉管的变化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这为利用微脉管的变化评价纤维化疾病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秦莉莉简建波赵新颜胡春红
- 关键词:男(雄)性
- 衍射增强成像信息分离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衍射增强成像(DEI)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对于软组织,它能获得比基于吸收的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更高的衬度.研究了一种基于DEI的信息分离方法,它能同时获得三种参数图像,即吸收像、折射像和小角散射像.信息分离利用解析方程求解,获得的参数图像质量取决于在三个不同的分析晶体角度处获得的DEI图像.利用矩阵条件数对方程求解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推导出理论上的折射角和小角散射宽度的最大值.最后,利用豚鼠耳蜗DEI图像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 胡春红李辉张璐王雪艳罗述谦
- 关键词:豚鼠耳蜗
- 肝细胞癌微观结构的X线相衬CT成像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探讨X线相衬CT(PCCT)在HCC微观结构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发展机制。资料与方法采集HCC组织8例,按病理表现分为中分化组(4例)和低分化组(4例)。在上海同步辐射装置的BL13W1线站进行相衬成像。重建HCC组织中的微观结构,与病理切片对比分析,并应用三维纹理分析方法评估两组中肝细胞排列结构的变化。结果相衬CT成像清晰地显示了HCC组织中的纤维胶原、肿瘤边缘微血管、窦样毛细血管等特征结构的二维和三维特征,与病理切片表现一致。三维纹理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组肝细胞的排列结构较中分化组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结论相衬CT成像可清晰地显示HCC微观结构的二维和三维图像特征,并为其结构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在HCC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简建波杨浩秦莉莉胡春红
- 关键词:微观结构体外研究
- 衍射增强成像相位信息提取与融合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众所周知,衍射增强成像(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DEI)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对于软组织来说,它能获得比基于吸收的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更高的衬度,并且能获得几乎不受散射影响的吸收像和折射像,而多图统计法(multiple image radiography,MIR)则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DEI进行改进而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和DEI方法相比较,由于MIR方法更不易受噪声的影响,同时能获得额外的小角散射像,而小角散射像则能显示物体的微观结构,因此,MIR方法能同时获得吸收像、折射像和小角散射像3种图像。另外,通过对吸收像、折射像和小角散射像进行融合,还能够在一幅图像中显示物体的多种信息。利用MIR方法获得生物样品3种相位信息图像,并对3种相位信息进行融合实验的结果表明,MIR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出生物样品的内部细节和结构。
- 胡春红赵涛李辉王雪艳赵新颜罗述谦
- 关键词:图像融合
- 基于衍射增强的肝脏图像的信息分离与微细血管重建被引量:2
- 2008年
- 肝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传统X射线、CT、MIR能够观察到比较大的病理改变,但由于其空间分辨力的限制不能用于微细组织结构的检查,破坏性的病理检查是唯一的方法(例如肝脏组织活检).衍射增强成像特点是衬度高,分辨力高,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不足.文中用小鼠的肝脏作为标本,在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装置(BSRF)形貌站(4W1A)上完成传统X射线成像,摇摆曲线上取点分别成像以及CT投影图像.数据处理包括吸收、折射、消光、散射信息的分离,断层重建以及三维重建.处理结果表明衍射增强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内部组织和血管的形状,最小的血管大约几十微米,三维重建后更加明确地展现了血管的形状和走向,在医学、生物学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赵涛胡春红李辉王雪艳罗述谦
- 关键词:微血管重建
- 非常规分割放疗的生物等效剂量学优势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采用计算生物等效剂量(BED)值的方法,对头颈部肿瘤非常规分割放疗方案进行分析,从BED值变化规律的角度来分析各种不同分割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 针对Cochrane协作网在2010年公布的一项关于头颈部肿瘤非常规分割治疗的调查报告中所列举的常规分割和非常规分割治疗方案,使用L-Q模型计算BED值,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BED值随时间的累积变化规律.结果 在总剂量统一为70 Gy的前提下,常规分割方案尤其是超分割治疗方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给予肿瘤组织较大的BED值;超分割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晚反应组织累计的BED值;分段超分割治疗方案在保证肿瘤组织获得较大BED值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早反应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累计的BED值.结论 使用L-Q模型计算BED值的方法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观察BED值随治疗过程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学模型评价不同的放疗分割方案,对临床选择肿瘤治疗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 戴越胡春红李小东郭妍妍冯远明
- 关键词:肿瘤
- 同步辐射衍射增强成像的肝纤维化成像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根据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DEI)原理,对由人血白蛋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了成像研究。实验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eij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BSRF)4W1A光束线形貌站完成。结果表明:正常及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模型在DEI图像上差异显著,图像感兴趣区的光强分布及纹理测度也显示出这种差异。DEI成像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影像学途径。
- 李辉王泰龄王雪艳赵涛胡春红鲁玮瑗王宝恩赵新颜朱佩平黄万霞袁清习王寯越罗述谦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衍射增强成像折射衬度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折射衬度是衍射增强成像(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DEI)中的一种重要衬度,在弱吸收物质的成像中,折射衬度远超过吸收衬度。折射衬度应用的关键是提取出样品的折射信息,折射信息由相应的折射图像表示。根据生物样品和材料样品的特点,研究和比较了两种折射信息提取方法。利用样品的折射图像,对聚苯乙烯样品进行了简单的定量分析,比较了正常肝组织和肝血管瘤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折射衬度清楚地描述了肝组织的微细结构和血管瘤损伤,精确地显示了无法在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中获得的聚苯乙烯样品的清晰结构。
- 胡春红李辉赵新颜罗述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