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吾尔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铁和锌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农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体内血清铁和锌含量的差异。方法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农村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150例和非COPD者(非COPD组)150例,应用美国VARIA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血清铁和锌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FEV1%预计值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血清锌的含量低于非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的含量与非COP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血清铁和锌的含量呈负相关(r=-0.176,P<0.05)。非COPD组血清铁和锌的含量也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177,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铁、锌含量有差异,提示血清锌的水平可能与COPD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
- 加孜那.托哈依崔维娜胡晓婷赵双锁贾汉.沙比提
- 关键词: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微量元素
- 新疆和田农村地区60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农村地区60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4月28日~5月30日,采用按自然村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维吾尔族聚集地新疆和田地区的部分县中户籍登记6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常住村民(≥5年)为调查对象,实际调查371名,资料完整的342人分为COPD组(78人)和非COPD组(264人),分别对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体格检查(包括身高、胸围、腹围、体重、皮脂厚度等)及肺功能检测。结果 COPD患病率达22.8%,男性为12.3%,女性为1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厨房无通气设备、慢性咳嗽咳痰(≥3个月)、肺功能值FEV1、FEV1%预计值、FEV1/FVC%等因素在COPD组和非COP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厨房无通气设备(OR=0.553,95%CI=0.332~0.949,P<0.05)、低BMI(OR=4.179,95%CI=1.276~13.691,P<0.05)、喘息症状(OR=2.302,95%CI=1.263~4.196,P<0.05)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COPD患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厨房无通气设备、低BMI、咳嗽咳痰伴随喘息是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老人COPD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 加孜那.托哈依胡晓婷赵双锁董三军贾汉.沙比提
- 关键词: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
- 新疆和田地区350例维吾尔族老人营养与肺功能状况相关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和田地区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的350例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理想体质量指数百分比(IBW%),以IBW%不同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正常组及超重组,常规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在用力肺活量25%到75%的平均流速(FEF25~75)、在用力肺活量25%时的峰值流速(FEF25)、在用力肺活量50%时的峰值流速(FEF50)、在用力肺活量75%时的峰值流速(FEF75)、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比较3组肺功能状况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EF、FEF25~75、FEF25、FEF50、FEF75比较,营养正常组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和超重组(P均<0.01),而营养不良组与超重组之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O2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和田地区农村60岁以上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和超重均影响肺功能。
- 加孜那.托哈依赵双锁胡晓婷董三军贾汉.沙比提
- 关键词:肺功能营养状况维吾尔族老年人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血清白介素4及白介素13水平调查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测定208例调查对象的血清IL-4I、L-13和肺功能。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IL-4、IL-13、FEV1.0、FEV1.0占预计值%、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和IL-13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
- 董三军加孜那.托哈依赵双锁胡晓婷
- 新疆维吾尔族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白细胞介素-1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和140例健康者,应用PCR、DNA测序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3基因启动子-1055C/T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水平。结果:2组白细胞介素-13基因启动-子1055 C/T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基因型携带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3基因启动子-1055C/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 董三军加孜那.托哈依胡晓婷赵双锁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