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洵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肌细胞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细胞
  • 2篇心肌细胞损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损伤
  • 2篇肌细胞损伤
  • 1篇单模
  • 1篇单模光纤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多模
  • 1篇多模光纤
  • 1篇心肌保护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异丙肾
  • 1篇异丙肾上腺素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胡洵
  • 4篇庄晓东
  • 2篇廖新学
  • 2篇董小变
  • 1篇李怡
  • 1篇黄泽娜
  • 1篇吴娟
  • 1篇周莹
  • 1篇黄涌
  • 1篇龙明
  • 1篇刘岗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OCT的荧光成像导管及系统
本发明适用于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OCT的荧光成像导管及系统。基于OCT的荧光成像导管包括第一光纤束,第一光纤束包括第一多模光纤和第一单模光纤,第一多模光纤和第一单模光纤的出光端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反射面;第一多模光纤...
胡洵李怡庄晓东刘岗赵静静张绍钊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参与依达拉奉对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细胞损伤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依达拉奉(EDA)保护心肌细胞对抗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ISO处理培养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建立β1-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1)持续兴奋诱导心肌损伤的体外模型。在ISO处理前给予EDA预处理以观察EDA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为了明确Sirt1的作用,在ISO或EDA处理前给予其选择性抑制剂Sirtinol预处理。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胞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Sirt1和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的表达。结果 ISO处理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细胞损伤使LDH释放增加,并抑制Sirt1的表达。20μmol/L Sirtinol预处理30 min可加重80μmol/L ISO处理48 h诱导的细胞损伤(P<0.01)。在ISO处理前给予40μmol/L EDA预处理1 h,可部分抑制ISO诱导的Sirt1表达下调(P<0.01)。EDA预处理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减少细胞释放LDH(P<0.01),抑制MDA的产生(P<0.01)以及下调GRP78的表达(P<0.01)。EDA的这些保护效应可被Sirtinol预处理所削弱。结论 Sirt1参与了EDA的抗ISO心肌损伤作用。
黄涌董小变庄晓东龙明胡洵廖新学
关键词:依达拉奉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心肌保护
白藜芦醇对过氧化氢诱导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20、100、500μmoL/L)H_2O_2处理24 h,建立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不同终浓度(2、10、50μmoL/L)的Res单纯作用或分别与100μmol/L H_2O_2共同作用于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20、100、500μmol/L H_2O_2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动脉平滑肌细胞存活率和培养基上清液SOD活力均呈剂量依赖性地下降,细胞蛋白裂解液MDA含量活性则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P<0.05)。2、10和50μmol/L Res与100μmol/L H_2O_2共同作用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_2O_2诱导的细胞存活率、SOD活力的下降以及MDA含量的升高,其中10和50μmol/L Res+100μmoL/L H_2O_2,处理组与100μmol/L H_2O_2,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和50μmol/L Res+100μmol/L H_2O_2处理组DCF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100μmoL/L H_2O_2,模型组(P均<0.05)。10和50μmoL/L Res+100μmoL/L H_2O_2,处理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7±3.0)%和(13.2±1.5)%,均显著低于100μmol/L H_2O_2,模型组的(27.2±3.6)%(均P<0.05)。结论:Res可对抗H_2O_2诱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R0s生成以及降低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有关。
胡洵庄晓东周莹
关键词:过氧化氢白藜芦醇氧化应激
N-乙酰半胱氨酸对抗丙酮醛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抗丙酮醛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丙酮醛损伤组(不同浓度丙酮醛处理)、NAC+丙酮醛组(NAC与丙酮醛共处理)、SP600125预处理+丙酮醛组、NAC组和SP600125组。H9c2心肌细胞常规消化种板,经相应处理24 h后:应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内磷酸化和总的c-Jun氨基端激酶(p-JNK、t-JNK)表达水平;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H9c2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丙酮醛均能够降低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NA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00-1 500μmol/L)可对抗丙酮醛引起心肌细胞损伤(P〈0.01),抑制丙酮醛引起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对抗丙酮醛引起细胞内MMP降低,抑制丙酮醛诱导细胞内JNK蛋白的磷酸化(P〈0.01)。与NAC的细胞保护作用类似,选择性JNK抑制剂SP600125也可抑制丙酮醛诱导的细胞损伤,包括减轻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及抑制细胞凋亡。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丙酮醛引起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改善MMP、抑制JNK磷酸化和抗凋亡有关。
董小变吴娟庄晓东黄泽娜胡洵廖新学
关键词:H9C2细胞N-乙酰半胱氨酸丙酮醛C-JUN氨基端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